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祖籍的皇帝王莽为什么被称为穿越者?

林雀已经被注册了啊


王莽为什么被称为穿越者?因为在他当政期间,做了很多超前于时代的事情。



(王莽)

王莽,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是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

在当时,王氏家族可谓是权倾朝野,位高权重,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

家族中的人们大多生活奢靡,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

但王莽却像个异类。

他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

王莽几乎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很快便声名远播。

为官当政后,凭借自己的老谋深算与好名声,王莽很快掌握了大权。

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篡夺了汉家政权。



(王莽篡位)

那么,在称帝后,王莽究竟做了什么超出时代的事情呢?

首先,王莽很重视科学创造。

传闻,当时有人用鸟羽制成了飞行器,王莽居然亲自接见了他。在思想封建落后的当时真是超前之举了。

而王莽本人,也制造了游标卡尺,与现代的游标卡尺几乎一模一样。这可是两千年前啊!


不由得让人怀疑,王莽是不是现代人穿越回去的?

其次,王莽实行的新政很像后世的社会主义改革。

胡适称他为:“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他都做了些什么呢?

把全国的土地都收归国有,称为王田”,统一分配,禁止买卖和土地兼并。

规定解放奴隶,也不得买卖奴隶; 进行了好几轮币制改革,发行了很多不足值的大钱。


(王莽时期货币)

实行存款轨制。

运营买卖农商的能够向国度存款,国度收取利润的非常之一,停止祭奠或许凶事的,国度能够无息存款。

实行“五均六筦”制,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山泽等。

怎么样,这些制度听起来是不是十分耳熟?

这不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吗?两千年前的王莽,怎么会有这样超前的观念和远见卓识呢?

这也难怪人们会怀疑了他是穿越者了。

只可惜,王莽的改革是与时代脱节的。

很多改革的制度,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在遭到激烈反对后,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使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违反法令而受重罪处罚者不计其数,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民不聊生)

人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因此导致天下各豪强和平民的不满,引起了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公元23年,王莽被绿林军所杀,新朝短暂存在了十几年,就以失败告终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王莽,他是祖籍是济南的,不过他在历史上争议颇大。

王莽,出生地是魏郡元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大名,祖籍是济南郡东平陵城。王家在战国时期,就是齐国的贵族,不过在秦国灭齐国之后,王家渐渐失去了贵族的身份,沦为平民。王家的复兴,离不开一个女人,她叫王政君,是王莽的姑母,也是汉成帝刘骜的生母。成帝即位之后,王政君成为了皇太后,王家再次显赫起来。

传统史观认为,王莽早就对皇位有企图,他得皇位之前的收买人心就是政治作秀、惺惺作态,所以对王莽的评价并不高,被称之为伪君子。

不过在现在的网络上,王莽则以另外一种方式得到重视——“穿越者”。

这和王莽的改革措施有关系,先给大家看一下王莽发明的工具,大家看看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种工具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游标卡尺很像,它的发明者正是王莽,这种卡尺的学名叫新莽铜卡尺,与现代的卡尺相比较,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主要的构建来看,铜卡尺的固定尺和活动尺,即是现代游标卡尺的主尺和副尺。主要差距在于:现代游标卡尺应用微分原理,通过对齐主尺和副尺的两条刻线,能精确地标出本尺所能测出的精密度,而铜卡尺只能借助指示线,靠目测估出长度单位“分”以下的数据。

(现代的游标卡尺)

再给大家说一个数据,现代的游标卡尺是由法国数学家维尼尔·皮尔(Pierre Vernier)在1631年发明的。而新莽铜卡尺的建造年代则判定在公元9年到23年间,比游标卡尺的发明要早1600年。

正是因为如此超前,有些人觉得无法理解,所以给王莽取名——“穿越者”。

1.首先,王莽嫉妒仇视匈奴和高句丽,仇视匈奴就不说了匈奴当时年年和汉朝掐架,但是仇视高句丽就有点说不清了,当时高句丽很穷,王莽竟然把高句丽名字改成下句丽。还将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服于...还将少数民族政权王降为侯。

2.对于新科技的重视,王莽当时实验很多被儒家成为奇技淫巧的新生事物,并且还亲手解剖人体,当时有人发明飞行器,王莽还接见那人并给钱资助。

3.土地国有化,禁止私人买卖。而且将土地重新洗牌,没有土地的农民一对夫妻会分到一百亩田地,不足的由国家补偿,王莽规定,人均土地一百亩,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还是普通百姓,立刻要无条件交出土地,分给贫民,土地不许买卖抵押。

3.废除奴隶制度,王莽当时十分痛恨奴隶制度,禁止买卖奴婢,但是真正禁止买卖奴婢也是在解放后才废止的。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尊贵的,这曾是王莽提出的口号!买卖人口是“悖天心,逆人伦”的罪恶行径,必须立刻停止。

