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宝鸡育才集团公司“生态 +旅游 +扶贫”模式蹚出致富新路

积极响应“突破西山”战略 致力改造“小农思想”观念


宝鸡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生态 +旅游 +扶贫”模式蹚出致富新路

“我一直认为只有环境才能改变人,扶贫就是要打造一个脱贫的环境,转变传统乡村保守的思想。”10月17日,宝鸡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军辉在接受“助力脱贫攻坚 统一战线在行动暨统战宣传基层行”的记者们采访时说,“我会倾自己全力,争取让搬迁户搬得来、稳得住,能脱贫、能致富。”

一句句朴素的话语,却是发自肺腑的一片片真诚,史军辉的所作所为无不感动着大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年仅16岁的史军辉怀揣创业梦想,白手起家,历经30余年的风雨和艰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最终把一个加工玻璃瓶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一个注册资本30.3亿元,形成以旅游公司、物流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车辆制造公司为主业,建筑公司、建筑公路材料公司、餐饮公司、驾驶人服务公司、汽车销售公司、九龙富锶矿泉水公司、玻璃制造公司、钢结构公司、绿化公司等产业公司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

宝鸡育才集团公司“生态 +旅游 +扶贫”模式蹚出致富新路

企业一天天状大,但史军辉时刻都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家乡人,不忘生活依旧困难的父老乡亲。“一人富不叫富,全村富了才叫富。”史军辉说他要领导全村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要为政府分忧,为他深爱的乡亲谋利,为这片热土奉献。生命价值在于奉献!这句话在史军辉以及他带领的团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早在公司发展之初,他就毅然投资75万元,新建了村小学教学楼,并全额资助32名家庭困难学生直至高中毕业。从2006年起,他先后垫资3070万元建成坪头中学、新民中学、香泉小学,赤沙小学和陈仓高中等多个教育工程,面向社会的各类个人捐款达265万元,同时个人出资资助65名贫困学生直至大学毕业。从2010年开始,他以打造“西北第一村”为目标,先后投资500万元,大力实施绿化、靓化、净化“三大提升工程”;水泥硬化村内6横9纵15条道路共8.3公里;安装路灯125盏,建成综合集贸市场2处;为村上743户群众接入天然气,免费安装壁挂炉,全村70%的村民在他的企业上了班,实现了“农民不出村、进厂当工人”的愿望。如今的杜赵村到处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2011年,他又投资1500万元在杜赵村建成了残疾人公寓大楼、残疾人学习培训中心和康复活动中心,为数百名残疾人提供了学习、生活和晚年保障,并吸纳306名残疾人在公司上班就业。201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00元,全村754户村民有321户买起了小汽车,占到了42%……

此外,在扶贫这条路上,史军辉带领育才集团公司已经走了很久。宝鸡市西部山区(西山),是宝鸡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难度最大的区域,2005年宝鸡市委、市政府提出“突破西山”战略,从那时起,育才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承担了诸多责任和义务。宝鸡陈仓区凤阁岭镇后排村和孙家村坐落于距市区120公里深山之中,山大沟深,产业落后,村民曾戏称这里“致富难于上天入地,搬迁要等猴年马月”,史军辉多次到户走访,累计投资1866万元,在杜赵村建成高标准移民新村,将远离上百公里以外、祖祖辈辈居住在风阁岭镇后排村和孙家村的244户1240名贫困群众安置在周原镇杜赵村长期居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群众出行难、看病难、孩子上学难等问题。为了能让贫困户彻底“挪穷窝、斩穷根,搬得出,稳得住”,育才集团公司多次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确保每户移民户能掌握一技之长,达到岗位技能要求的,集团公司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目前有近400名移民户在不同的岗位工作,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20000元左右。

曾住在凤阁岭后排村的王保霞就是一名移民搬迁户,在陕西省育才集团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她一家都住进了新的民居。谈及现在的生活,王保霞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方便了很多,孩子就在村里上学,有了好的教育环境,来回也很非常方便。丈夫也已经不再做拉砖的活儿了,现在就在育才公司上班,一年工资能拿到一两万呢。虽然和之前挣得钱差不多,但是很知足。”

宝鸡育才集团公司“生态 +旅游 +扶贫”模式蹚出致富新路

在“西山移民”的基础上,育才集团公司为了进一步找准脱贫攻坚的出路和措施,决定以旅游结合第三产业带动西山扶贫开发,对位于宝鸡陈仓区香泉镇境内的大水川、灵宝峡和坪头镇境内的九龙山景区进行投资开发。为了调动生产积极性,育才集团公司与香泉镇政府和当地140户贫困户签订了三方协议,以旅游扶贫项目资金每户入股1万元参与景区开发,每户连续5年连本带利分红2100元。景区的开发建设也充分的吸收和调动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人数千余人,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解决就业,转变了村民千年来形成的保守观念,激发了西山群众创业就业的热情,从根源上解决西山贫困的现状。

此举,让西山扶贫工作由治标走向治本,西山农民增收从量变转为质变,从最贫困区域一跃成为宝鸡最具发展潜力与前景的旅游名地,同时也深刻转变着山区群众的观念,他们不仅从旅游产业的发展中获益,而且激发出创业、就业的热情,为整个西部山区内生式脱贫提供长久动力。据了解,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宝鸡市西部山区脱贫攻坚工作,对“生态 +旅游 +扶贫”的发展模式给予了肯定。

“领导的关怀是对育才人工作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史军辉表示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扶贫工作,从大局出发,以扶贫工作为己任,不断增强奋斗精神、进取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将用一个西北铁骨男儿的豪情壮志和扶贫济困的大爱之曲,演奏着新时期一位企业家的扶贫风采。

守着青山绿水的贫困人口搭上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快车,在家门口端上了“金饭碗”。如今,每天清晨,无论是九龙山景区,还是大水川景区,都聚集着几百名西山农民,他们有的等班车上山工作,有的打扫自家土特产店的卫生,准备开门营业……(包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