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不称帝,解读他高人一筹的“学识”与“心智”

晚清重臣曾国藩,作为湘军的旗帜性人物,一时悍将如云,权重四海,有着逐鹿中原的实力与掌控,却在位高权重、举足轻重的巅峰时刻,儒雅转身,留给世人一团迷惑和一等身巨著,却是为何?

公元1844年,时为清国翰林院一讲师的曾国藩,在给朋友亡妻所写的悼词《陈岱云妻墓志铭》中,表露了自己的心迹:民各有天唯所治,焘我以生托其下,子道臣道妻道也。以义擎天譬广厦,其柱苟颓无完瓦。

这段话道出了曾国藩的精神寄托。在他看来,三纲五常是中国大厦的正义擎天支柱,这根柱子倒了,大厦也将片瓦不存。而民族大义,却在其次,无论皇帝来自何方,是汉族还是外族,只要他尊崇三纲五常,尽忠就是。这就是中国传统儒家士大夫的典型品格:忠君甚于民族大义。

清朝是满洲八旗子弟建立的,曾国藩与洪秀全均为汉人,但洪秀全发动反清起义曾国藩却去镇压,因为在儒者曾国藩看来,民族战争充其量是亡国,换了个君主统治而已,而教义之争,才是亡天下的最大事,你洪秀全要用拜上帝教取代儒家三纲五常,这不仅是要满族人的命,也是要了我们汉族文人士大夫的命,不打你行吗?

太平军定都南京后,对清作战已经取得节节胜利。面对彪悍的农民军,已经退化的八旗兵毫无战斗力。这时,曾国藩的湘军却给清廷续上命了。自公元1854年起,曾国藩的湘军即与洪秀全的太平军展开了漫长拉锯战。结过长达十年的鏖战,公元1864年即清同治三年,曾国藩的湘军终于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于城破前夕服毒而死。

太平天国势如破竹时,咸丰帝曾经向天下许诺,谁灭了长毛、拿下天京,无论满汉都封王。可曾国藩打下天京、彻底绞杀太平天国后,却没有被清皇室封王,而是封为一等侯爵毅勇侯。

那时,曾国藩的声望已经不止是一个侯的分量。有人给曾国藩出了个大主意:让他趁势夺取天下,推翻满人政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据清史专家萧一山描述,曾国荃及其部下将领确实有过集体劝进曾国藩的事情,让他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大家愿意拥立曾国藩为帝。谁也没想到,曾国藩思来想去,结果却是:主动向清廷上奏裁军,表示臣统军太多,即拟裁撤三四万人,以节靡费。这一请求自然得到了清廷批准。

事后,曾国藩与几位幕僚闲谈,煮酒论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曾国藩问:你们以为我怎么样?众人低首沉思措辞,一时想不出何时形容词。这时屏风后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他插话道:曾帅是仁德,人不忍欺。众人听了,一齐拍手。曾国藩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后生告退,曾氏问:此是何人?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家贫,办事还谨慎。曾国藩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后,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可见,这仁德乃至人不忍欺的评语还是点到了曾国藩的痒处,他很是受用。从本质上讲,曾国藩是个儒生,从小读儒书,而四书五经的中心思想只有两个字:忠君。所以,儒者曾国藩给自己的定位,是忠君的臣子,而非取代皇帝的雄主。

当然,除了忠君思想作祟,还有一个能力问题。早在前线与太平军鏖战时,曾国藩已经察觉到,皇帝对自己这个带兵的臣子心有余悸,防范严密。就在他们曾氏兄弟同太平军作最后的决战时,清廷已在天京四周布下重兵,蒙古悍将僧格林沁手握蒙古战刀,虎视眈眈地盯着曾国藩的后脊背。在此汹汹局势下,如果起兵造反,有必胜的把握吗?曾国藩不敢冒险。

曾国藩马放南山之后,开始闭门整理他的大作。此作就是令他平稳度过余生的《曾国藩家书》。今天我们看《曾国藩家书》,感觉这不是一个英雄抒怀,更像是一个先生布道:自我精神的独白。《曾国藩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一般人认为,当然写给家人看的。

其实,并不需要过度解读,即可明晓,曾国藩家书的特定读者,是清皇室。这部颇有些声望的家书,有两个中心思想,一个是有型的,另一个是隐形的。有型的思想是修齐治平,践行儒家道统。无形的思想是什么呢?

这或许才是家书深意,通过向儿孙布道,曾国藩上传一颗忠心,最后向慈禧为首的清皇室表态:奴才没有野心,老佛爷不要杀我。

结束语:曾国藩是一代儒将,而非绝代枭雄,他是固化于忠君定位的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即便掌握了重军,也止步于千秋霸业。却也上忠其国,下护其军,最终换得家人周全。想来,曾国藩辞世前是松了一口气的,好了,有了这仁义传世,家书寄托,可以放心合眼了。是吗?他的大清,又苟延残喘了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