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是如何穿过长江、黄河的?

一一一丨丨丨一一一


众所周知,大运河是南北走向,自北到南要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条东西走向的大江大河。大运河是如何经过这些江河的?古人究竟有什么奇妙的办法呢?

大运河地图

大运河从北到南,贯穿了五大东西走向的河流,由于沿途地势高低不平,为了调节水位的高低和保持足够水量,大运河修建了一系列水闸。这些水闸是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以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媲美。

京杭大运河沿途商业繁荣,灯红酒绿,所经之地皆是温柔富贵乡

大运河通过长江等大江大河依靠的就是这些船闸。

大运河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发生了五次十字型大交叉,这在自然界从来没有。当船只要从运河通过一条河流时,船只要先进入船闸,船闸两头都有闸门,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将船闸内的水位调节到与通过的河流一样高度时,打开通往河流的闸门,将船开进大河;过河后再进入对岸的船闸,调节水位后进入运河。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十字交叉,不知朋友们到过三峡水库大坝没有,从长江通过大坝就是这个原理,依靠船闸调节高高低低的水位。

大运河船闸,船只在等待通过

大运河的船闸技术不仅在古代非常先进,即使在今天也极为科学。但这些人造的关口,却造成了现实生活中的腐败。在中国古代社会,这些由官府管理的关口,船主要想早早通过,必须行贿送礼,打通关节。这也是大运河文化中消极的一面,弥漫着官气和腐败的味道。

不知大家是否明白这个原理?欢迎留言讨论。


民国年间那些事


曾几何时,京杭大运河是华夏大地上最重要的交通和经济大动脉,它日复一日地忙碌着,把南方的粮米、丝绸、瓷器源源不断运输到北方,以经济中心支撑政治中心,对全国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样的长度稳坐世界第一大运河的宝座,大运河的水就来自上述几条大江大河。

说起京杭大运河,很容易联想到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修建于秦始皇时期,但秦始皇不是白手起家,让万里长城平地而起,而是把战国时期各国已有的长城连接起来,才形成万里长城的规模。同样,京杭大运河也不是一口气挖出来的,而是由好几段运河沟通连接而成。

京杭大运河与长江、黄河交汇时,会面临一个问题——河床高度不同。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它的河床和水面高度与长江、黄河的河床和水面高度都不一样。特别是黄河乃有名的地上悬河,河面高度比地面高很多,如果任由它的河水向大运河中倾泻,黄河水一定会改道把运河河道湮没甚至冲垮,这是“水往低处流”的天然原理。

所以说,在自然界我们是看不到两条河流“十字形”交叉流淌的,只能是一条河流汇入另一条河流,但大运河却和长江、黄河实现了“十字形”交叉流淌,解决方式是船闸。

在大运河和黄河交汇河段,设置了一道道船闸,每两道船闸之间的空间叫做闸室。

当船在下游向上游行驶,即由低水位进入高水位时,先排泄闸室内的水,使得水位将至与下游水位平齐,此时打开下游的船闸,船便可进入闸室;然后关闭下游船闸,向闸室内灌水,使得水位升至与上游水位平齐,此时打开上游的船闸,船便可以驶入上游。

当船在上游向下游行驶,即由高水位进入低水位时,操作程序相反。

所以说,当船只走到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和黄河交汇处时,并不能一下子直接通过,而要借助一道道船闸,逐级提升或逐级下降,才能顺利通过,这些船闸平时是封闭的,只有船只通过时才根据需要进行相应操作。

其实不光京杭大运河,古今中外所有水位落差较大的运河河段,都会采用这种船闸来实现通行,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就因为两端的海平面落差,设计了三道船闸确保船只顺利通过;世界上最大的船闸也位于中国,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船闸。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建造船闸最早的国家,早在秦始皇开凿灵渠时,就设计建造了称为陡门(斗门)的闸门,与当今船闸原理完全一致,我们祖先的智慧令人肃然起敬!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吧,由于长江河势稳定,水量大,穿长江反而是相对简单的,只要大江的两岸建造船闸就可完成了,例如在苏南的镇江段有南岸运河第一闸,谏壁船闸,曾经有5个入江口;在扬州江都有北岸的邵伯船闸,这些船闸原理就是调节江河的水位落差,下图为镇江谏壁船闸。

而穿黄河就是就复杂得多了,因为黄河是悬河,另外黄河水沙时空不均衡,水大会冲击运河,甚至冲垮堤岸;水少泥沙反向淤积运河。

因此在离黄河很远的地方就开始逐级建立船闸,逐渐接近黄河的水位,解决悬河水位落差的问题。当然古人为减缓水势的冲击还会进行一定的设弯,下图为古代运河穿苏北黄河水道示意图。

为了解决黄河水沙问题,会在黄河的入江口修建两座堰坝,一座拦沙坝,一座拦水坝,拦沙坝防止泥沙进入运河,拦水坝则防止黄河汛期时水冲进运河,这样水沙问题就可避免。

由于堰坝不比船闸可利用水来过闸,因此有两种方式过坝,一种是“拖坝”,即在坝体找一个坡面,利用绞索加人力或蓄力,直接把漕船直接拖过坝顶。一种是“盘坝”,即漕船来到坝底不走了,货物上岸通过陆路转移到坝的另一边的漕船,显然这种方式需要更多的漕船。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昆仑还东国


