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菌肥的科学施用方法是什么?

暖语悟心


生物菌肥是依据现代有机农业的要求而来的,通过微生物活动来促进作物得到所需营养成分为目的。生物菌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构成产品的方式主要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为主。简单讲,生物菌必须以腐植质为介质促进作物营养吸收。

一、生物菌肥的作用

生物菌肥并不象一些大、中量元素肥料一样,直接供给作物以营养,但可以少量地供给作物微量元素。它配合有机介质,如腐熟后的畜禽粪便、枯枝落叶、工业废弃物等,给菌肥中的菌类以生存活化的土壤,以促进土壤中的其它矿物质转化被作物吸收。

生物菌肥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活化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大多是我们根据土壤中微生物的实际情况,特别添加的微菌类,这些微生物的作用就是人为地平衡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当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平衡时,土粒胶体形成迅速,还能促进腐植质的形成。生物菌肥是快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办法,对于增加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

2、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

当生物菌肥将土壤团粒结构优化以后,土壤中的孔隙通畅,土传病害的发作可能减弱,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后,作物的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就会加强。

当作物根系生长正常,吸收正常、土壤菌类环境优化后,相当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会有病菌侵入,对于作物前期抗病、抗旱、抗寒能力增强。作物自然会前期生长健康,中后期得病的几率会相应减少。

作物前期病少了,对于农药的使用就会相对少,这对于作物整体发育生长都是件好事。

3、提高化肥利用率

微生物对于促进有机质的转化、腐植质的形成,是有绝对的促进作用。而且在腐植质的作用下,土壤中被土壤吸附的大、中量元素会被矿化分解,被作物根系吸收。这对于净化土壤盐类也是有绝对好处的,对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作用极大。

当土壤中的盐类被逐步分解后,我们在施用化肥的时候,就不会再那么大量了,一方面省去了大量施肥,还会在优质土壤前提下,促进现有化肥的消化吸收。这对于提高化肥利用率,将会有看得见的作用。

二、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

除生物菌剂以外,我们在施用普通生物菌肥时,都已经有相应的有机质做基质。这些生物菌肥都是以底肥的形式,先期施入土壤中。

有些大田作物,由于生产时间紧,需要与种肥一起施入,这也是许可的。只不过需要注意种肥和菌肥必须与种子间隔一定距离,以防肥料烧坏种子。当然了,大量元素肥料与菌肥接触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即使接触,也不会有大的影响,一般我们控制大量元素肥料不要全部与菌类接触为好。

在施用生物菌肥时,必须开沟施肥覆土,以免其中的菌类因气温变化而散失,避免减低菌类数量,以免有效活菌数的减少。

生物菌剂大多应用在农家肥腐熟,促进农家肥完全腐熟。同时,为农家肥中增加相应的菌类,以根据作物不同,促进土壤活化。也在作物中后期,为平衡作物体内菌群平衡,而直接喷施于作物叶面及果实,这对于作物生长良好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要注意,生物菌剂不能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一起施用,这样会降低菌类数量,起不到增加菌及平衡菌的作用,同时会影响杀菌剂等的作用。

生物菌肥也不能随水冲施,这样不会使菌类吸附于有机质中,对腐植质的形成有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生物菌肥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及施肥方法的介绍。生物菌肥作为一种新型的肥料,对于改良土壤,促进作物元素吸收,改善果质,都是有相应作用的,在施用的时候,打开袋,开沟即施,不要大量与化肥混用即好。这样,我们的作物产量质量会越来越高。


农资人实录


通常我们所说的菌肥分为三种: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菌肥。

我们现在用量最多的是微生物菌肥和微生物菌剂。

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一样,原料决定了产品质量好与坏。微生物菌肥,多数是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添加了微生物菌,就可以达到国家的微生物菌肥的标准。原料已经决定了,微生物菌肥多数是无法做到全部水溶和速效性。微生物菌肥多数都配合有机肥做底肥使用。

怎样使用微生物菌肥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大量有机肥的配合下,使用菌肥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有机肥可以提供有机质,改良土壤,给微生物菌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的环境,这样有益菌大量在土壤中繁殖,才会让土壤更加健康。



