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采摘花椒的苦与乐

体味采摘花椒的苦与乐

每当花椒成熟季节,我都要回富平婆家帮忙摘花椒,今年也不例外。

婆家位于富平县东沟村,那里近几年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于是,花椒、柿子成了东沟村的主导产业。

约一朋友与我一起去体味采摘花椒的苦与乐。他从未采摘过花椒,而且是铜川明月诗社主席,名叫郭宗社,今年66岁了,出了一本诗集《丢失的影子》。单从他愿意为我帮忙的这份情谊我就特别感动,也十分感谢他。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便到达富平县东沟村。只见满山遍野的花椒树立于山坡中,椒香扑鼻而来,特别好闻。时值中午时分,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唯有门前晾晒的花椒粒铺了一地。

公婆在家热情地迎接我们,用餐过后,修整了一会,下午我和朋友便随公婆到了自家的花椒地。沿途的小路弯弯曲曲,坡度几乎呈九十度。我们戴着帽子,头上已是汗水直流。

老公公今年已八十岁了,婆婆也已七十好几的人了,加之老公公前段时间身体不太好,然而执拗的他还是坚持到花椒地里,与我们一起采摘花椒。烈日当头,看着公婆采摘花椒,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朋友一边摘着花椒,一边与我谈论着我曾写过的《采摘“金豆豆”》一文。是啊,这颗颗金豆豆是用血和汗换来的。从锄草、耕地、浇水、剪枝、打药到花椒成熟,农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当如玛瑙似的花椒挂在树上时,他们又得苦战两三个月,顶着酷暑,起早贪黑地战斗在花椒地里。不是战士胜似战士!

花椒树上布满了树刺,基本上是一公分一对刺。采摘时,我们一手扶住树枝,一手采摘,稍不留意,就会受到树刺的攻击,另外花椒地里蚊子猖獗,身体暴露部分总会咬得到处都是包。眼睛不小心,还把花椒水刺到眼睛里,辣疼辣疼的。

我和朋友一边听婆婆给我们讲注意事项,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花椒。当竹篮里的花椒积少成多后,我们心里十分高兴。能够为公婆分担一些劳务,也是我应该做的。采摘花椒时,我们几个说说笑笑,头顶的知了一直鸣叫着,让我们觉得生活富有诗意,充满乐趣。

由于我们的加入采摘,加之从别村又雇了两位专业采摘人员,所以在大家的劝说下,硬是把老公公劝回了家。我们早晨五点半就出发,十一点回家。下午三点又到地里,天彻底黑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中午,婆婆还要把采摘的已晾晒的花椒进行敲打整理,分离出籽粒,晚上把采摘的湿花椒提到楼上平台撒开。从早到晚的忙碌,不仅仅是婆婆,它也是全村整个村民生活的写照。

花椒树分布于村子的角角落落,每天村民们迎着朝阳出发,晚上日落回家。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有的家庭花椒年收入十几万元,有的四五万元,树少的也可收入三四千元。东沟村近年来村民们靠花椒、柿子收入,楼房盖起来了,小轿车买回来了,孩子在县城也买房子了,富裕的东沟村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上至九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小孩,都战斗在花椒地里,用辛苦换取快乐的好日子。我从内心里敬佩村民们。晚上空闲时我找他们聊天,感受着他们对花椒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

有苦才有乐,有幸福才有追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采摘花椒时我深刻体味到采摘花椒的苦与乐,我感谢上苍赐予的天然珍宝!愿东沟村村民越来越富裕,生活越来越美好!



作者简介:付金荣,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曾在铜川矿务局职工中专、铜川煤业技师学院任教多年。现供职于铜川矿务局,为铜川王益区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煤化实业公司作协会员、《史飞翔工作室》签约作家、富平人网会员。自幼喜爱文学,其文章行如流水,清新自然,朴实无华。作品散见于《铜川日报》、〈铜川矿工报〉、〈铜川文化交流〉、〈印台文苑〉、〈铜川实业公司网〉、〈E铜网〉、《阅读悦读网》、〈富平人网〉等媒体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