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部队装备叫制式?作用有哪些?

秦波32817475


并非所有的兵器都是制式装备,譬如军工在缴获苏制PKM通用机枪基础上,仿制成功了国产80式通用机枪,此枪仅装备了原成都军区等少数特种兵部队,以及海军陆战队,并未在所有陆军部队中推广开来,成了一把出口创汇的机枪,因此80式通用机枪尽管在我军有小范围的装备,但却称不上是制式装备。

制式装备是指经部队武器装备部门批准备案,有正式型号和编号,且已正式批量列装部队使用的正规的标准武器,譬如92式手枪、95式步枪、95式班用机枪、88式狙击枪、89式重机枪等步兵枪械等。

制式装备的特点就是作战部队的武器管理,以及使用得以标准化、统一化,加强了武装力量的正规化,实际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点非常好理解,战争年代,由于我军研制枪械的局限性,兵工厂生产的步枪数量非常有限,大部分步兵的枪械都是靠援助和战场上缴获而来,什么样的步枪都有,可谓五花八门,口径也完全不统一,有6.5毫米、7.62毫米、7.7毫米、7.92毫米等,由此带来了战场上弹药供应的混乱状态,对部队战斗力的提高非常不利,军队后勤部门真的疲于应付。

全国解放以后,吃足了战争年代后勤保障苦头的解放军,决心在步兵枪械上统一口径,在引进苏制RPD轻机枪、AK-47突击步枪和SKS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成功仿制了56式枪族,即尽管枪械零配件不能通用,但是都能统一发射7.62X39毫米子弹的56式轻机枪、56式冲锋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极大地简化了后勤部门的供应问题。

自那时起,战时步兵枪械的子弹最起码可以通用,不似战争年代,仗打得非常激烈的时候,后勤部门冒着枪林弹雨好不容易背上阵地的子弹,战士们打开一看,顿时就傻眼了,弹箱内是7.92毫米子弹,但战士们却急需6.5毫米子弹,手上大都是收缴来的三八式步枪,这样的情节绝对不是想当然的夸张,而是实实在在地真实存在过,战争年代子弹供应的混乱状态,令后勤部门的官兵头都大了。

即便现在,海军包括海警仅小口径副炮就有许多,有20毫米、25毫米、30毫米、37毫米等;陆军则有23毫米、25毫米、30毫米、35毫米、37毫米等,令各自的后勤保障部门忙于应付,所以统一小口径副炮,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位。

现在,已经非常明显了,海军将小口径副炮统一为30毫米,陆军将高射炮口径统一为35毫米,即将彻底淘汰20毫米、23毫米、25毫米、37毫米等口径的高射炮,简化后勤部门的压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尽管这些小口径高射炮都是部队的制式装备,但即便制式装备,也因为同类装备口径有所不同,给后勤供应带来非常大的麻烦,所以海军选择将小口径副炮统一为30毫米,陆军则发展35毫米高射炮为主,舍弃其他所有口径的副炮,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国平军史


制式武器即同一种兵器的各种技术参数相同的武器装备。如此才能使生产、引进、配发、补给、维修等一系列事项,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其实简单点来说,制式装备就是通过验证,适合大部分士兵使用,而且可以大批量列装的武器装备。为什么会有制式装备这一说呢?首先来看全国的军队都使用一定的装备,那么这一个国家的军工就可以只生产这一样装备,而且可以将这种装备做得更精良,在对这些装备进行更改的时候可以一蹴而就。另外像弹药的补给和零件的替换,都是可以不通过军工厂,就能在部队上进行更换的。这远离本土的战斗中是很有必要的。

制式装备就是为了统一,统一士兵们的装备,统一后勤补给。


量子聊军武


想必挺多小伙伴都经常听到“制式武器”这个词,像题主这种对“制式”这个词感到好奇的小伙伴肯定也是有不少的。那么今天,战甲菌就来给大家说说什么叫做“制式”。



当然,战甲菌也不会说那么多拗口的术语之类的,会用一种比较轻松易懂的方式让大家了解。想必大家都知道“临时工”这个词。相对于临时工的,就是在编的“正式工”。而一款武器的制式与否,就决定了这款武器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


比如说辅警,就是公安系统中的“临时工”


一般来说,制式装备都会经过一定的测验。以我国为例,任何制式轻武器都会通过GJB 3484-1998 这个标准中相关测试。而非制式武器并非不在军队中使用,而是以试用或者临时使用这种方式存在于部队中。