微生物菌剂也属于菌肥的范畴之内,原料更加高级,可以全部水溶,可以在苗期冲施,后期灌根,都有很好的效果。

温馨提示:在使用微生物菌肥以后,一个星期以内不允许使用细菌性杀菌剂,也不可以和细菌性杀菌剂混用。


土壤大管家


生物菌肥区别于化肥和有机肥,是一种活体肥料,但又不能完全代替其它肥料的使用,它没有作物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它主要是靠大量的有益生物菌的生命活动,来完成物质转化和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给作物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


助力三农,关注农事可乐,每天分享有价值的内容。


生物菌肥不能替代化肥和有机肥,那么它实际使用当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促进作物生长,帮助增产增收


菌肥虽然不能直接给作物生长提供养分 ,但是菌肥里的微生物群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赤霉素和细胞激素等物质,是一种很好的生长调节剂,通过根部的吸收,起到调节作物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最终达到作物增产的好处。


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随着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土地出现了各种问题,如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等,作物产量提高变得缓慢,成本也跟着增加。菌肥的使用,利用自身生命活动产生的有益物质,可以活化磷钾等固态元素,促进作物的吸收,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所以菌肥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作物的生长发育还是离不开化肥和有机肥的使用,只是菌肥的使用,可以适当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有机肥的催化剂


我们在利用生活垃圾,农家肥制作堆肥的过程中,如果要完全腐熟要半年的时间,可是在发酵时,加入了微生物菌种,可以大大加快发酵的过程,缩短堆肥的周期,同时还可以提高堆肥的品质。


改善土壤结构,净化土壤的作用


生物菌落在土壤中的生命活动,它产生的有机质能够和有机胶体,植物粘液,矿物胚体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也可以加快腐殖质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了土地的肥力。


微生物菌肥施用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肥料分为液体菌剂和固体菌剂,液体菌剂一般可以用来拌种,浸种,

喷施、蘸根、灌根,而固体菌剂同样可以用来拌种、蘸根,但可以混播和混施,在施用时要避免强光和土地表面施用。


在做底肥时使用,避免单一施用,要配合其它肥料施用,但是不要和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发酵产生的高温会杀死微生物,影响微生物肥料的发挥,也要避免与过酸过碱的肥料搭配。


助力三农,关注农事可乐,每天分享有价值的内容。

我们在选择施用菌肥时,要避免与农药混用,否则会降低菌种的活性,还有就是施用要足量,才能有利于有益菌的繁殖和优势菌群的形成,为了提高菌肥的效用,我们要适当创造有益菌的有利生长条件,可以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的酸碱值。


农事可乐


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菌肥的科学施用方法是什么?

这是当前种植业讨论很多的、也是很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似乎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肥料——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我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


就我个人理解,生物菌肥与生物菌剂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物菌肥:经过特定微生物发酵的有机肥,其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可以使有机肥内营养素的使用效率提高的一类功能肥料。

生物菌剂:为达到某种目的,由一种或多种功能菌复合而成的微生物制剂。例如,我们最为熟悉的“根瘤菌剂”。

现在,由于概念上的理解偏差,再加上经济利益的趋使,在生物菌肥上的宣导出现很多方向性误导。长期以来,对生物菌肥的看法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一种看法,认为它肥效高,把它当成了万能肥料,甚至宣称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根本就不是肥料。说实在的,就是“专家们”,现在也还没争论明白。


有些资料这样描述微生物肥料:它是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只有当这些有益微生物处于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物质转化和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因此,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础,而不像其它肥料是以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为基础。

这种描述,会使大家与生物菌剂混淆。

个人理解:

1、 首先它应该是个肥料。因此,必须具有肥料的基本特征,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素;

2、 其次,它含有大量的有益菌。通过有益菌的生命活动,可以促进肥料中营养素的利用;

3、\t再次,还可以具有某些专门的功效。

这里,希望与各位专家互相交流,弄清“生物菌肥”的真实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使用者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知道怎么判断、怎么使用。现在的状况基本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使用者弄了个稀里糊涂。



澄清了概念,我们就知道,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活的有益菌。所以,其肥效与活菌数量、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包括温度、水分、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原生活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排斥作用都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应用时要加以注意。

其“科学的”使用方法,前期践行者们给出了很形象的说法:

一住好,二吃饱,三喝好。形象地抓住了生物菌肥的核心特征:

住好: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将导致微生物快速死亡。因此,施用时应在早晨、傍晚阳光不直射时,施后及时盖土壤,菌体才可繁殖旺。

