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到1644年1月1日变成崇祯皇帝,你会干什么?

高通骁龙875



如果是农历一月一日的话,这个月李自成在西北正式建立政权,定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以西夏李继迁为太祖。

到了二月李自成开始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取道山西,要拿下北京。

在三月十七李自成率领大军兵临北京城下。

也就是说如果我是崇祯皇帝,我还有两个半月多点的时间,我会干什么呢?

御驾亲征吧,参考历史上李自成势如破竹,大部分明军望风而降的记录,肯定是去送人头。

所以当然是愉快的跑路咯。

跑到哪里呢,自然是南迁回留都南京啊!

当然为了面子上好看,跑路不能太明显,应该说朕梦见太祖高皇帝,所以要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拜我太祖高皇帝。

打着回留都给老祖宗扫墓的名义,逃回南京也是不错的。

至于大家笑话不笑话,都无所谓了,反正活着最重要,面子又算什么呢?

北方就留给李自成和清军狗咬狗吧,我先在南京根据自己对历史的大概记忆,将奸臣收拾了,然后参考明末军队军阀化的现象,自己在以天子之名,亲自训练军队。

到时候朝廷内部没多少奸臣,自己又有自己的军队,从而对其他武将形成震慑,使他们乖乖听话,然后玩好了,北伐一波回复大明江山,玩不好了,就守住半壁江山,醉生梦死也不错,实在玩砸了,就穿越回来呗。

哈哈脑洞大开到此为止。


宋安之


路过顺手答。好穿不穿跑到1644年,能不能活下来都说不定呢。

从1640年开始,各地就出现了大量鼠疫案例。至1644年,已经“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虽亲友不敢问吊,有阖门死绝无人收葬”。

从患者症状来看,早期病例主要是腺鼠疫,1643年末转为肺鼠疫,传播更迅速。如果我是崇祯皇帝,会借这次机会演一场戏。

第一步,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发布通告,内容如下:“我不是一个好皇帝,所以上天降下灾祸让我警醒。可怜亿万百姓balabla……昨日我在XX长跪问天,心有所感,得一药方,名为大一大万大吉汤(下称吉汤),可克鼠疫。”

第二步,大量分发吉汤

吉汤就是除虱子的药材煮水,加入几味本土没有的香料。为了保持神秘感,不能公开药方。特别设立“吉汤巡按”一职,将吉汤浓缩液送往各地。

对外宣称吉汤需要用到“龙血”,也就是我的血。再让史官编故事,什么流血三日险些GG,以命换命感动上苍。

巡按会告诉地方官员和民众,吉汤不能直接喝,因为普通人的脏器承受不了浩荡龙恩(其实是有毒),只能外用。

鼠虱是鼠疫的重要传播途径。把这条路封死了,才有可能控制疫情。

第三步,联合道教大扫除

除妖是假,宵禁是真。凡是发生了鼠疫的地区,都不允许夜间外出。请一大批道士以除妖为名清扫街道,美其名曰“祛秽”。


道教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明朝本来就重视道教,说不定能一举将其发展为“国教”,千秋万代传承不息。

第四步,推行火葬

鼠疫死者的尸体如果不深埋或火葬,有可能成为传染源。那时人们虽然不很明白鼠疫的机理,但已经通过实践察觉到火葬的必要性,推广应该不会有太大阻力。

其他

那时候还没有鼠疫的特效药,病人能不能活下来得看脸。不过良好的卫生条件有利于阻断传播是无容置疑的,这也是我能做的唯一一件事。


虎皮青猫的小窝


第一,送太子朱慈炯到南京监国。

第二,派人与李自成和谈,封他为秦王,并让他领兵东征讨伐满清。

第三,放宽对民间资本的限制,扩大税源。

第四,锦衣卫侦查贪腐,那些不可靠的富裕高官逐一剪除,充盈国库。

第五,有战功的将领赐予伯爵侯爵,鼓励天下公卿勤王。

第六,废除辽饷、练饷、剿饷,缓和社会矛盾。

第七,广泛宣传满人对汉人屠杀政策,激起民愤。

第八,给熊廷弼、毛文龙、袁崇焕等人平反,急调白杆兵等进京勤王。

第九,派人与多尔衮谈判,允许其割据关外。


一梭烟雨江湖行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兵临城下,此时崇祯皇帝并没有等来勤王之师,彻底陷入绝境。如果时间回溯到1月,李自成刚刚在西安称帝,在大顺军兵锋未到之前,如果我是崇祯帝,要想留一条生路,恐怕只有下定决心趁早跑路。

因此既定战略就是逃跑,目标是南直隶,方式参照靖难之役朱棣南下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南直隶,完成迁都,确保大明半壁江山。

