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张居正家族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一个绝望的王妃

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辅佐明神宗朱翊钧十年、权倾朝野的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去世,之后朝堂上就出现了反对他的声音,明神宗也借此惩罚了张居正和他的家族、门生故吏。

张居正的盟友、大太监冯保被抄家贬斥后,还有御史继续参劾张居正,想要皇帝对他进行更大的处罚,但明神宗没有同意,原因是“侍朕冲龄,有十年铺理之功,今已殁,姑贷不究,以全始终”。

但这一态度并没有持续下去,到了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明神宗再次对张居正家族实施了进一步惩罚。

悦史君认为,有三大因素影响了明神宗,一是他的生母慈圣皇太后李彩凤,虽然之前非常信任张居正,但张居正多次阻挠慈圣皇太后修殿设坛、秋后大赦,而且还在劣质棉布事件后申饬慈圣皇太后的父亲武清伯李伟,直到张居正死后,李伟才被晋封为武清侯,这些旧事不能不让慈圣皇太后对张居正有嫌隙。

还有一个就是张居正的政敌、前任内阁首辅高拱的遗著《病榻遗言》刊印,里面详细写明了自己跟张居正等人的矛盾,以及张居正与冯保等人勾结,欺瞒明神宗和慈圣皇太后。

高拱首先指出,他曾想在第一时间把冯保拿下,因为这个人贪得无厌,而且还愚弄文武百官,但冯保在高拱行动前,勾结张居正把他贬斥回乡,这完全是曲解了他的意思。

还有就是王大臣事件,明神宗登基没多久,一名叫王大臣的男子假扮太监,进入皇宫,很快就被侍卫抓获,冯保等人审讯后,认为王大臣是高拱派来谋刺明神宗的,但在多位大臣的营救下,张居正替高拱说情,最终王大臣被斩,此事不了了之。

高拱提出王大臣是戚继光手下的士兵,而戚继光跟张居正的关系非比寻常,冯保等人为了掩盖事实,故意教王大臣编造假口供,诬陷高拱,张居正则企图把案件坐实。但王大臣在审判官的讯问下翻供,冯保为了掩盖真相,逼王大臣喝了哑药,这样就只有王大臣一人被处理,其他人都得以相安无事。

当时,这件事的知情人大多已经去世,明神宗曾有心重新调查,但被劝止,但张居正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更差了。

最后一个是辽庶人妃控诉张居正,说当年辽王因与张居正有怨被废,辽王府的财宝都进了张居正的口袋,应该将他抄家,这算是欺凌皇家子孙了,明神宗当然不能忍。

官员们还在继续揭发张居正,这次就上升到了谋朝篡位,说戚继光的军队就是张居正的凭恃,具体表现就是应天府乡试曾有“舜亦以命禹”为题,这是暗示张居正可以接受明神宗的禅让;还有就是有人称许张居正有人主气象,张居正笑而不语,这真是大有问题。

明神宗并不相信张居正会谋反,但他反感的是张居正自比伊尹,伊尹是商朝权相,曾废黜成汤无道的孙子太甲,自己当了商王,三年后才让悔过的太甲继续为王,明神宗对这样的事情不寒而栗。

于是,张居正死后两年被抄家,活着的亲属全部被抓,由于查扣的财物只有约白银10万两,官员们继续对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追赃”,张敬修招供还有白银30万两,但当晚就自杀了。

这次悲惨的抄家导致张居正家属死了不少,在朝臣劝阻下,明神宗按下了停止键,给了张居正的母亲一所空宅和1000亩田地作为赡养,但对为张居正说情的官员进行处罚。

张居正最后的罪状被定为:“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籍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虽然没有惊动地下,但他的家人被发配充军,命运进一步恶化。

至此,明神宗真正大权独揽,但他也厌倦了朝臣争斗,这导致了后面20多年的怠政,对明朝的衰落起到了非常恶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