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国到底有没有胜算?

谈文论史


这个胜算的话,你要看下这个胜利的标准是啥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战场,他是有不同的胜利标准的。

如果说德国距离二战胜利最近的时候,那就是1940年,这会儿德国距离胜利其实就差丘吉尔的一个点头了,丘吉尔只要点头,战争立马结束,德国大获全胜。我们看,二战时1939年爆发的,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拿下了波兰,然后德国进攻挪威丹麦,在随后的,德国进攻法国,花了一个月时间拿下。

这会儿的德国,手里攥着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奥地利、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这都是他拿下的地盘。这会儿希特勒其实已经是大赚特赚了,这就好比一个赌场,希特勒已经赚了一大笔钱了,他迫切地希望结束战争,带着钱离开这个赌桌,见好就收。

德国拿下法国之后,一个劲的向英国抛出橄榄枝,希望英国和自己停战,并且结盟,让英国人承认自己吞下的一切。如果这个时候,英国如果同意,战争结束了,德国就赢了,而且希特勒还拉来英国这样一个重量级盟友。但是,英国人怎么可能和谈,英国是宁可把自己打残了,也不能让德国得逞。

这会儿希特勒是胜利在望,英国点头就结束,就赢了,丘吉尔不同意,气的希特勒破口大骂。

其实,我们从当时的环境看,希特勒和英国求和其实是非常有诚意的,他想要的就是结束战争,避免继续打下去,两败俱伤,毕竟他那海军也打不过去。

而希特勒进攻苏联,这个原因其实很多,这个和英国其实也有关系。英国和德国打的死去活来的时候,德国面对苏联那边非常空虚,英国人非常希望苏联能在背后捅德国一刀,斯大林那会儿要是有这个实力,不捅一刀都对不起列祖列宗。德国人后来也反应过来了,你英国这么强硬,不就是背后有个苏联么,干掉他不就完事了,回头就开始组织进攻苏联。

而进攻苏联不同于进攻法国波兰比利时,对苏联的作战,要更加的速战速决,绝对不能拖沓。进攻苏联,德国其实只有一个胜算的地点,不是斯大林格勒,不是库尔斯克,而是莫斯科。德国如果能够拿下莫斯科,基本就是赢了,苏联也无法再组织有效的反击了。

对于进攻苏联,德国也是有着一个非常详细的部署和打算。我们先看德国人为何要发动闪电战,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德国无法支撑长期的作战。德国人打算的是,1941年年底拿下莫斯科,苏联就没机会了。否则,苏联会组织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有条不紊的和德国人打。

我们看下拿下莫斯科意味着啥,这个地方战略意义重大,他就是苏联的心脏,铁路第一枢纽,莫斯科要是陷落了,他苏联运兵都没法运了,就这一点就能给苏联掐死。但是,很遗憾,德国人没能拿下莫斯科,而没能拿下莫斯科,苏联后方已经完完全全准备好了,德国再无机会。

1941年年底,是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德国拿下莫斯科,苏联没机会了,苏联守住莫斯科,德国也没啥机会了。

整个二战,德国其实就这两个胜利的机会,一个是英国同意谈和,一个是1941年年底,拿下莫斯科。很遗憾,这两个机会,德国全没得到,一个是英国不给面子,一个是苏联的强硬。


军武文斋


如果希特勒能像俾斯麦那样,有“桓文之节制”,那德国就有胜算。

什么叫“桓文之节制”?

就是欲望有限。

自己的欲望有限,欲望就不会发展为无底洞而将自己吞没。别人也不会对你过分提防。

比如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俾斯麦担任铁血宰相,他领导普鲁士打了三次王朝战争,都没有完全将敌对方置于死地。

如,第一次,普奥联合,攻打丹麦。以当时两国联军的实力,是完全可以吞并丹麦的,但是俾斯麦没有吞并丹麦,只是从拿里要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州。

第二次,普奥战争,威廉一世都坚持要扩大战争,夺取更多的奥地利领土,但是俾斯麦坚持点到为止,不再扩大战争,而普鲁士留下了一个兄弟,也是盟友。

第三次,普法战争,普鲁士但是已经攻占巴黎了,这之后只有二战闪电战时,德军才第二次实现攻占巴黎,但是俾斯麦并没有占领法国,设立维希法国政权,而只是索要了洛林、阿尔萨斯地区,同时让法国配置军费。

