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杂谈:鲁智深,你要“装”到什么时候

(李贽像)

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李贽在看到《水浒传》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时激动地在书上眉批道:

仁人、圣人、勇人、神人、罗汉、菩萨、佛。

这纯粹是把鲁智深抬高到佛儒道三家之首的位置。固然,鲁智深是梁山为数不多的真好汉之一,但我认为他依然没有达到李贽所评论的这个高度。

在众多读者眼中,鲁智深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为素不相识的金翠莲父女侠义出手相助;慷慨大方、仗义疏财,凑钱也要给金家父女当做盘缠回东京;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剪除祸害,桃花村暴揍小霸王周通,挽救刘太公女儿;知微见著重义气,野猪林勇救好兄弟林冲。

一路走来,鲁智深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凭一双铁拳和一杆禅杖打上了梁山。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出彩的梁山好汉。

可是,我却在鲁智深豪爽的纯真性情和慷慨的侠义情怀中发现了他隐藏在内心深处那不为人知的一点,这一点可以用一个字来诠释,那就是“

”。

(鲁智深剧照)

欺软怕硬,带有色眼镜看人;仗义疏财,只是高喊的口号而已

延安府,闲逛的鲁智深遇到了不愿落草少华山,出来寻找师傅王进想“讨个出身”的史进,二人一见如故,便同去喝酒。

在去酒楼的路上碰巧遇到了史进的开手师傅,在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李忠。二人邀请李忠一起去喝酒,李忠本想做成手上的生意再去,却被鲁智深强行把客户驱散。李忠无奈,只得赔笑道:

“好急性的人!”

随后三人来到潘家酒楼坐下吃酒。

正吃得过瘾,聊得痛快时,一女子的哭声惹得鲁智深焦躁起来。等他搞清楚这哭得凄惨的金翠莲原来是被状元桥下卖肉的郑屠诓骗了以后,鲁智深大怒。当即就要去打死那厮,亏得史进、李忠抱住死劝才罢休。

(鲁智深、金翠莲剧照)

随后鲁智深便要给金氏父女盘缠,让他们尽快回老家东京去,脱离虎口。自己从兜里掏了五两银子,感觉不够,便跟史进和李忠借钱。史进拿出了十两银子,李忠却只摸出二两银子,鲁智深嫌李忠拿出的钱太少,不仅把二两银子丢还给李忠,还说他:

“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搅散李忠的生意,当面寒碜李忠,鲁智深如此肆意无视李忠的存在,归根到底还是李忠的身份只是个走江湖卖膏药的底层人士。初见史进和林冲,鲁智深可不是这个蛮横无理的态度,无非是因为史进是个富二代,林冲是个官二代而已。由此可见,花和尚交朋友也是戴着有色眼镜,其实骨子里也是个攀附权贵、欺软怕硬的主。

再看他的仗义疏财,冠冕堂皇的高喊着要帮助别人,自己却只拿出五两银子,倒是史进不声不响出了十两。鲁智深不仅嫌弃李忠的二两银子太少不要,而且还用言语怼人家。

(史进剧照)

须不知史进家境殷实不差钱,你鲁智深好歹是个公务员有固定工资,人家李忠就是个走江湖卖膏药的流浪汉,他能拿出二两银子已经很不错了。

这就是花和尚看似慷慨实则空喊口号的做法,大话是他喊出来的,钱却是人家史进出大头。口号喊得贼响亮,实际行动却很苍白无力。这仗义疏财分明是疏别人的财来仗自己的义啊!

