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颁发两弹一星奖章,1999年中国载人航天开启元年

1999年伊始,曾有这样一段话广为流传:这是新年的第一天……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

不知不觉,恍如昨日。我们已从1999来到了2019。

20年前,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人们携手迈进新时代。

那一年,祖国迎来50岁生日。

▲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特区部队进驻澳门,受到澳门群众的热烈欢迎。(刘宇 摄)

▲1999年12月20日凌晨1时许,《澳门日报》出了第一份回归报道号外,头版大标题“澳门回归了”赫然醒目。这是一位市民在阅读该报号外。(刘建国 摄)

那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七子之歌》不再悲怆。

那一年,中国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不知不觉,这套熟悉的人民币已经陪伴了我们20年,而在今年8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9版第五套人民币。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部分科技专家向大家致意

也是那一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表彰大会,表彰曾为我国“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做出贡献的23名有功人员。

神舟一号飞天

同样也是那一年,神舟一号的胜利升空,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征程。

1999年11月20日北京时间凌晨6点30分7秒,“神舟一号”飞船如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指挥大厅里的人们沉浸在一片兴奋之中。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是我们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神舟一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神舟一号的飞行其实并非一帆风顺,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始终紧绷着神经。修建发射场设施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合练之后接近发射时,飞船测试中出现了问题,整个发射可谓是经历了几番波折。

另一件大事是在飞船接近返回时突然出现故障,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飞船将因失控而偏离轨道,返回就会失败。

事情开始于第13圈飞行,第一次是渭南测控站向飞船注入返回控制指令没有成功,随后青岛测控站第二次尝试仍然没有成功。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2号”测量船第三次向飞船注入返回控制指令,仍然没有成功!

我国第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2号船

很快,“神舟一号”飞船进入第14圈,即最后一圈。给飞船注入返回指令也只剩“远望3号”测量船的最后一次机会,注入指令的时间只有四十七秒。

2016年中修改造中的远望3号船

北京指挥控制中心的专家们心急如焚,分秒必争,终于在距离飞船返回程序启动仅剩最后10秒时成功注入应急数据,使飞船按预定计划顺利返回着陆场。这是真实版的“最后一秒拯救世界”。我们在表面看到的风风光光,其实背后离不开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艰苦卓绝又默默奉献的奋斗与努力。

飞控中心忙碌的科技人员

自神舟一号成功发射以来,神舟飞船系列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迈进,我们的飞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神舟二号

神舟三号

神舟四号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

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

神舟十号

神舟十一号

20年过去了,此间11名中国航天员陆续飞向太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

刚刚过去的中国航天“超级2018”在网络持续刷屏,硬科普电影《流浪地球》更是掀起了一波航天狂潮,这一切仿佛就像是1999年的夜晚,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年轻的航天科技人员将担起重任

回望当下,1999年表彰的23位两弹元勋,仅剩三位老人在世,但与2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航天迎来了更多的年轻面孔,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可以放下心将重担交给年轻人。当年中流砥柱的远望2号船已经“退休”,远望3号船还在老骥伏枥,现如今,最新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7号已挑起大梁,这一切却恍如昨夜。

恰恰是20年后,嫦娥五号,长征五号,长征十一号海上发射等等一系列航天发射重头戏都将接连上演,属于中国航天的大戏已经拉开了序幕。

20年前,在新千年的召唤下中国航天人齐头并进;20年后,在新时代的引领下我们必将共创美好未来!

驰骋在大洋上的远望7号船(刘斯亮摄)

出征大洋,追星揽箭

1999是青春,是记忆,是回不到的过去。

2019是希望,是憧憬,是中国航天触手可及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