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立冬了,冬天是冷是热?专家:寒冬几乎为0,注意气温波动

2019年的气候背景可以说相对比较复杂,从经历的气候现象都可以看到,除了我们常规说的全球变暖之外,还有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除了全球变暖之外的另外一个气候因素,在今年前几个月时段,全球一直处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之中,导致全球不同的地区出现了极端化的天气,当时就是不少的科学爱好者说,今年的可能会出现暖冬的现象,加上国家气候中心宣布,2019年是“厄尔尼诺年”,更加的增强了关于气温偏高的情况。

根据11月5日,国家气候中心对进行了对今年冬季的气候变化说明,那就是给予了一个初步的预测结果,确实11月8日马上就要立冬了,预示冬季的开始,却还是需要了解下,2019年冬天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寒冬”发生概率几乎为零(也就是几乎不可能,概率极低)。也就是说今年的冬季可能是偏暖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暖冬”,但是也进行了一个特别的说明,那就是不排除季节内的气温波动,也就说在偏暖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一个较强的波动性,按照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相当于就是说“极端性”气候吧,注意气温的波动性可能较大。

所以说,变化的空间还是有,大家不要一口咬定就是“暖冬”了,如今的气候变化已经不是以前了,极端性气候变化太强,加上冷热交替不断,一冷一热的现象都成为了一个“常态化”,而至于寒冬还是暖冬,只有看到所有的数据值才知道,这是一个暂时的预估,参考为主。确实今年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最严重的因素之一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的发展一直也备受关注,在上半年的时候,不少地区都出现了高温,印度,菲律宾等地因为厄尔尼诺现象,都产生了干旱等问题。

同时在厄尔尼诺大背景之下,我们也看到了我国一直受到了西北太平洋地区副热带高压影响,持续的偏高,东太平洋海水变暖,冷却下沉的空气削弱,导致形成环流出现异常,所以在每次看到要降雨的时候,结果又完美避开我国多省,到最后就以晴朗天气为主,特别是南方地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说明显示,预计12日前后,江淮、江南将有小雨,看来是可以缓解一下了,但累计降雨量仍较常年同期偏少。

话说回来,厄尔尼诺是否还存在呢?其实我们早就说过了,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日本气象厅和NOAA同时公布了厄尔尼诺可能已经结束了,并且在8/9/10三个月进行新的监测发现,可以确定了它消失了,所以如今的气候是处于中性状态,没有厄尔尼诺的盛行,在nino34的监测数据之中也可以看到,虽然厄尔尼诺监测区域的值一直在进行攀升,并且还有达到+0.4的空间,但是并没有持续的增强。

过后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所以这说明了厄尔尼诺确实不存在了,虽然监测数字在波动,但是这个是属于正常的情况。一般来说,只有厄尔尼诺的数值持续保持几个月以上,才可能被定义为厄尔尼诺,并且是在+0.5的基础值以上,所以大家不要一看到数字攀升,就意味厄尔尼诺又要重现了。按照NOAA在10月的报告指出,气温中性状态持续到明年春季的概率为55-60%。所以不会出现,同时也不会表现出拉尼娜现象。

这就是一个整体的气候模式,所以大家今年也不会感觉到太冷了,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初步说明是温度偏高,“寒冬”发生概率几乎为零,那就是“暖冬”模式概率高,至于会不会改变,后期我也会持续跟进,谢谢大家阅读!

参考文献:《国家气候中心》报告、NO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