4.王莽强迫无业游民必须劳动,没有具体工作的的游民,每年必须罚布一块,或者劳役,由国家承担食宿。

5.国家专卖国企政策,就是酒啊,铁啊,盐啊全部收为国有,国家统一发行钱币,以前都是富豪们可以铸钱的。而且山川河流自然资源矿山全部为国有,私人开采者要征税,而且还要登记办营业执照。

6.计划经济政策,王莽实行政府控制物价,禁止商人囤货炒作,商人货物低于政府定价随意买卖,有点像今天的物价局。供大于需时政府按本钱买,需大于供时候政府再以平常物价卖出,消除贫富差距。典型的计划经济,说明这穿越者很肯能生活在70年代左右。物价高于市平,司市官照市平出售;低于市平则听民买卖;五谷布帛等生活必需品滞销时,由司市官按本价收买。

7.贷款制度。经营生意农商的可以向国家贷款,国家收取利润的十分之一,进行祭祀或者丧事的,国家可以无息贷款!

8.税收,王莽对于手工业者或者牵扯到买卖的商业活动收取所得税,用于平息物价和贷款支出。

9.王莽还曾实行廉租房政策,长安城中投资建设5个里共200个廉租房住宅小区,供贫民居住。

在网上有人说他是为了打造大同社会,其实稍微懂点历史的人看来,王莽的真实目的是恢复周制。但是周朝的制度根本不适合汉末的现状,顽固的推行制度,就是逆天行为。王莽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莽曾在改革时,曾把济南郡改名为乐安郡,又把早已存在的乐安郡改为济南郡,不过济南没交乐安几年,就又改回来了。


齐鲁壹点


我们通常所说的汉朝,其实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在西汉和东汉之间,有一个存在了仅仅15年的短暂王朝,它是新朝。新朝的开创者,正是王莽。

王莽曾是西汉末年的外戚权臣,后来通过不流血的手段,篡了西汉刘家的江山。

王莽当上皇帝后,以难以置信的激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多改革措施,非常超前,令人瞠目结舌。于是,后世很多人把王莽戏称为穿越者。

那么,王莽到底采取了哪些超前措施呢?

第一,土地国有制。

公元9年夏天,王莽发布了第一个改革诏书。宣布天下的土地一律收归国有,改称“王田”。土地严禁自由买卖。占有田地过多的“地主”,要主动把田地分给族人、亲戚和乡邻。如果有人胆敢批评这个政策,或者煽动民众反对这个政策的,都视为违犯法律,一律发配边疆。

第二,实行计划经济。

公元10年,为了更好的调控国家经济,王莽下令在当时的六大试点城市设置“五钧官”。五均官的主要职责是管控物价、调节物资分配。每个季度的第二个月,各地五均官要评定出粮食布匹等各种常用物资的标准价格,称为“平价”。当市场上的物资供过于求时,政府就按成本价买进,等求过于供时,政府平价卖出。

第三,推行政府贷款。

老百姓中办理祭祀、丧葬或欲经营工商业而缺乏资金者,可以向政府借贷。祭祀借贷须在十天内归还,不收利息。丧事借贷须在三个月内归还,也不收利息。工商贷款则收取10%的利息。

第四,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养蚕、纺织、缝补、工匠、医生、巫、卜、樵夫、渔民、猎户及商贩等,从前自由经营,现在由政府征收10%所得税。

第五,实行国家专卖制。盐专卖、酒专卖、铁器专卖。私人出卖以上物品,均属违法。

第六,垄断货币发行权。以前,大富豪可以自行铸造钱币,并投向市场。现在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

第七,规定国内所有自然资源均属国家所有,私人严禁开采,只能由国家开采。

……

怎么样?这些措施是不是特别眼熟?可是,它们却是由一个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皇帝颁布的。那么,最简单的解释只能是,这个皇帝是由现代人穿越回去的。

最后再补充一个趣闻:王莽还把“高句丽”国改成了“下句丽”国。高句丽是哪儿,想必大家都知道吧?看来王莽对高句丽国的印象不是很佳啊——这也很像一个现代穿越者所为。


趣谈国史


这是因为大家比较无知吧。

这些人喜欢断章取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自己脑补王莽是个穿越者。

王莽不是穿越者,王莽只是个复古主义者

对的,王莽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后人穿越,倒不如说是复古。

他提出的政策,大多都是此前出现过的东西。

复古主义,是西汉末年的一股政治取向。

王莽的出现,其实是顺应了这波复古的潮流。他提出的主张,都是古代已经存在的思想,并不是2000多年后穿越的证据。

事实上,早在汉武帝以来,随着儒生渐成一股势力,不断抨击朝廷倚重法律、文吏的现象,就开始了复古主义的取向。

复古主义的儒生们的政治主张是:汉朝应该恢复周代的制度礼乐,以此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