从李自成进军的路线来看,大顺军由晋南渡过黄河,一路攻城掠地,连太原这种重镇都瞬间失手,仅仅在宁武关遭遇总兵周遇吉的顽强抵抗,《罪惟录》载“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说明明朝的地方部队仍然有战守之力,但绝大多数地方武将,都望风而降,如大同、宣府、居庸关等地总兵,而朝中更是在首辅魏藻德的带领下,唯唯诺诺,不进一言,却又反对南迁,因此首先必须坚定南迁决心,即便背负千古骂名,满朝文臣皆可弃,只带领武将勋贵和太监监军,总领京营撤退。

大致目标已定,那么撤退战略必须有序,否则李自成或者关外的满清过快推进,都将对自己撤退构成威胁。撤退的艺术在于快,所以不能走海路,必须要在流贼、建虏攻克北京之前,到达南京,这样才能保证正统地位。因此立刻召吴三桂进京入卫,全面放弃山海关外据点(事实证明宁锦防线受不了长期围攻),一方面是让他为自己南迁做掩护,阻挡满清有可能地再次破关,另一方面,从吴三桂先前和之后的战绩来看,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不能为人所用,所以应当尽量保全吴家和陈圆圆的性命,随同皇室南迁,吴三桂紧跟南迁队伍,将他的辽东铁骑带到南方,是日后战略大反攻的重要力量。

为吸引李自成和满清互相厮杀,将大同、宣府、蓟镇等地边军全部调入京城,立太子为监国,坚壁清野,命山东的刘泽清部加强对清军的防守,必要时运送物资支援京师,做好长期防御的打算。在战略平衡上,应当侧重对满清的打击,因为辽东天寒地冻,难以恢复,而李自成战斗力有限,只要明朝内部不乱,李自成不可能得天下。

总的来说,我作为崇祯帝,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断臂重生,总好过自缢煤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可惜历史不容假设,临死仍念叨“诸臣误我”的崇祯显然下不了这么大的决心和有这么大的魄力,不管如何,明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春秋正义


崇祯年间,内忧外患。内部朝廷大臣党争加剧,财政匮竭,军事乏力,又有国内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连年战乱。加之崇祯年间正处几百年一遇的小冰期鼎盛期,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每年都有数次,至于小性灾害每月都有发生;外部有少数民族政权后金虎视眈眈,并积极进攻,精锐主力都相继被后金消灭收服。后再也无力组织起来主力精锐。

倒回到明末那段历史,不妨来个假设。假设我是崇祯皇帝。也算是梦游一回过把皇帝瘾吧。就坐上假设的时空飞船,梦回大明公元1627年。

登基初年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就是阉党。有人说阉党不除大明就不至于权利失衡。走向灭亡。我则认为阉党必除。阉党总比正常人少一个器官,做起事来也比正常人少了一些人性。阉党的罪过罄竹难书。手段极其残忍。用现在的话说他们就是变了性的男人,是人妖。做事更像是妖人所为,就称他们是一群死人妖吧。

站在人类正义的一面是一定要斩妖除魔的,先把这群成了精的人妖。拿下。但不必斩草除根。可以把一些没有成精的听话的留下,为皇权服务。以制衡朝中的东林党,说阉党是成了精的人妖,那么朝中的东林党也不是什么好鸟,都是人中龙凤,个个都是人精。且极其自私。心中没有朕的江山社稷。

朕要保留一部分没成精的乖人妖,替朕监军监视朝中的人精。是朕的手臂和耳目。具有震慑力。让他们不敢成精不敢胡作非为。

对于内忧外患,朕要先稳定住北方蛮夷,还没有开化的野蛮人——后金。朕知道有一些汉奸去后金当孙子去了。这些汉奸孙子打算把后金教育成文明人。这很可怕。他要成文明人了,还会把我大明放在眼里吗?还会把我大明当成正统王朝的天朝上国吗?朕得先解决这些野蛮人。然后腾出手来解决国内民患。

朕打算找陈新甲起草与后金的议和盟约。因为这厮和朕的想法一致,他竟然也想到了要先攘外再来安内。国内的民患不足虑,没有强大的战斗力,就是一群流民再融合一群流民。人数是多,但都是菜鸟。

朕和后金定好盟约,然后任命朕的关宁铁骑精锐主力,去解决民患。剿一批抚一批。发放安抚费用。鼓励开荒。收回部分皇室王爷的封地分与流民。朕又为难了,财政没钱,这可如何是好呢。

财政问题有朕的乖人妖负责。对朝中那些人精,看谁快成精了把他给打回人形。查抄充公。以儆效尤,逼迫这些人精为国捐资。后扩大科举选拔优秀官员。把这些人精给退休回家。免得这些人精说朕赶尽杀绝。

朝中积弊已基本解决。朕再埋首十年与后金抬头相见。决一雌雄。一定能解决这些野蛮人。

随后朕开创新的崇祯盛世。让世界朝拜大明。做朕的天朝上国。

假设要是飞船飞到了1944年1月1日。此时此刻,朕听说有个叫李自成的刁民已经在西安称皇帝了。国号大顺。还有个叫张献忠的大胖子在成都称皇帝了,国号大西。这形势是不好玩呢。这是什么破飞船拉朕来到这么严峻的时刻。朕想再飞回去了。可是不允许呢。那朕就来个破釜沉舟,拼一把。