这一切都是俾斯麦让英国和其他国家看到自己的欲望是有限的。

纳粹德国就没有这样的节制。

首先,迫害犹太人,在国内搞种族主义。

其次,吞并奥地利。

再次,吞并苏台德,进而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第四,闪击波兰,与苏联一同瓜分波兰,这是波兰被第五次瓜分。

第五,闪击法国,战争扩大,但是还没有到覆水难收的地步。

如果在闪击法国后,希特勒能像俾斯麦那样收手,不要再“迫害”周围国家,二战有可能就此开始进入尾声,法国和德国都退出战争,法国割让洛林、阿尔萨斯,跟普法战争后一样。

但是并没有,希特勒作为当权者,已经自我膨胀了,不知道被侵略的国家和民族是怎样试图推翻德国人的残酷统治。

在闪击法国之后,希特勒占领了东南欧、北欧等国,之后入侵苏联,最后向美国宣战,这时候已经不可能胜利了。


HK君


二战德国没有任何胜算,因为美国的态度已经明确,而德国又无法快速击败英国和苏联,必败无疑。

现在网上有不少人认为德国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比如说在敦刻尔克不要停止前进,全歼包围圈内的英法联军,攻打苏联时少犯错误,日本不要去招惹美国等等,德国就能取得胜利。但是实际上德国距离胜利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当时的世界上,美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并非德国可以抗衡。而美国早有意介入欧洲事务,只是没有机会而已。二战爆发以后,罗斯福就打定主意借此机会树立美国的霸权。因此在1940年,美国就开始向英国提供武器,而在1941年3月11日通过的《租借法案》,更是表示美国事实上已经从中立国变成了德国的敌国,只差一个正式宣战而已。

而美国之所以没有正式宣战,仅仅是因为它完成战备还需要时间,因此不急着公开加入战争。但是这不意味着美国会一直旁观,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在完成战备以后一样会投入战争。

而德国唯一可能胜利的机会,就是在美国参战前击败英国和苏联,完全控制欧洲,集全欧洲之力对抗美国。但是德国和英国之间隔着英吉利海峡,德国又缺乏登陆船只,即使全歼了敦刻尔克的英军,也无法攻击英国。而德国空军相比英国空军也没有绝对优势,无法掌握制空权,因此在两三年时间内,德国都无法击败英国。

苏联则是疆域太大,德国在对苏战争中始终无法保证前线战争所需,这不是少犯一两个错误能弥补的。而且美国此时一直在源源不断给苏联提供物资,斯大林的性格也不会向德国投降。

所以德国也不可能在美国参战前击败英国和苏联,而以德国一国之力对抗美苏英三国是必败之局,根本无解。


不沉的经远


有的,胜算概率大概在0.0000001%。

虽然同是邪恶的法西斯,但国人对德国的宽容度要远远高于日本,不仅纳粹德国的漂亮军服长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德国在二战中的胜败得失也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虽然轴心国阵营包括德意日三国以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一系列仆从国,但德国无论在实力还是影响力上都远远强于其他法西斯国家。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无从爆发。

那么这个挑起二战的罪魁祸首,到底有没有打赢二战的可能呢?静夜史认为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根本没可能。因为导致德国一败涂地的,不仅仅是美苏英等大国的群殴,以及日意猪队友的掣肘。在静夜史看来,导致德国必败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必死

很多人认为德国之所以输掉二战,是因为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站在了苏联一方,所以德国功败垂成。

这种观点看似有一定道理,实则非常扯淡,因为导致美国针对苏联的不是所谓的正义或邪恶,毕竟苏联也有输出无产阶级革命,将红旗插遍世界的野心。

而且意识形态也不是外交政策取舍的决定因素,导致美国和德国反目成仇的,是发展模式的南辕北辙。

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让资本主义国家几乎一夜回到解放前。但美国因为经济高度发达,且体量异常巨大,对抗经济危机比德国更加得心应手,罗斯福新政的出现使美国避免了法西斯上台的危险局面。而德国因为地狭人稠,给了希特勒和纳粹党上台的历史契机。

