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就7公里路程,长时间这样开车,真的伤发动机吗?

理论上来说,长时间短途行驶的确会对发动机造成不良影响,不过你每次上下班都是7公里,如果在一般的路况,7公里发动机早已达到工作温度,属于正常的使用,并不会带来过多的影响。

一般来说,长期短途行驶对发动机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低温冷启动磨损、积碳等方面。

发动机的磨损主要发生在低温冷启动和低温运转区间!

当发动机长时间停放以后,发动机内部的机油在重力作用下会回流到油底壳,相对来说,一些润滑表面处于乏油润滑状态,冷启动瞬间,由于缺乏润滑,处于干磨状态,会导致磨损增大,机油流动性越差,磨损相对越严重,从这个角度来说,机油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的机油,冷启动磨损较小。

考虑到热胀冷缩,在设计时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的匹配间隙必须优先考虑的是在工作温度的正常工作间隙,因此, 在发动机水温较低的时候,其阻力和磨损程度会相对严重一些,根据实验,发动机在低水温工作和工作温度相比,其磨损大约相差5倍左右。

低温运转时,发动机没有处于最佳工况,积碳较多

发动机在低温启动瞬间,燃油雾化效果差,属于加浓喷射,混合器浓度较高,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些积碳,对于进气歧管喷射的电喷发动机来说,会使一些汽油蒸气残留到进气歧管内壁、进气门背面等,而对于缸内直喷车型来说,低温运转时积碳会更加严重。

缸内直喷发动机在低温时,有可能导致“机油增多”

此外一些缸内直喷发动机在气缸温度较低的时候,雾化的汽油接触到低温的气缸内壁会产生“湿壁”现象,这些汽油会通过活塞环的刮除动作附着在活塞环上,会和机油混合,最后被带回曲轴箱,,而发动机在低温时,曲轴箱强制通风并不会工作,这些掺入的汽油就会混合到机油内,进而产生机油增多现象。机油增多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增加发动机曲轴箱的压力,降低机油润滑效果。

综上所述,尽量减少发动机低温环境冷启动和低温行驶对延长发动机的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有好处的,回到问题里,你每次行驶7公里,虽然距离不长,但是车是用来为人服务的,总不能为了车不被磨损把车仍在家里吧。

降低发动机低温行驶磨损的一些方法:

1、尽量使用符合发动机要求的最低粘度的全合成机油

低粘度机油拥有更好的流动性,全合成机油允许以更低的粘度获得更好的润滑效果,如果长期短途行驶,建议使用。此外,低粘度机油的热传递能力更好,可以使发动机更快的被热车,减少低温工作时长。

2、如果发动机允许,使用较高标号的汽油,提升汽油的辛烷值,汽油燃烧产生的热量更高,理论上可以使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升,这样,发动机可以迅速升温,降低磨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