蕹菜—鸭—鱼高效生态种养模式

蕹菜—鸭—鱼生态种养模式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主要表现在:

鸭摄食池塘中的浮萍、藻类等水生植物,且捕食一些不能为鱼类所利用的动物性饵料,节省了鸭饲料;

鸭粪和鸭的残饵进入水体起到肥水作用,促进了池塘中水生蔬菜的生长,同时培育了鱼类的生物饵料;

鸭在养殖水域活动增强了鸭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生长速度加快的同时也保证了鸭肉的品质。

现将该模式具体介绍如下:

一、模式构建

1. 搭建鸭舍

鸭舍应搭建在地势较高且平坦的池塘堤埂上,按6~8只/米2饲养密度搭建,四周用竹、木围筑,石棉瓦盖顶,这样的鸭舍既能遮阳挡雨又通风透气。地面垫上塑料薄膜,且一直延伸到水面,以减少鸭子下水、上栏对塘埂的破坏。

2. 分区围网

在舍前,按2只/米2的标准围一块旱地,作鸭的陆地运动场,网高60厘米左右,围网下端埋入土中。水面上,按1只/米2围一片水域作鸭的水上运动场,围网上部高出水面60厘米左右,下部距离水底约40厘米(水深要求1米以上)。

3. 搭建浮床

栽植蕹菜的浮床一般用网片、尼龙绳和竹竿等建成,网片可选择高空建筑施工用的防护网,规格为1.8米×6.0米。网片四周边缘有供穿绳固定的网孔。先用尼龙绳贯穿多张网片边缘的网孔并绑好制成浮床,然后使网片浮床在水面完全展开,且固定在立于水面的竹竿上。

浮床一定范围内可随池塘水位上下浮动,每条浮床之间应留有足够空间,便于人工采收蕹菜。浮床条数和每条浮床长度应根据池塘长宽合理设计。一般浮床种植蕹菜面积为池塘水面的1/4~1/3。

4. 池塘要求

池塘应水源充足、排灌设施齐全、水质无污染。池深在2.5米以上,水深1.0~2.0米,塘埂坡度一般为1︰(1.5~2.0)。池塘冬季应干塘、冻池、曝晒、消毒。放鱼苗前10天左右,用120公斤/亩生石灰全塘消毒,7天后再注入新水。

二、配套技术

1. 品种选择

蕹菜,别名空心菜、通心菜、无心菜、空筒菜、竹叶菜、节节菜等,其梗中空,故称“蕹菜”,中国南方农村普遍作蔬菜栽培。鸭选择蛋、肉兼用型的金定鸭、高邮麻鸭、绍兴麻鸭等。鱼种选择鲢鱼、鳙鱼、鲤鱼、团头鲂、鲫鱼等非草食性品种。

2. 水上种菜

(1)塘埂育苗。5月初,在塘埂空地上,深翻土壤,施腐熟鸭粪2000~3000公斤/亩,与土壤混匀后耙平,撒播蕹菜种子2公斤/亩,播后覆盖细土,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长至3~4片叶时,追施复合肥15公斤/亩和尿素2公斤/亩,当株高12~15厘米时移栽。

(2)浮床移栽。移栽前,将苗床四周用土堆高,灌水浸泡0.5小时润湿土壤,以减小拔苗时对根系的伤害,再用清水洗净根部,避免土壤中有害物质被带入池水中。移栽时选择大苗分期分批进行,尽量做到现浸泡、现拔苗、现移栽。

移栽蕹菜时,用剪刀在网片上戳小孔,以刚好能够塞进苗根为宜,株行距为10厘米见方。蕹菜移栽后应在浮床上方支起遮阳网,以利于蕹菜快速生根,恢复生长,约7天后再撤除。蕹菜移栽到浮床上后,因为排入水体的鸭粪和鱼粪及残饵等可为蕹菜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所以无须对蕹菜专门再施肥。

3. 水面养鸭

(1)鸭苗放养。一般春、夏季节养殖肉鸭,秋季养殖蛋鸭。鸭苗放养前应注射疫苗预防疾病。每年可养2批鸭,70~80天出栏一批。一般每亩水面配养鸭50~60只,若放鸭密度过大,对鱼群的干扰也较大,且易引起因鸭的过量排泄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放鸭密度过小,则无法起到菜、鸭、鱼互利共生的效果。

(2)投饲喂养。采用自制青饲料和全价配合饲料结合的形式喂鸭,每天分早、中、晚3次投喂,每日投喂量占鸭体重7%~10%。喂食时,把鸭群唤进鸭舍,待鸭群体息1小时左右,再打开鸭舍让其自由活动。

日落后不再喂食,以利于鸭群夜间休息,减少体能消耗,促进其快速生长。

4. 水下养鱼

(1)鱼种要求。一般5月上旬放养鱼苗,放养的比例为鲢鱼、鳙鱼、鲤鱼共占45%,团头鲂、鲫鱼共占55%,放养密度约为1000尾/亩。放养鱼苗大小一般以当年能养成上市为佳。

如鲢鱼、鳙鱼约20尾/公斤,鲤鱼约10尾/公斤,团头鲂、鲫鱼约50尾/公斤等。具体放养种类、数量和规格,还应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和养殖条件等实际情况而定。

(2)投饲喂养。鱼苗放养前1周,向池塘内均匀撒施腐熟生物有机肥,约300公斤/亩,以培肥池水、培育浮游生物,为刚入池的鱼苗提供生物饵料。鱼苗在放养前,应用3%~5%的食盐水将其浸泡5~10分钟消毒。

在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需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投喂3次全价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2%~5%,并视鱼的摄食情况,随时调整。喂鱼前先将鸭子赶上岸,避免鸭戏水而干扰鱼正常摄食。鸭粪为鱼培育了大量生物饲料,每15公斤鸭粪便可生产1.0~1.5公斤鲜鱼。

5. 疾病防控

每隔30天用生石灰约30公斤/亩兑水全池泼洒,鸭舍和陆地运动场用适量漂白粉兑水喷洒消毒。另外,在鱼饵料、鸭饲料中,可不定期拌入适量氟哌酸、土霉素等药物,以防止鱼、鸭病害的发生。

6. 种养管理

鸭舍和陆地运动场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定时通风、清理鸭粪及残剩饲料,视池水水质情况适时、适量将腐熟鸭粪入池。鸭粪入池应做到少量多次,鸭残剩饲料可直接清扫入池,供鱼类食用。

经常巡塘,视鱼群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确定是否需要开增氧机或进行病害防治,并要确保浮床牢固。

亲爱的养殖朋友们,关注微信公众号:水产养殖技术圈;更多行情分析、业界新闻政策、养殖经验,养殖技术,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