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30年恩怨的《雷雨》,为何说鲁侍萍是最具悲剧性的?

文|奶油小肚肚

“这世界有点假,可我莫名爱上它。黄粱一梦二十年,依旧是不懂爱也不动情。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 ——陈升《牡丹亭外》(题记)

《雷雨》:两代人,三十年的恩怨。

两代人,跨越三十年的时间,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24小时之内爆发。

如雷雨一般,前一刻还晴空万里,一瞬间乌云密布,闪电带着雷鸣声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话剧《雷雨》正是在危机中开头,透过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回溯式地把故事渐渐透露出来,再一步步推向高潮。

曹禺

1933年,23岁的曹禺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话剧《雷雨》。1934年7月,曹禺的第一部话剧作品《雷雨》发表,它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曹禺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错综复杂的血缘和混乱的家庭伦理关系一直交织于周,鲁两家,写出了一个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故事。

罪恶存在于这个家的每个角落,偏偏剧中的每个人都被蒙在鼓里,他们都不知道有一种叫做"命运"的东西在无形中左右着他们各自的人生。

很多人都对蘩漪印象深刻,认为她是具有反叛精神的“新女性”。

蘩漪是个受过新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女性,她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呈现出个性解放的一面。这个为爱不顾一切、"飞蛾扑火"的女人,甚至能够冲破固有的伦理道德,放弃身份地位和亲情,这种觉醒意识与忘我的追求确实是令人佩服的。

曹禺曾在《雷雨.序》中这样说过:

我最早想出的,并且较觉真切的是繁漪…….我喜欢看繁漪这样的女人。

我想她应该能动我的怜悯和尊敬,我会流着泪水哀悼这可怜的女人的。我会原谅她,虽然她做了所谓“最大恶极”的事情——抛弃了神圣的母亲的天责。

但于我而言,我印象最深刻的女性人物却是鲁侍萍。她的善良、正直、屈辱,以及面对命运的不公正对待,仍然在冷酷无情的现实中存有的坚强和勇敢。

鲁侍萍的人生一开始就是悲剧的。被残忍捉弄的命运包括: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命运悲剧。

1.性格悲剧

鲁侍萍是被时代被世俗严重压抑的女性,作为底层劳动妇女,她朴实善良,但是因为长期受到封建社会的毒害,她的觉醒意识并不够彻底。

性格中柔弱的一部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她选择默默忍受,哪怕是选择跳河自杀伤害自己。

她也像天底下大多数母亲一般,为了孩子,在饱经风霜的社会压迫下有着顽强的生命意志。

这位母亲是温柔而可爱的,但是柔弱的性格造就了她也不能够解释许多不合理的现象,鲁侍萍把这些归之于“命运”、“天意”。

“啊,天知道是谁犯的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啊!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

这是鲁侍萍知道女儿四凤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相爱怀孕后的一段独白,即使再悲痛欲绝,再性格坚强,面对这种情况她仍然不知所措。

在这里,我们也能从侧面看到天底下最普通最伟大的母亲形象,为了爱护自己的子女,宁愿牺牲自我。

她信命运,认为造成生活中这一切的不幸都是命。

她深受封建愚昧思想的侵蚀,没有反抗的思想,是一个尚未觉醒的妇女,如祥林嫂一样固执和悲惨。

她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是千千万万受欺骗压迫的劳动妇女中的普通一员。像鲁侍萍这样,被动地接受命运的主宰和安排,这样的性格,最后是注定要承受悲剧结局的发生的。

2.社会悲剧

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矛盾冲突,揭示了旧社会的封建和不平等。

我们把雷雨发生的故事还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发现虽然《雷雨》中大大小小的人物被打上了命运的烙印,但是看似偶然性的背后都具有其必然性,隐藏着社会根源。

鲁侍萍是社会中最普通的底层劳动妇女,她是以前周公馆的佣人梅妈的女儿,只是一个下人。

鲁侍萍和周朴园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周朴园出生于封建大家庭,当时的社会环境又怎能容忍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错上加错的是他们还生下了两个孩子——周萍和鲁大海。

周朴园最终向家庭妥协并在大年三十晚上,赶走了刚刚生下二儿子三天的鲁侍萍,这导致了苦难的真正发生,也为后面的一系列悲剧埋下伏笔。

当时的社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周朴园一开始不顾家人的反对和鲁侍萍在一起,最后却因为这一规矩而被迫放弃,他和鲁侍萍都是旧秩序的受害者。另外当时的婚姻关系大多讲究门当户对,两个人感情虽好却终究抵不过社会外力的阻碍。

可以说,鲁侍萍遭遇的不公正命运正是社会悲剧的影响带来的。

3.命运悲剧

鲁侍萍是社会中的一个小人物,被赶出周家大门后也是沉默的,命运的摧残和不公没有击垮她,然而造化弄人,她并不是周家混乱关系的制造者,却被迫成为受害的一方。

三十年后鲁侍萍与周朴园的重逢,这一重逢带来的却是苦难。她的女儿四凤阴差阳错去了周家做事情,作为一个母亲,鲁侍萍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女走上不归路 ,以悲剧收场。

就像许地山的《缀网劳蛛》里描述的一样。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

以鲁侍萍的悲惨一生,揭示出命运悲剧下人的痛苦挣扎和无能为力。

鲁侍萍的一生也是坚强、勇敢的,面对悲惨的遭遇,靠着为母则刚的坚韧生存下来,代表了天底下很多无私奉献的母亲形象。

1. 勇敢顽强,不被悲惨命运所击垮,甘愿为孩子牺牲自我。

勇敢顽强是指人们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害怕,迎难而上,坚强冷静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品质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需要后天在生活中磨炼而来。

鲁侍萍虽然身处底层,却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坚强面对生活。

虽然与周朴园在生下两个孩子后被抛弃赶出家门,一度选择跳河。大难不死,被人救起后,又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她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

为了孩子,她嫁过两次人,“但遇人都很不如意”。朴实善良的她却嫁给了鲁贵这样见钱眼开的奸恶小人物。在一番调整后,鲁侍萍并没有一蹶不振,选择与鲁贵开始新的生活,并生下女儿四凤。

从语言和行动上都极尽展示出鲁侍萍对大海和四凤发自内心、毫无保留的爱。

从很远的地方为四凤挑选心爱的礼物,见到孩子

“微微地笑”,“神色快慰地闪着快乐的光彩”。

2.自尊心极强,不接受怜悯。

鲁侍萍和周朴园三十年后再见面,当周朴园认出她时, 没有温情和怜惜,只是一句“( 严厉地) 你来干什么? ”, 以及“好! 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

三十年来的悲惨遭遇,痛苦使她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即使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同时也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对冷酷的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反思。

她毫不犹豫撕毁周朴园给的支票,只为保留残存的一丝尊严。

《雷雨》为我们塑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鲁侍萍在默默无私地奉献中,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生活的苦难未曾击垮她。但是她却在遭受儿女或死或走的打击后,再也不堪重负,变得痴痴呆呆了。

读完《雷雨》,想起陈升《牡丹亭外》中写的“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伦理、道德、情感,内涵丰富。

极具讽刺效果的悲悯,艺术效果直达人心。

读完如涅槃。

沉重且释怀。

—END—

图|网络

文|奶油小肚肚

参考文献:

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

读书、看电影的生活日记,克服拖延症,一起思考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