京杭大运河如何穿过黄河,长江的?这问题确实叫人要思考一下,查一下资料!京杭大运河全长1790多公里,跨越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两市四省,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非常浩大的工程,是隋炀帝主持修的一条南北大运河。如果穿过这么多的河流,真得考验古人的智力及技术,据说运河与其它河流交界处要筑坝设闸,以利于船舶通过,例如在黄河运行的船舶,要到运河行驶,就要把上闸关闭,下闸打开,根据水势船舶会自动到了运河,如果穿越黄河那就把上闸关闭,其他河也是如此原理!长江水势比较平稳,关键是黄河水势比较凶猛,明清时期,1855年,黄河夺道入海,运河无法通行,淤泥抬高黄河河河道,黄河水倒灌运河,为使运河通行,官府组织民工,技术人员,采取水头差弯道,固有运河三弯顶一坝之说!形成运河河黄河之间有‘之’字型弯道。过此弯道要用人力,或者蓄力拉船,才能通过。总之京杭大运河在当时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是一个南北运输的大通道。谢谢大家,不足部分敬请指教。







张思远33


京杭大运河长1011公里,是从杭州到北京的南北走向的人工建造的河流,其间与东西走向的钱塘江,黄河,淮河,长江,海河相交接。它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申请为世界遗产。


这里说说大运河穿越其它河流时的原理。

假设运河的水位高于或者低于需要跨越的大河,则需要2道船闸。

船闸的作用就是利用2个闸门来抹平水的落差,让船顺利实现上升或下降。(如图1)这只船从高水位的运河横越低水位的长江。首先它是停在运河这边的船闸。

这时,右侧(c)闸门下的放水阀打开,运河的水就流入2道闸门之间,闸门之间的水位与运河持平,达到图2的效果。


右侧闸门放开,等待过闸的船,驶入2闸门之间。右侧闸门下的放水阀门关闭,使水不流动,接着左边闸门放水阀打开放水。(图3)

不一会 ,船所在的位置,水位就和另外那条河一样了。左边闸门打开,船只通过。


到了河对面,过程一样,只是水位反过来,船就从右运河转移到了左运河,而不致于令运河干扰到其他河水的流动。

在古代,船闸的原理也基本上和现在一样。

期待关注,欢迎评论!


史里淘声


这个问题我来简单回答一下,古代的事太久远,就不说了,就说眼下的。

现在的大运河,不用过黄河,山东济宁以北的故运河,早就不通航了。过长江,是在江苏扬州符近,通过长江支流,进入长江主航道,然后再通过长江南岸的支流,回到大远河中去。

京杭大运河,说是人工开凿的运河,实际上人工开凿的地方并不多,主要是开在河湖之间、河河之间、湖湖之间的连接。微山湖、洪泽湖、长江支流、太湖等水系,占了很大的部分。尽管如此,从2000年前的劳动方式局限看,京杭大运河,仍不失为中国古代非常科学的水利工程。

从近代和当代的实际情况看,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一是江苏省境内水上物质运输,二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通道,其它也没啥。


0老三两0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吧,由于长江河势稳定,水量大,穿长江反而是相对简单的,只要大江的两岸建造船闸就可完成了,例如在苏南的镇江段有南岸运河第一闸,谏壁船闸,曾经有5个入江口;在扬州江都有北岸的邵伯船闸,这些船闸原理就是调节江河的水位落差,下图为镇江谏壁船闸。

而穿黄河就是就复杂得多了,因为黄河是悬河,另外黄河水沙时空不均衡,水大会冲击运河,甚至冲垮堤岸;水少泥沙反向淤积运河。

因此在离黄河很远的地方就开始逐级建立船闸,逐渐接近黄河的水位,解决悬河水位落差的问题。当然古人为减缓水势的冲击还会进行一定的设弯,下图为古代运河穿苏北黄河水道示意图。

为了解决黄河水沙问题,会在黄河的入江口修建两座堰坝,一座拦沙坝,一座拦水坝,拦沙坝防止泥沙进入运河,拦水坝则防止黄河汛期时水冲进运河,这样水沙问题就可避免。

由于堰坝不比船闸可利用水来过闸,因此有两种方式过坝,一种是“拖坝”,即在坝体找一个坡面,利用绞索加人力或蓄力,直接把漕船直接拖过坝顶。一种是“盘坝”,即漕船来到坝底不走了,货物上岸通过陆路转移到坝的另一边的漕船,显然这种方式需要更多的漕船。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

长江、黄河被称为我们的母亲河,在这两条河流当中历史上哪条河孕育的文明更多一点?

京杭大运河什么吋侯放水?

黄河入海口观潮时间?


无知小人丑恶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可以与长城相媲美。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大运河途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沟通南北,跨越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人们常说长江和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其实大运河一点也不亚于长江黄河,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更是一条文化带和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展示长廊,在运河沿线,城市有北京、天津、廊坊、沧州、衡水、邢台、德州、泰安、聊城、济宁、枣庄、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湖州、杭州,物有陶瓷、丝绸、园林、煤炭,书有红楼、水浒、三国、西游,曲有京剧、柳琴、吕剧、昆曲、越剧,至于沿大运河产生的名人和景观,更是不可胜数。

众所周知,大运河是南北走向,横跨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条东西走向的大江“ 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东西向的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与这些河流发生了五次十字大交叉。这是大运河在技术上的伟大之处。在自然界,见不到十字交叉的河流,因为何往低处流。一条河不能穿过另一条何流淌,而大运河却做到了,为什么呢?靠的是船闸,船闸调节了高高低低的水系。但一处处船闸,也是一道道由人设置的关卡,因此在运河上航行,碰到的不是惊涛骇浪,而是一处处人造的关口。这是运河与天然河流的不同之处。”

正是由于大运河这种独有的创造,才造就了这条人工河巨大的航运价值,直到今天这种价值依然存在。我们到杭州、苏州、扬州一带旅行,还会看到“只见船儿走,不见河水流”的繁忙运输景象。


用户GTR


自古水往地处流,在适当的位置,提高水位,不就通航了。


14885143955


很简单的,修个坝和闸把水和河平形就可以通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