吃饱:既然菌体有生命,就需要足够的营养供应。因此,在制作生物菌肥时,要有足量的营养素配合,才能保证有益菌的快速、大量存活与繁殖。

喝好:生物体的存活是需要一定的湿度保证的。但是,过量的水分,也会“淹死”有益菌。因为,我们现在利用的很多有益菌属于嗜氧菌,做有氧发酵。所以,生物菌肥存放一般水分维持在30%比较适宜;施用到地里,也要保持足够的水分,但不应长时间超过60%。

如果非要列一些条条,那我们就多啰嗦几句。

(一)要求土壤墒情适宜。

土壤太干或太湿都不利于菌肥肥效的发挥,适宜的土壤湿度为40~60%,即见干见湿的土壤湿度最为适宜。

(二)不能满足与杀菌剂、杀虫剂等同时混用。

菌是菌肥的主要体现,杀菌剂容易杀灭菌肥中的活性菌,降低菌肥的肥效。

(三)与化肥混用时,要注意化肥用量不能过大。

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对菌肥里的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尤其注意不能与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和硝酸钠等生理碱性肥料混用。

(四)不同种类的菌肥一般不宜混用。

微生物之间也存在拮抗性,有时多种微生物混在一起,起不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反而互相抵消。市场上的菌肥种类很多,其所含的活性菌不同,它们之间是否有相互抑制作用还不是很清楚,若相互抑制,则会降低肥效。

以上个人的理解及建议,供参考。并诚恳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


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


生物菌肥最近几年应用比较多,对于土壤的改良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些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生物菌肥,可以有效缓解土壤的板结、提高土壤的肥效转化,解磷解钾固氮,提高土壤活性等作用,微生物菌剂在代谢过程中的分泌物,如几丁质、吲哚丁酸等,可以有效的促进根系生长,并且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菌肥一般分为粉剂和液体两种,粉剂可以在定植时底施撒窝,也可以定植后随水冲施。液体菌剂可以在定植是蘸苗,大部分都是定植后随水冲施。


使用微生物菌剂时,建议苗期连续使用两到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间隔不要过长,以免影响菌剂的连续活性。允许定植后,浇水时就可以冲施,间隔7-15天冲施第二次。如有必要可以配合水溶肥一块冲施,不要与碱性肥料一起冲施。

使用微生物菌剂时,尽量不要与杀菌剂和杀虫剂一块使用,尤其是含铜制剂,以免影响菌剂活性。


蔬菜植物doctor


生物菌肥其实不应该算作是肥料,而是能够改良土壤的某些性状的微生物菌剂。既然如此,还何谈生物菌肥是否是速效肥呢?

生物菌肥,不含有任何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因此,生物菌肥其实不是肥料。而且,很多的农民朋友也会因为“生物菌肥”中的“肥”字,误以为生物菌肥是无所不能的,能够替代底肥或者追肥。其实不然,如果您真的这样做,您的损失是很惨重的。


1、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是衡量土壤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由于现今国内农业种植大环境的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等能够代表土壤肥力的营养物质过度缺失,从而导致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的大幅降低,也会影响土壤中养分的释放。因此,使用生物菌肥对于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有一定的作用。

2、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越多,活动能力越强、繁殖能力越强,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增加的有益微生物数量而抑制土传病害病菌的繁殖和活动。使用微生物菌肥对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3、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土壤中的养分除了氮磷钾以及一些中微量元素之外,还有一些与土壤颗粒结合在一起的有机质、有机酸等大分子物质。而且,土壤中的氮磷钾以及一些中微量元素很多也是与土壤结合在一起,释放的能力较低。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以及排泄物的影响下,会促进养分从土壤颗粒中游离出来,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也能促进有机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分解。

虽然说微生物菌肥的作用挺多,但是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施用才能达到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的目的。一般来说,微生物菌肥可以在施用底肥时候一并施用,特别是以农家肥或者有机肥作为底肥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生物菌肥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

土壤的含水量在60%左右是比较适合有益微生物活动的水分区间。土壤太过干旱,土壤中有机质不能有效分解提供微生物活动和繁殖所需的能量;土壤含水量过高,也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生物菌肥的施用效果;

尽量与化肥错开施用,微生物菌类不适合在土壤的高盐状态下活动和繁殖。土壤施用化肥,也就相当于在土壤中施用了大量的化学盐类,在溶解之后会造成土壤中局部的盐分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微生物菌类的活性。

因此,想要生物菌肥的效果好,就要保证土壤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以及避免与化肥混合使用。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使用菌肥,需要注意几点,