因为体量较小,所以纳粹德国实际上是美国大财团扶植起来的提线木偶,目的在于制衡欧洲各国势力,尤其对抗红色帝国苏联。

既然是工具,是棋子,那么即便德国膨胀得不像样,那么当美国财团选择放弃,按下“一键还原”时,纳粹德国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二战的爆发实际上是希特勒挣脱西方资本控制的战争,比如横扫西欧消灭法国。而美国为驯服这只野兽,不惜和昔日水火不容的宿敌联手。

2、目标太远

很多人纠结于希特勒为帮助墨索里尼在巴尔干半岛擦屁股耽误了两个月时间,又因为贪图消灭有生力量在乌克兰又耽误了两个月时间,最终导致德军在冰天雪地的莫斯科城前马失前蹄。

而一旦由闪电战转为消耗战,也就意味着纳粹德国的万劫不复,所以长驱直入莫斯科是当时德军的最好选择。

但问题是:即便拿下莫斯科,彻底消灭了苏联,德国就一定能够赢得二战吗?这当然不可能,因为德国的敌人还有英国、美国以及潜在对手日本。

作为地狭人稠的帝国,德国太需要土地了,这种极度的渴望使德国从一开始就将地广人稀的苏联作为主要目标。

但问题是德国如何能够吃下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所有土地?而如果没有征服全世界,只要有反抗法西斯的势力存在,德国就不能算是赢得了二战。

所以,对于同盟国而言,只要彻底消灭轴心国就是二战的胜利,但德国却要征服全世界才可以放下屠刀,所以过于宏大的目标吞噬了德国胜利的所有可能。

3、实力太差

作为闪电战的忠实拥趸,德国在二战前期对闪电战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闪电战创始人古德里安更是创造了无数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

而闪电战的巨大成功恰恰说明了德国在综合国力上的巨大缺陷。说白了,就是因为实力太弱,甚至轴心国集团加起来实力也很弱,所以才不得不采用不宣而战、突然袭击等一系列“智取”的战术。

而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闪电战终归有不好使的那一天。说难听点,挨打得多了,自然就长记性了。所以当闪电战的优势无从发挥,德国不得不倾全国之力与对手以死相搏时,巨大的实力缺陷就会迅速凸显,进而将纳粹德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巨大的实力差距是纳粹德国输掉二战的根本原因。而因为二战是一战仇恨的延续,所以这本质上又是资本主义阵营内部以旧换新的大规模尝试。

可惜,无论垂垂老矣的英法还是鹤立鸡群的美国,在面对想要称霸的德国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联合绞杀,哪怕和所谓的魔鬼联手。

所以在爆发力不等于实力的情况下,德国赢得二战几乎是天方夜谭。

概括起来,因为内外因素的多重影响,注定了德国不可能在二战中笑到最后。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二战中德国没有胜算,因为在战略上始终没有办法避免两线作战,同时在具体作战中基本都是冒险而并非稳操胜券。

在进攻波兰战役中,德军的确是只用了1个月就击败了波兰,不过却是在两线作战威胁下的一次不得已行动。相对而言,东线的波兰比西线的英法联军100多个师、3000多辆坦克、2万余门火炮和3000架飞机容易对付一些,毕竟波兰东部有苏联可以做为幕后支持,当然希特勒更希望于一旦对波兰开战英法联军没有实质性举动,这个宝他押中了。

在法国战役中,德军用了40多天击败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军队。不过仔细探究起来,德军的曼施坦因计划还是有不少问题的。事实上德军的施立芬计划和曼施坦因计划在战略主攻方向都是绕道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攻入法国,不过双方在这一地区兵力相差不大,这也就是因为在这一地区兵力不足,德军在歼灭荷兰与比利时军队讨厌了时间,并影响了在敦刻尔克的作战。

同时,曼施坦因计划虽然保证了德军在阿登方向装甲力量的集中,但对荷兰与比利时进攻只有分散部署的3个装甲师,使得德军B集团军群进攻缓慢,丧失了围歼比利时军队和英法第1集群主力的战机。