当然,通过编号也能确认一支武器的制式与否。以我国最常见的95式自动步枪为例,编号为QBZ95。这个编号的意思是Q(轻武器或者枪械)B(步枪)Z(自动步枪)95(1995年设计定型)。这个编号,就说明95式自动步枪是我国的制式武器。



而大家都知道的CS/LR4高精度狙击步枪,就不是制式武器,是部队中的长期临时工。CS/L这个前缀,就代表了这款武器是外贸武器。而最后一个R,则代表是步枪(Rifle)。在今年的警展上,出现的CS/LS7冲锋枪,S代表的是冲锋枪(Sub machinegun)。



那么,为什么要有制式这个说法呢?制式就意味着这把枪值得在全军使用使用,武器的性能适合于我军。而如果是非制式武器,就需要各部队另行采购,单独使用。


我是战甲装研菌,一个在除夕之夜仍然坚持问答的军事自媒体,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


战甲装研菌


“制式”也可以叫做是“标准单位”,其意思大概就是用规定的参数和样式来定义一件产品,让这件产品在生产、加工、维修、补给等环节具有标准性和一致性,而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制式装备”的意思则是:已经过军队相关部门的批准备案,同意大规模生产和采购并可正式列装部队,拥有正式的型号,具有相同技术参数和标准样式的同一系列武器。

举个例子,我国的95式步枪就是一种典型的制式装备,其特点有:该枪是可以被大规模生产的,并且已经被部队队大量采购和列装了,其完整的型号应该是L/QBZ-95(其中L—陆军,Q—轻武器,B—步枪,Z—自动),并且拥有着统一的口径5.8mm。所以,在战场上95式步枪之间子弹是可以通用的,并且因为枪械的零部件也拥有着相同的规格和参数,当一把枪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另一把枪上相同的部件进行更换!

因此,制式装备的作用很大部分是体现在统一、方便的后勤补给上,不仅可以统一生产和采购,在维修和更换上也有着兼容性和一致性,比如弹药可以统一的供应和使用,零部件的更换更是可以直接替换,这对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有着很大影响的,大家想想,如果军队使用的不是统一的制式装备,比如有人使用5.56mm口径的M4,有人又使用7.62口径的AK,那么一旦到了战争时期,光是如何补给弹药就能把这支部队搞得不要不要的,就别提什么战斗力了!



哨兵ZH


问题是不准确的,不是部队的所有装备都叫“制式”,而是一个国家的军队必然有自身在各个领域的“制式”装备,同时,也存在着用于实验、研究、参考和学习的“非制式装备”。通俗地说,制式装备就是军工部门经过研发和测试成功后,确定标准的技术参数和正式的装备编号,再通过大规模采购或生产提供给部队的主流武器装备。

(德械师的制式装备,但能够达到标准的极少)

制式装备(武器)对于部队是非常重要的,它保证了武器装备在生产、维修、补给等多方面的标准化,也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军工综合能力,比如我国军队曾经装备的“五四式”手枪、“五六冲锋枪”、“八一式步枪”、“四零式火箭筒”、“八二无后座力炮”等大名鼎鼎的武器,都是正式定型的制式武器,有名称、有型号、有编号、有说明,制式武器的大规模装备部队被称为“列装”。

抗日战争时期,受限于国力的贫弱,中国军队的制式武器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少,难以满足部队的作战需要,只好通过国外采购或国际援助的形式获得各类武器装备,由于来源复杂难以形成“制式”而号称“万国造”,使部队的战损及弹药补给非常困难,战斗力也因此大打折扣。举例来说,国军一个步兵师编成内的轻重机枪、步枪的型号和口径五花八门,后勤部门如何进行弹药补给?



别看日本鬼子的三八大盖在某些性能上不及中国军队装备的几种步枪,但那是1907年就定型的日军制式武器“有坂三八式步枪”,几乎所有的日军步兵人手一支,弹药补给和零件更换、战场维修非常方便,辎重部队只管把弹药尽量多送到前线即可,无需考虑型号问题,同样,小鬼子的“九二式重机枪”、“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八九式掷弹筒”和“九二式步兵炮”全都是制式武器,有利于后勤单位和辎重部队的统计和输送。

当然,日军也进口了少量德制冲锋枪或驳壳枪,这就不是他们的“制式武器”了。



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有几款制式武器,比如拿到图纸仿造的“中正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和“二四式水冷重机枪”等,对比日军轻武器的性能,这几款制式武器其实是不赖的,可惜由于生产能力有限,还做不到全国军队的普遍“列装”。

