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电子烟参加“双十一”促销 谁该脸红?



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要求电商平台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11月2日,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仍有电子烟及相关产品出售。多个商家和平台对记者表示,暂未收到有关网售电子烟下架的具体通知。(11月3日《新京报》)。

虽然今年“双十一”还未到来,但各路商家网上促销早已是硝烟四起,一片红火。打折销售,派发红包等广告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真是亮瞎了消费者的双眼。按理说,这本是好事,不必大惊小怪。至于能否买到价廉物美,货真价实的商品,无疑考验着消费者的智慧和双眼。但令人尴尬的是,这边是国家监管部门发文要求电商平台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那边多款网售电子烟依然堂而皇之的参加“双十一”促销,部分实体店仍向未成人销售电子烟。这显然是令人脸红。

首先监管部门当脸红。既然是发文,理应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可否认,由于经营商家众多,面广量大,监管和落实确实难度很大,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作为一个火遍中国的“双十一”,应是监管重点之一。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竟然还在堂而皇之的搞电子烟促销,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就此,责怪商家和平台,而多个商家和平台对记者表示,暂未收到有关网售电子烟下架的具体通知。既然没有通知,人家经营就无可厚非了。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出台意见并发出公告理所应当,但这仅是第一步,还应及时把通知下发到相关行业,并应对重点行业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抓好整改。否则,就可能会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规定效能打折,甚至难以落地。曾有人说,我国不缺法规缺执行力,这话虽然有点刺耳,但也不无实情。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既要发文,更要在落实上下力气,做文章,从而确保执行力。

商家和平台应脸红。既然是国家监管部门发出通告,这实质上也就是通知,理应迅速不折不扣的抓好贯彻落实。以没接到通知当话说显然是在敷衍搪塞自身的违规行为。想搞活经营多多赚钱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当取之有道。电子烟的危害大家都心知肚明,经营此类商品说轻了是赚不义之财,说严重一点是在谋财害命。首都医科大学呼吸内科研究员刘扬指出,电子烟里面的主要成分还是尼古丁,也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吸烟者和被动吸烟人群健康,长时间吸食电子烟同样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再就是一些实体店在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这更是一种违法行为,商家不可能不知道。而明知违法还要卖,毫无疑问是在赚黑心钱。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即使眼下没被查,也只是早晚的事。与其被查时后悔,倒不如自觉做到守法经营,加强服务,方能行稳致远,做大做强。

消费者亦应脸红。抽烟有害健康,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尤其是对少年儿童危害更大。因而最好是少抽或不抽。如果是实在戒不掉,那么也不要在公共的戒烟场所吞云吐雾。对于小孩抽烟,即使是电子烟,家长、学校和孩子自身都应深刻认识其危害性,教育引导孩子知荣辱,晓是非,自觉做到远离香烟和电子烟。要知道拥有一副好身板,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正确的选择,也必将受益终生。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