在西汉末年,社会存在两种根本性危机:

其一,贵族使用奴婢泛滥;其二,严峻的土地兼并形势。

王莽的托古改制,主要也是针对这个两个问题来进行。例如:

土地改革,是参照了古礼的“井田制”,将天下田地更名为“王田”,禁止秦代以来的私有化和允许交易,以井为单位由官方分配土地。

熟悉历史的人都能看出,这个做法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都是复古而已。

简而言之,像王莽这样的复古主义者,在西汉末年可以说还有不少。怎么王莽是穿越者,那几万名跟王莽政见一致的儒生就不是穿越的了?


HuiNanHistory


王莽,字巨臣,魏郡元城人,现在的河北邯郸人。王莽本是西汉外戚,为人十分谦卑恭谨,在朝中很有威望。当时汉哀帝喜欢搞基,荒淫无度,俗话说不作就不会死,这么能作的一个皇帝肯定活不长。所以,汉哀帝享年26。


汉哀帝死后,皇权旁落,王莽趁机夺取大权。王莽称帝后,推出了大量有利与人民的措施,王莽的朝代被称为新朝。王莽在位期间,货币,官制,田地都进行过改革,建国三年后,匈奴、老挝、高句丽等国家,都臣服于新朝。

可以说,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远见的改革家,胡适评价他,说他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王莽的改革并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太过急躁,再加上没有一个比较能干的团队,所以他的改革会失败。



王莽热爱科学,当时有人研制飞行器,王莽亲自接见并资助一些费用。土地国有化,禁止买卖。废除奴隶制度,强迫无业游民工作,创立了贷款制度,税收制度,计划经济政策,还实行廉租房政策。王莽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能突然有这么多想法,很不可思议,所以才被定义为一个疑似穿越者。


历史密探


为何王莽被网友称为穿越者,主要是王莽篡汉后做了许多和当时社会大相径庭的事情。也是在汉朝时期就提出将百姓放在首位,并且把朝代设立为新朝,这就感觉和封建王朝划隔开来。

首先王莽推行土地国有化,废除奴隶,讲究众人平等,讲人权。这与当时可是格格不入的。并且推行计划经济,征收商税农税。这些听起来和现在相似,也就推测出可能是建国后六七十年代穿越的。并且在墓地中发现了游标卡尺,更是穿越的佐证。但是奈何还是败给了位面之子刘秀。


众人少语


王莽是西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也是历史上非常有争议的一位人物。他篡汉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令众多网友戏称为“穿越者”。但笔者认为这只是戏称而已。

王莽是西汉外戚,他的姐姐是汉元帝的皇后政君。作为显赫的王氏外戚成员,王莽并不像他的兄弟叔侄一样生活奢靡,声色犬马。

据《汉书》记载,“莽独孤贫,因折节为俭…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阳朔中,世父大将军风病,莽待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为人简朴恭顺,又事亲极孝顺,这在汉代足以当得上士之楷模了。

我们再来看看历史上当年的情况,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由于常年兴兵,国内矛盾重重,民生维艰,虽然之后有“昭宣中兴”,但依旧改变不了大汉帝国走向衰落的趋势。西汉到了哀平年间,已经民不聊生,所以王莽篡汉,天下一片欢腾,后世明代夫之都都感叹:“莽之篡如是其速也,合天下以奉篡”。

但是,西汉末期,虽然帝国衰落了,但国家还没有到一穷二白的地步。

据《通典、食货七》记载,“至孝平元始二年,人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此汉之极盛也。这个数据巳经远远超过了盛唐的数据。

为什么天下老百姓日子过得还不错的情况下要换掉皇帝呢?这得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公羊春秋学派大兴,这个学派的最重要的特点是理想派、改革派。因此,当时社会各个阶层都受其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再加上当时社会土地兼并极为严重,因此,上上下下都有求变的愿望

王莽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王莽上台后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潮流,什么都想改,什么都想创新,国号要改,地名要改,琅琊改成“填夷”,平邑改成“平湖”,陇西改成“填戎”。制度要不要改,肯定要改嘛,要有创新意识嘛,要建立一个上古尧舜时代的理想国。咱们看看王莽是怎么改的制:土地国有制,农田耕地重新分配,冻结奴隶制,强迫劳动,实行盐、铁、酒专卖制度,实行计划经济,征收所得税等等。