在1942年之前,仅有中央军嫡系部队可以全额配发国产制式武器,比如抗日铁军第74军的步兵就装备一水的“中正式”,这已经让许多杂牌部队羡慕不已了。在上高战役中,李天霞第51师所部装备的“二四式重机枪”(马克芯仿制品)由于数量较多、弹药充足,曾经让日军独立第20混成旅团吃尽了苦头,伤亡惨重。



(二四式重机枪)

制式装备还包括刺刀、子弹盒(袋)、防毒面具、手榴弹等等军队必需品,国军也是进口和仿制并存,并且仅能装备部分主力部队,比如防毒面具就列装数量太少,经常在日军毒气战中吃大亏。

正是因为自身军工能力有限,以及种种历史原因,使国民党军队无法拥有成体系的“制式武器装备”,它的恶果不仅是抗战时期的被动,在解放战争中尤甚,30年代初期的德械、30年代末期的苏械和40年代的美械、缴获的日械充斥国军各部队,还有各地方杂牌部队进口的英械、法械甚至是阎锡山的“晋造”,一师一团还好说,在大兵团作战中让后勤补给困难重重,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这一层需要客观,另外一方也不仅仅是“小米加步枪”。

(二四式重机枪训练中)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百废待兴和作战需要,曾经购置了大批苏械,但一切零件和弹药均需进口,这些武器装备对于苏军来说是“制式”,对我军则成为了进口货,是要被“卡脖子”的;因此,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中国开始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军工事业,逐步淘汰五花八门的战利品和舶来品,从轻武器到重武器形成了国产化和制式化,现如今则是飞机、坦克、军舰都形成了国产制式,比如下饺子一般的“054、056”等新型水面主力舰艇,“歼10、歼15、歼16”等主力战机,对强军意义重大。


度度狼gg


制式用来规范和统一,便于后勤保障管理,就像干什么都要有标准一样,为的就是方便管理,对于部队来说,使用制式装备能更好提高部队战斗力,方便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管理。


圈源11998


制式武器即同一种兵器的各种技术参数相同的武器装备,并且经部队武器装备部门批准备案,有正式型号编号,正式批量列装部队使用的正规的标准武器。

除了武器外,还包括作训服、防弹衣等各类装备,凡是部队统一采购并大规模装备的,都可以称作制式装备。

制式装备的出现使得部队的武器管理、使用得以标准化,统一化,减轻了后勤压力。


胖胖的小豌豆


制式——通俗的说就是标准化,不是随便弄个标准出来的,因为需要按照这标准生产数量众多的同一武器。一旦一款武器研制成功,有较强的稳定性后,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军队和生产单位等就必须遵照执行,包括制式武器配套的零部件以及弹药、军队体系化装备等。这其中的武器就包括枪、弹、炮、药、坦克、飞机、核潜艇、舰艇、航母等,在各个国家中都有相应的制式规定的。


制式武器是一个国家工业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核心。首先,在工业上一旦需要生产某一型制式武器,就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硬件设备的生产,还需要进行人员培训;其次,制式武器一旦投入到军队中,就很难再短期内进行换装,因为制式武器已经编写入军队的训练体系以及条令条例等其他方面中。如果不是有很强的政治动机,制式武器在短期内很难进行更换。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家熟知的AK-47和M-16,这两款自动步枪已经装备部队超过半个多世纪了,这其中还可以追溯到1795年美国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燧发枪。

制式武器的优势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从设计、制造、检验、列装、训练、维护等方面来说,因为有了一套标准,这可以大大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比非制式武器相比,不需要去单独生产几个零部件、在战士的手中制式武器肯定要使得称手,同时也有利于武器的管理、维护等;后勤部门的工作大大减少,战士们也能很快进行装备的维护。

总之,拥有自己的制式武器的标准,比得上装备了千万种先进武器后还没有一套标准要好得多,这是一个国家实现独立自主的工业以及国防建设的重要一环。这就是一个拥有严格条令条例的军队能够打败没有严明纪律的军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洗稿。


弘军扬客


制式装备即同一种兵器的各种技术参数相同的武器装备,并且经部队武器装备部门批准备案,有正式型号编号,正式批量列装部队使用的正规的标准武器。

制式装备的出现使得军警部队的武器管理,使用得以标准化,统一化。加强了武装部门的正规化。


折下翅膀炖汤1


这个问题有误。首先要弄清“装备”和“制式”的概念(这里不解释)。“制式”是“装备”的主要属性。无论哪个行业,只要是装备,就是制式的。特别是军队,装备就叫装备,没有什么制式之说。其它行业自己革新研发的设备,只能称之为“设备”,而不能称之为“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