1.不能和含氮的肥料混用,容易杀死有益菌,这个很重要。

2.不能和酸度过高的肥料混用,否则会抑制有益菌的繁殖,效果不能最大化。

3.秋季使用菌肥,最好是开沟施,开春施菌肥在雨前,散撒在地表面,或者撒后浇水即可,不要开沟破土施肥。

注意这三大,菌肥的效果可以最大化。


农业技术直播间


生物菌肥是一种带活菌体的肥料,是人们用科学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选育有益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经过培养、繁殖、制成菌剂,将这些菌剂应用于农业,使作物增产,称为生物菌肥。目前我国生产和应用的菌肥主要有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EM菌肥料等。菌肥是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拮抗有害微生物,促进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提高土壤养分,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增加土壤肥力。

生物菌肥的正确施用方法:

菌肥用量少,单施不易施匀,覆土之前易受阳光照射影响效果,遇风天还会发生被风吹跑,可与有机肥混合深施效果较好,也可以与营养土混合用于蔬菜育苗,也可在蔬菜定植时穴施或沟施。

1、菌肥肥效持续时间长。由于生物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一般肥效可达150~180天,一季作物只施用一次,即可满足作物一生的生长发育的要求。

2、菌肥是一种活性菌,施用时必须埋于土壤中,不能撒施于地表,一般深施7~10cm。由于生物菌对作物的根系和种子不造成任何伤害,所以菌肥施用时应最大限度地靠近作物根系,让其与作物根系最大限度地接触,才能充分发挥生物菌肥的肥效。作种肥时,施于种子正下方2~3cm处;作追肥时尽量靠近根系为好;叶面喷施时,应在下午3时后进行,并喷施于叶的背面,防止紫外线杀死菌种。

3、菌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效果好。菌肥是一种高含菌量的生物制剂,施于土壤后需要15~20天才能发挥肥效,多数生物菌需在氮元素的作用下才能复苏,所以在施菌肥时要适量地配合少量的氮肥,一般每公顷施复合菌肥25~30kg,且根据不同情况,配合施用45~75kg尿素、75kg磷酸二铵。如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每公顷配施商品有机肥80kg),可加快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生物菌的活性。

4、保持土壤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菌肥在土壤持水量30%以上、土壤温度在10~40℃、pH值在5.5~8.5的土壤条件下均可施用。在土壤持水量小于30%时要及时浇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温度。

5、配制营养土:一般取田园土(无农药污染的田园土)60kg,充分发酵腐熟的人、畜、禽粪便30kg,加复合菌肥10kg,充分搅拌均匀即可。该营养土可用于农作物、蔬菜、瓜果、果树等育苗、养苗等使用。

施用及推广中应注意的事项:

生物菌肥起关键作用的是菌种,但菌种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判断一种生物菌肥的优劣?

首先要看有没有农业部登记证,获得农业部登记证的菌肥才可能是真正的;

其次要看品牌的持续性,一般来说品牌持续时间越长,可信度越高;

第三点就是经营者必须亲自做试验。有了这三点基本就能判断出菌肥的优劣。

此外,在施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效期及有效活菌数: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有效菌存活时间超过1年的不多,所以选购的菌肥要尽快使用,存放时间过长,其菌种的休眠状态可能被破坏。菌肥有效活菌数达不到标准的菌肥不能购买。国家规定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2亿/克(颗粒1亿/克),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2000万/克。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说明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

2、温湿度、土壤及施用时期:施用菌肥的最佳温度是25℃~3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较差。对高温、低温、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宜施用。固氮菌肥最适湿度土壤的含水量是60%~70%。对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不宜施用菌肥,因为硫能杀死生物菌。对于翻浆的水田,一般不用撒施,用喷雾的方法效果会好些。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营养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最佳。

3、用量及混用

土壤中施入较多的菌肥,虽然不会出现烧根烧苗现象,但也并不是施得越多就越好。盲目大量施用生物菌肥,会增加肥料投入成本,降低作物的栽培效益。

因此,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地确定生物菌肥施肥量,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切记: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死生物菌。或者先施菌肥,隔48小时后,再打药除草。若拌种切忌和已拌好杀菌剂的种子混合使用。千万防止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肥。


农艺天地6971


生物菌肥是近些年比较火的一款肥料。它的作用是,改善土壤。促进作物吸收的作用,以及,提高作物吸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