在不列颠空战没有奏效,无法解决英国的情况下,德国1940年7月开始制定进攻苏联计划,希望可以避免两线作战。然而,对于这个对手,德国显然还是估计不足。尽管德国承认苏联总兵力强于自己,有360个师、7300架飞机、1万辆坦克,不过战斗经验、战术和战斗力弱于自身。不过德国可能没想到的是苏军仅仅在边境地区就有就有268万人,装备火炮4.7万门、坦克近1.4万辆和飞机7000架。苏军在开战时的总兵力有543万余人,共装备火炮11万余门、坦克2.5万余辆和飞机2.3万余架。

再者,苏联不同于以往的对手,因为在军队数量、装备数量和后备力量上德国实际都远远劣于对方。在具体兵力部署上,德军分为3个集团军群,希望在10月1日抵达阿尔汉格尔斯克-高尔基-喀山-萨拉托夫-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一线,显然过于乐观。即便德军可以抵达这条战线,相信历经1500公里远距离推进不断蒙受损失 对德军不要说继续进攻苏军,就是维持长达数千公里的战线也是勉为其难。

综上所述,德军始终没有解决两线作战问题,它一直认为两线作战中最具威胁的对手来自英美,源于一战德国败给英法美而非俄国,然而最大的威胁就是最强大的对手,二战时的苏联与一战的俄国不是一个概念,德国对此却眼光不够,在苏联疲于奔命之时还担心英美威胁,甚至转而对付英美,因而注定永远没有胜算!


荣华之武器堂


整个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武器装备的确精良、整体实力不可一世、战争初期的胜利纳粹德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随着人的意思识为转移……


日本人发动“偷袭珍珠港”希特勒骂日本人愚蠢……

以纳粹德国的计划、是暂时不考虑与美国人作战、然而、美国人参与彻底改变了战局、二战初期从局部战争演变成了世界大战、这是希特勒万万没有想到的……
结果:树敌太多、恶虎
架不住群狼……失败是必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栗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域民不以封彊之界、固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孔乙己乱弹


德国最大的胜算就是在美国参战以前彻底击溃苏联,而这一点其实是有机会的。

大清洗后的苏联极度虚弱

1934年12月1日,已经成为苏联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会书记的基洛夫在戒备森严的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遇刺身亡,这次事件直接引起了苏联日后长达数年的“大清洗”。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清洗”中,大批官员遭到处决,根据统计:在苏联十七大选出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80%的委员被逮捕并处决,苏共一半的党员被逮捕,列宁遗嘱中提到的最亲密的6位战友,除斯大林外,另外5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科夫)也分别被处死。此外,大批的专家学者受到波及,包括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在内的大批精英人士惨遭逮捕或处决。连苏联军队也未能幸免,大批高级将领被处决,军官阶层前后被清洗的超过四万人,这直接造成了苏联在与芬兰的冬季战争和苏德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生活在“大清洗“阴影之中的苏联民众惶惶不可终日,怪不得希特勒叫嚣:“我只要在苏联这个破房子的门上踹一脚,它就会垮掉。”

美国孤立主义盛行

就在别的国家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美国人却置身事外,受“孤立主义”的影响,截止到苏德战争前期,美国巨大的军事工业并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二战初期美国军队数量约为30余万人,陆军只有10万人,军事规模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在美国参战后才急剧扩充,国内军工业实力才被完全发挥出来。在这之前,美国尚未做好完全的战争准备,这段时期正是纳粹的天赐良机。

德国的战略失误

这么好的机会对纳粹来说简直天赐良机,战争之初,很多苏联人是把德国人当救星来看待的。本身在苏联西部的很多民族就是被斯大林强行并入到苏联的管辖之内,再加上斯大林对这些民族采取了镇压流放等极端措施,这些人对斯大林简直恨之入骨。在古德里安的回忆录中曾提到自己视察罗斯拉夫尔所见到的景象:

当地老百姓对于我们似乎非常欢迎,乡村里的妇女用木盘子装着牛奶、面包和鸡蛋,送给我们吃。并且拦着我的车子,一定要吃完了才准我们走。

一旦德国战略得当,利用苏联人反对斯大林的心思已“拯救者”的面目出现,百姓还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斯大林还真的有可能一踹就倒。如果希特勒拿下苏联,就怕是美国也奈何他不得了。

