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派他去查案,他却胆大妄为黑吃黑,私吞了乾隆惦记的宝贝

乾隆

1781年(乾隆46年),也就是在乾隆执政的中晚期,甘肃出了一个“捐监冒赈”大案,这是旧案事发,现任浙江巡抚的王亶望,在甘肃当布政使时,和下面的官员合伙贪污官银。

此案牵扯到甘肃省自巡抚以下及州县官员100多人,也就是说全省有一多半大小官员,都参与了这次的贪污侵吞活动,涉案金额达1000万两赃银。

这是乾隆朝最大的一起贪污官银案(和珅当时还没有暴露),所以

此案一出,朝野震动。

此案最后终结时,共判死刑57人,发配56人,王亶望落个被斩首的下场。

案件审结时,又出了一个案中案,作案手段倒不是很高明,朝中大臣们有些见怪不怪,但对乾隆心灵的震撼程度,甚至比王亶望案件的影响力还要大。

王亶望

此案的过程也比较简单,当时审理案件时,抄了王亶望的家,对他所贪污的东西都一一造册,登记在案,列出了物品清单。

当物品清单报到乾隆那里时,他仔细看了一下清单,心里就开始划起魂来。为何?因为他一看清单,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因为没有看到他熟悉的东西。

等赃物押送到京城,放入内务府的府库以后,乾隆便迫不及待的要去看实物。

他一进仓库,在一阵翻箱倒柜的寻找一番以后,很失望的出来了,因为这五百多箱现银和珠宝珍玩中,的确没有他想要的东西。

这一下皇帝的疑心上来了,我惦记的那两件宝贝呢?

没见到自己想要的宝贝,乾隆十分失望。那么,这是什么样的宝贝让他如此耿耿于怀呢?

玉瓶

原来,清朝有个规矩,当然,也是个潜规则。

可见潜规则这个东西,由来已久了。明朝时候是官府、土匪、商家之间玩的平衡,清朝时是皇帝和大臣玩的东西,眼下社会成了导演和女演员玩的把戏了——面越来越窄,档次越来越低了。

皇帝的生日古时候称之为万寿节,取万寿无疆之义,这在当朝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

每当这个时候,全国上下喜气洋洋,官员要放假,还要为皇帝祝寿,就是监狱里的囚犯,也跟着沾光——有大赦什么地。

皇上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要大摆宴席,那各地官员也不能视若无睹吧,所以他们都要送上各种不同的礼品作为祝贺。

大家应该都看过《水浒传》,蔡京老太师过生日,梁中书都要派人送去10万生辰纲,最后这批银子被晁盖他们在黄泥岗给劫了。

一个太师都有这么大的排场,何况是皇上过生日呢?

生辰纲

这年又恰巧是乾隆的70大寿,各地官员所送的礼物,自然是精挑细选,优中选优的。

但对于大臣们的这些礼物,皇帝不能照单全收,那样吃相也太难看了,会让人觉得皇上太贪婪。所以为了显示皇上的宅心仁厚,要把大臣的贺礼退回一部分,这样才能体现出皇恩浩荡来。

这年甘肃的王亶望送的礼品都十分别致,乾隆看后个个喜欢,他把玩着这些精美的礼品,左寻思右琢磨,最后才恋恋不舍的把一对玉瓶和玉山给退回去了。

东西是退回去了,但因为礼物特别精巧,乾隆脑子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看财产清单上没列,翻遍没收的物品,也没有实物,这是怎么回事?乾隆当即就发起火来。

宴席

这次办案的是老臣总督陈大受之子。

这个陈大受做过乾隆的老师,历任协办大学士(等同于宰相)、军机大臣(等同于宰相)、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职,外任则担任过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从这些履历中就可以看出皇上对他的敬重来。

正因为乾隆对他父子的充分信任,所以,陈大受死后,他的儿子也得到重用,官至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是个典型的官二代。

乾隆当时还抱着“陈辉祖深受朕恩,必不肯同流合污”的观点,觉得他办案不细心,被手下人给蒙蔽了,好东西都让手下人给调包了。

于是委派大学士阿桂和户部右侍郎福长安前往,同时要陈辉祖参与其中,将此事彻底调查清楚。

阿桂

但最后清查的结果,却让乾隆大吃一惊,也觉得自己好没面子——自己充分信任之人,竟然就是贪污赃物的元凶!

原本乾隆这几次下江南,内务府中的存银已经花的所剩无几了。要不是“良臣”和珅有办法,给他凑够了下江南的银两,自己都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次正好趁查抄王亶望的家,把他贪污的金银财宝都收归自己的小金库的。

可是谁能想到,这个陈辉祖真是胆大包天,把抄家中缴获的最值钱、最上等的东西,通过掉包之计,通通都截流了。

最后事情查清楚了,乾隆于是逼其自尽,让陈祖辉到王亶望那里去报到吧——你去了以后,王亶望也不寂寞了,你们俩还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心得。

这次抄家所获,和以前一样,自然就留在了内务府中,变成乾隆自己小金库的活动经费了。

《清高宗实录》

《清史稿》民国· 赵尔巽(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