而且,三人喝完酒后,临走时鲁智深叫道:

“主人家,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

主人家(店家)连声应道:

“提辖只管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赊。”

听店家这话里的意思,鲁智深喝酒赊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条街还不知欠了多少酒钱。因为是经略府的提辖官,而且明摆着平日里也不是善茬,所以敢怒不敢言,谁敢要账啊!就是史进那十两银子,他嘴里喊着“

洒家明日便送还给你”,再见面早被他忘到爪哇岛去了。

其实咱们生活中有很多鲁智深这种人,说的慷慨大义,做得苍白无力,漂亮话一套套的,口号也喊得非常响亮,关键时刻却总让别人顶上。这种人有个显著特征就是“”,装傻,装糊涂,装仗义,把“”字运用得炉火纯青。

(鲁智深剧照)

嫉恶如仇拳打镇关西,也不过是私心作祟罢了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原因,咱们乍看起来是替金氏父女讨个公道,仔细分析,我却认为不然。

先看金老儿和鲁智深的一问一答。

老儿答道:“老汉姓金,排行第二;孩儿小字翠莲;郑大官人便是此间状元桥下卖肉的郑屠,绰号镇关西。老汉父子两个,只在前面东门里鲁家客店安下。”

鲁智深听了道:

“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

原以为是个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原来只是挂靠在自己单位下面的一个肉铺卖肉的,鲁智深回去后,

“晚饭也不吃,气愤愤的睡了”。这生气明显是因为卖肉的也敢叫镇关西,并不是因为卖肉的欺负金氏父女。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剧照)

再看鲁智深打镇关西时怎么骂他的: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这句话信息量很大,鲁智深的意思是,我身为关西五路廉访使,如果叫做镇关西还名符其实,你一个卖猪肉的有什么资格叫镇关西?最后还不忘说出来找茬的借口:我是来为金翠莲出头的。

这么看来意思就很明显了,鲁智深来收拾郑屠,帮金翠莲父女出头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因为郑屠一个“破落户”不该起了个“镇关西”的绰号。明明是心里气不过人家的绰号,带着私心去找茬,却打着帮金翠莲父女行侠仗义的借口,咱们看这花和尚“”得有多么逼真!

桃花山李忠、周通热情款待,鲁智深不告而别还顺手牵羊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后,智真长老推荐他去东京大相国寺,半路投宿时遇到小霸王周通抢亲,鲁智深暴揍了周通一顿,没想到周通的大哥原来是延安府认识的李忠。

(李忠剧照)

大家熟识之后,李忠和周通便邀请鲁智深留在自己的地盘桃花山,盛情款待了几日,鲁智深却嫌弃这兄弟二人“不是个慷慨之人,做事悭吝”,便想要下山。殊不知人家并非吝啬,而是早就给他准备好了金银酒器做盘缠。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随后鲁智深趁李忠和周通下山劫道时,打翻了几个伺候自己的小喽啰,把人家本就准备给他做盘缠的金银酒器一卷而空,然后从后山乱草间滚下山去,一溜烟走了。

这花和尚还要点脸面,顺手牵羊之后不好意思从前山下去,怕碰到李忠和周通,面子上抹不开。他想不到的,“人生何处不相逢”,后来梁山聚义,他还能躲开这俩人吗?也亏得这和尚脸皮够厚。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鲁智深下五台山时,智真长老赠给他的四句偈言: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其中的“遇山而富”莫不就是这一次偷金摸银?(玩笑话)

(智真长老剧照)

自觉慷慨大方的鲁智深殊不知李忠和周通才是真正的慷慨大方,他们诚心诚意的待客,还准备好了送客的盘缠,却不料鲁智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方装过了头,一出兄弟送别的感情大戏,硬是被他演成了做贼心虚仓惶逃跑走后门滚下山的闹剧,真是有脸面的人不做,非要做那没脸没皮的鬼!

鲁智深,你还要“装”到什么时候

行文到这里,咱们再看前文李贽对鲁智深的至高评价,大家不觉得有些滑稽吗?

喊空口号故作慷慨大方,戴有色眼镜看人攀附权贵,满口侠义却行公报私仇之事,表面兄弟情深背地里却偷盗朋友钱财。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信的花和尚鲁智深,你还要“”到什么时候?

(鲁智深剧照)

本文为墨鱼轩主个人观点,线索都为参考文献原文所引用,是否符合作者意图和读者口味,见仁见智,多歧为贵。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本文参考文献:《水浒传》、《中国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