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被杀,奶奶、姑姑、父亲、弟弟全部参与其中

一、

公元前148年,年仅23岁的临江王刘荣自杀了。

史书对这件事事情的记载十分简略。

坐侵庙壖垣为宫,上征荣。荣至,诣中尉府簿。中尉郅都责讯王《史记》

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中尉郅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资治通鉴》

概括一下就是刘荣占了主庙的用地,汉景帝将他交与郅都查办,然后自杀。

这看起来是一件法官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事件。

根据史书对郅都的记载,他也确实当仁不让的是个硬骨头!

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史记》

然而一件历史事件我们就这样读过去了的话,就永远理解不了事情背后的残酷和无情!

二、

刘荣自杀时,仅仅距被废除太子位才两年!

是谁这么着急忙慌的要杀掉这个废掉的太子?

说起郅都,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他的身份,在做中尉之前,他是济南太守。

当我们注意到这个事实,就不免要牵扯出另一位重要人物,由胶东王而为太子的汉武帝刘彻!

同在山东半岛上的济南郡和胶东国,当初的一个太守,一个王,

现在的一个太子一个中尉,由地方到中央,两者相得益彰!

杀掉刘荣获益最大的人当然是刘彻!

有人可能会说,哎呀那时候刘彻宝宝才八岁!

那你一定忘了当初金屋藏娇的事情,刘彻指代的不是刘彻自己,还有背后的王夫人和田蚡。

为了稳固儿子的皇位,确实值得暗地里杀一个刘荣。

也许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栗妃在与王夫人的夺嫡斗争中失败,既得利益者进一步斩草除根。

三、

如果你真认为事情就是这样,那真是想的太简单!

一切还要从栗妃在与王夫人的夺嫡斗争开始。

窦太主刘嫖为了攀附富贵,企图将自己的女儿说与刘荣为太子妃,

不想她的热脸贴上了栗妃的冷屁股,被嘲笑了一顿,

自此刘嫖与太子闹翻,转而结交王夫人。

年仅6岁的刘彻一句“若得阿娇做妇,当作金屋贮之”,刘嫖和王夫人成为亲家,

这一举动进可废除太子刘荣,退可与胶东王相依为命。

为了尽量取得斗争的胜利,刘嫖不断的在汉景帝面前诋毁刘荣。

终于在汉景帝前元七年,刘荣被废除。

这看起来是刘嫖运动的结果,其实背后有更深层的权力斗争!

四、

早在汉景帝三年,那时候景帝还没太子,刘武进京。

在家宴上,汉景帝估计是为了活跃酒桌上的气氛,说了句“千秋之後传梁王。”

这话震惊了在坐的众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只有窦太后一人面带笑容。

好在窦婴站出来背了锅,以顶撞皇帝金口的身姿说了一段冠冕堂皇的话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

窦婴还为此被窦太后收走了一个字,开除了窦籍。

因此那段时间别人都只能叫他“嘤嘤嘤”

就是在这次事件后不久,汉景帝四年刘荣被立为太子。

意图非常明显,断绝梁王欲登大宝的念想。

刘嫖王夫人和栗妃夺嫡正好挑起了窦太后的欲望。

这可是让小儿子刘武接替汉景帝的大好时机

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後嗣。《史记梁孝王世家》

史记中的这一句话,交代了刘荣被废的深层原因。

不是她姑姑的叨叨,而是她奶奶的背后操纵。

五、

窦太后想让小儿子作为储君的念想在大臣门的反对下只得草草的收场

但却挑起了梁王的雄心

身在梁地的刘武,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长安的地位

为此他还派刺客刺杀了十几个反对立梁王为储君的大臣

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

那时刘彻刚刚被立为太子,天子脚下的长安就发生了这样恐怖的事情。

这当然会激起汉景帝的恐惧,他去世之后,由谁来保护刘彻的性命?

刘武非杀不可!

但他不能直接杀了刘武,母亲绝不会同意他做这样的事情。

反倒是自己的儿子刘荣,则便宜和简单。

公元前148年刘荣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犯罪

就这样刘荣自杀于狱中!

同样是公元前148年韩安国在梁王的府中说到:

临江王,適长太子也,以一言过,废王临江;用宫垣事,卒自杀中尉府。

这时梁孝王被吓坏了,长安来的调查组正在梁国满大街的寻找刺杀大臣的凶手。

刘武纵容刺客的行径昭然若揭,

刘武的行为比起刘荣何止严重万倍,汉景帝却没能做出惩罚刘武的行动。

而刘武得到幸免的原因则是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刘嫖向窦太后认罪

从此之后,刘武变了,变的胆小,变的不再放纵!

刘荣的事情让他明白了,

如果自己依然如故,哥哥自然也会取走他的性命,没有杀他只是因为母亲!

公元前144年梁孝王到长安朝见景帝,要求留在长安。

这时候刘武已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或许他想在自己死之前,能和母亲在一起。

汉景帝没有同意,刘武回去后得热病去世。

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患病,在病中为太子刘彻主持加冠,不久他病死在未央宫,时年48岁。

六、

临江闵王荣,以孝景前四年为皇太子,四岁废,用故太子为临江王。

四年,坐侵庙壖垣为宫,上徵荣。荣行,祖於江陵北门。既已上车,轴折车废。江陵父老流涕窃言曰:“吾王不反矣!”荣至,诣中尉府簿。中尉郅都责讯王,王恐,自杀。葬蓝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百姓怜之。

荣最长,死无後,国除,地入于汉,为南郡。

这是司马迁为刘荣写的传记,前后144个字符,很短却隐藏着无比的残酷。

读历史能够明智,就在于能够在纷繁复杂的记载中寻找一些碎片组成故事

找到能够史实搜集全面的历史书,能更便利的了解历史,起到读史使人明智的效果。

这套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文学性和历史性兼具是少有的历史通俗读物,历来受到好评,是大家公认的可靠的历史书。

就连最不相信传统历史记载,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疑古学派的顾颉刚先生。也对本书称赞道“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和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原价408的6套本,现在仅需要165就可以到手。每本不到30元,两包烟钱而已,相当划算。

当然对汉朝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单独购买,就不需要花费16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