朕要打算跑路了,收拾行囊,拉上妻女,坐上龙辇。同这些个死人妖人精,朝南京浩浩荡荡开去。那有先祖高皇帝的基业。是南直隶行省,有现成的一套领导班子。是大明的副首都。朕打算到南京稳定后,再来亲自手刃这几个叫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刁民。

到南京朕要收拾这些个别成了精的人精。牢牢把控军权,整练军队。灭了这几个刁民。后金暂时不足虑,有朕的关宁铁骑,他们奈何不了朕。





中華历史五千年


无论谁穿越到那个时候,还当上了崇祯皇帝,那肯定是薨于歪脖树下,薨因是窒息,嗐,就是上吊而死。肯定不止你一个人曾经穿越回去当崇祯皇帝,但是根据历史记载,无论谁当崇祯皇帝,那个崇祯皇帝都是丢了社稷上吊而死。肯定也不止你一个人想穿越回去当崇祯皇帝,改变历史的轨迹,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都没有成功,最后都是上吊而死。所以,与其想改变过去的历史;莫若以史为鉴,不要让崇祯的悲剧在今后的历史里重演。历史不是给我们提供剧本,让我们在里面充当一个角色;历史是给我们历数前人的功绩和败绩,让我们从中接受教训。特别是对前人的错误要说清楚,这就是贾谊的《过秦论》为什么成为名著的原因。读史使人明智。


看北京看中国看世界


1644年1月1日傍晚,大明的江山风雨飘摇。


我,朱由检,大王王朝的第十六帝皇,此时端坐在紫京城的龙椅之上,静静他享受这落日余晖,偌大的朝堂此时已无喧嚣,那些依附帝国寄生的所谓国之栋梁们,都在谋划着将来的打算,他们顾不及我。

我的皇后,我的妃子呢?是不是还在纸醉金迷,梦想着荣华富贵?有些嗅觉敏感的,也只会是呱噪,关心自己何去何从?

为我大明王朝276年的国祚殚精竭虑的,只有我自己了吗?帝国真的就此穷途末路了吗?满朝文武,谁能力挽狂澜?反贼李自成已打到哪里?与蛮夷努尔哈赤相比,他们哪个更凶残?好好的一个王朝,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我难道做的不够好吗?我大明绝不能亡,不然我如何面对地下历代先皇。

唉,头好疼,或许此时我才能体会帝王的苦楚,面对帝国的最大危机。初掌江山的意气风发,执政时期的叱咤咤风云,国家危难时的卧薪尝胆,和此时的内忧外患想相比,怎么都成了笑话,时间过的好快,真的就好像做了场黄梁梦,什么富贵,什么美女,如果能重新来过,我真的只想做个平民,有妻儿环绕,可安享晚年。


唉,不胡思乱想了,面对反贼李自成疯子般的进攻,能不能郊仿下古人,迁都临安,避其锋芒,获得更大战略空间?不行,身为洪武后人,怎么可能向反贼卑躬屈膝,弃城而逃,我崇祯帝的威严何在,我大大明朝的颜面何在?

守,我京城还有数万精锐,打,我还有大将吴三桂,怕什么,大明江山会世代永固。大不了拼他个宁为玉碎,也不能求得瓦全。此时此刻,我像注了强心剂,一扫颓废,再次振作。

但大明注定气数已定,谁也无法想到,推倒大明多米诺骨牌的竞是大明引以为傲的制度。


崇祯下令吴三桂进京勤王,此时吴王桂手下拥兵50万,进京久时很有可能改变战争态势,但帝令要传送内阁,由内阁讨论后才能下传,而传吴三桂入京,关东地区的国土将尽入敌手,谁也无法提当这份责任,最终议了又议,三个月后,吴三桂入京,但太晚了,刚挥师山海关,李自成已攻下宣化保定,京城陷入重重包围。

曾在朝堂之上大义凛然要与帝王共存亡的大臣们非逃即降,

崇祯为防义军玷污后宫,血溅后宫,自己上了煤山,将头颅系在颗槐树上。


1664年4月29日明亡。但崇祯以他的方式,为大明遗留下最后一份壮烈。


北国有四季


举全力建立军校!全国招聘有爱国忠君信仰的军事人才!编练新军队!军校地址在南京!而后暗中转移资产到南京!北京依旧是首都!北京城交给爱国大臣和爱国将军管理!我亲自到南京暗中打造军队和城防!堆积粮食!控制保住长江中下游地区!然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实施改革!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办学校!扫除文盲!大力推动民营企业和手工作坊发展!二十年到三十年努力经营!


78321255


跟崇祯一样,以身殉国


AA流浪四方AA


第一件事就是抄东林党人的家,但官还让他做,重用魏忠贤,有魏忠贤在,满清别想进关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