可是希特勒却视斯拉夫人为劣等民族,在占领区内大开杀戒,苏联人这才明白过来,在斯大林手下尚能苟延残喘的活着,落到纳粹手中那是直接没有活路,于是纷纷起来组建游击队和纳粹拼到底。随着美国的加入和纳粹闪电战的失败,希特勒再无回天之力。


九州史册


以纳粹德国在黄色计划之后的战力来看,进攻英国很成问题。就当时的德国海军想要和英国对抗就是在做梦,英国人战舰总吨位是德国海军的几倍,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海军部长雷德尔提出地中海战略,通过打击英国的殖民地来压制实力。然而小胡子没有同意,因为他对亚洲和中东丝毫不感兴趣。而德国陆军极度缺乏大型登陆舰,尤其是可以在港口外停靠的登陆舰,而当时用3号坦克改装出来的一个什么潜水坦克非常不可靠,而英国本土陆军早已在普利茅斯,伦敦附近布防了,登陆舰一旦接近就会被岸炮打成筛子。至于空军嘛。。。请看不列颠之战,小胡子没有4发重型轰炸机,无法对英国内陆造成威胁,而he111和do17这俩玩意儿就是大铁坨,飞的慢载弹量还小。虽说德国空军拥有机动性可怕的me109系列,但那玩意儿的油箱只能飞110分钟,去英国来回用掉90分钟,所以光给轰炸机护航就是问题。什么???me110重型战斗机?那玩意儿自己都要me109护航,打个毛?

所以,就希特勒在1939年开展就注定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国家经济和自然资源利用上。他不像英国拥有大面积的殖民地。不像美国那么可怕的国民生产力,更不像苏联拥有极为广阔的领土和巨量的自然资源。所以不管是推平欧洲(包括英国)和保全非洲都很困难。

而联合日本打苏联。。。建议去查查诺门坎战役。

也不是说没有胜算。第一种可能是德国在1945~1948年开战。这几年德国海军z计划完成,实力大大增强,可以和英国一较高下。其次是空军的快速发展很可能导致德国空军的战机和英苏出现代差,比如大量列装me262.当然,最重要的是原本造了一半被偷的核弹了。在这种情况下,对英作战和对苏战争会轻松很多。

假设已经开战了,那么另外一种就是执行雷德尔的地中海战略,打击英国的外围殖民地,在外交上和苏联保持稳定,按照战争进程的话,1944~1943年就差不多可以把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统统搞定。哦当然,还有我大非皇的地盘非洲。

搞完英国搞苏联。不过想要打苏联得至少投入200以上的师级部队。当然,日本关东军可以分散分散注意力,按照巴巴罗萨计划的原版战争进程,1年内拿下莫斯科不是做梦。

当然苏联不是一个首都被占领就失败的国家。所以如果能做到摧毁生产力和消灭主力,搞游击队和残余部队也要很久。

而等到那个时候德国200个师估计也剩不了多少了。

啥?打美国?你在做梦吗????????????

诺曼底计划的核弹可不


王大橘


这个历史遗崇我当初在很多专业期刊以及文章上都看到过分析,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到底有没有胜算在我看来胜算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各国的政治领导人的抉择来决定的。

如果希特勒有以下三种选择,有可能赢得战争或者是至少以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

第一种选择是在1939年以前,希特勒德国拿下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以后,继续以强大的实力对付波兰这个讨厌鬼,用军事手段压迫他们但是不要爆发大规模战争,在边界不断的制造摩擦,让英国、法国既想插手也插不了手。

第二种方式希特勒德国在战胜法国夺取整个西欧以后,巩固大后方用军事手段继续压迫英国,在东方千方百计稳住苏联等二~三年以后把英国拿下来再回头对付苏联。

第三种方式是德国在进攻苏联以后在拿下整个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北高加,以后尽量不要进行大规模的种族屠杀与清洗,要收买利用当地的傀儡政权,最重要的是尽量避免与美国的战争,在稳固了苏联德点区以后起码能让战争无限期的拖下去。


牧羊人38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