王莾当年这些改制是不是有些方面像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的体制。胡适曾评价王莽改革:“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所以,网上很多人戏称王莽是“穿越者”。其实不然,王莽想缔造的“尧舜之国”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向往的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国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只不过王莽在改制过程当中存在很多问题未能妥善的解决,造成了政治、经济秩序的混乱,使原本已经存在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一场酝酿已久的全国性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至于网上流传的青铜卡尺争议很大,青铜卡尺出土于1992年杨州东汉初期的墓葬,史学界并没有证据证明是王莽发明的。况且青铜卡尺跟现代游标卡尺也有很大的不同。青铜卡尺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们读史不能只看表面,更要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去思考,才能有收获与感悟。


大汕十


王莽被称为穿越者,自然是有原因的,一切都不会空穴来风,其实如果仔细去看看历史,大家肯定就不会觉得王莽是穿越者了。当然人们说他是穿越者,也是有理由的,只不过这些理由大多数都是能够被推翻的,暂且不说这些,就先说说为什么人们称王莽为穿越者,他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呢?

首先要说的是王莽这个人其实是谋朝篡位当上的皇帝,他一开始只是一个外戚。王莽这个人的确挺有意思的,他在位的时候把天下的土地都改了一个名字叫王田,然后他把这些土地都给收为国有,干完这些之后他将土地给平均分配了,并且不准私人买卖土地,这个思想还真的是非常的超前。

王莽登基之后,对老百姓非常好,他将奴隶制度彻底废除,并且禁止把人当做买卖的物品,提高了一点人权。王莽还将酒,盐,铁等物全部收归国有,控制这些东西是很重要的,至于一些重要资源,如果要开采,首先得朝廷同意,绝对不能私自开采,这个其实大多数朝代都会这样做。

有趣的是,王莽对于商人也不反感,他还制定了一套借钱的规矩,假如商人没钱,只要资质够就可以问朝廷借钱。其实关于王莽穿越的说法,最有利的证据便是游标卡尺,这个卡尺和现在的很像,西方卡尺发明时间比这个晚了一千年,当然这个并不能说明王莽就是穿越者。

如果仅仅看这些话,王莽的确像是一个穿越者,因为他的思想太超前了,他曾鼓励人们发明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还曾鼓励人发明飞行的器物,的确是很可疑,当然这些都是从表面去看王莽这个人。其实在历史界,没有一个人认为王莽是穿越者,因为他做的这一切都是可以说通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先上结论:认为王莽是穿越者,基本是某些网友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我们仔细审查史料,会发现王莽并不是什么穿越者,不过是在合适时间出现的合适人物。

1、回答里有人说到“新莽铜卡尺”比游标卡尺早发明1600年,似乎王莽完成了穿越者才能做到的事。其实,这是大错特错!虽然新莽铜卡尺和游标卡尺看上去有几分相似,但是这只是“卡”的相似,而游标卡尺的精华在于游标。至于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这里就不多解释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这个帖子: http://tieba.baidu.com/p/2814941703 总之,新莽铜卡尺就是个普通的尺子,完全符合当时的几何学知识。

2、至于说王莽要建设“共产主义”,这更无异于痴人说梦了。王莽的依据是儒家文献《周礼》,而《周礼》是战国时代带有理想化的政治设计。汉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制度,虽然武帝时期“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宣帝时期仍然是“霸王道杂之”,霸道是法家理念,王道是儒家理念,可见当时仍然是儒法兼备。但是武帝中后期开始呈现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最重要的就是大地主土地兼并。所以有志之士才希望能用儒学治国。

3、所以我们在西汉后期,可以看到很多方面有所改革,比如秦制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改成了周制的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这种改革未必是周代真实的制度,但却是《周礼》指导的观点。而王莽无非是儒学治国发展到极限的产物,他的政治武器《周礼》是符合战国专制政体初建需要的,但是在西汉大地主豪强经济的形势下,王莽的改革无疑触犯了统治集团的利益。所以他只是一个理想复古者,并不是未来穿越者。


林屋公子


先说可见的一些曲解,问题拆开后就会发现这是美妙的误会。

均田虽然涉及“土地国有制”,但当时这国却是皇室的,其实应称“土地皇家私有化”。至于此后的不得买卖、贫民分田,可视为是后期发展中,土地所有者对佃农的态度。王莽的这个思路完全无视了门阀士族利益,真的穿越者不应如此简单粗暴。

废奴类同分田,因为奴有官私,并非皇室独有,废奴意味着增加劳动人口,能促进生产经济。毕竟汉时因豪强兼并土地造成了大量农民破产,不得不卖身为奴(这种情况发展到民国就是长工、佃户,主要是依附身份)。

强令劳作的体现,也证明当时急需生产发展。因为当时不仅有封国,也有大量的皇室人口降生,这些都客观体现了汉朝中央政府地盘越来越小,供养却越来越多的客观问题。(可见废黜诸侯王计32人,王子侯181人)

上述种种问题最鲜明的一个反比就是,公元2年时人口为两汉之最,在籍人口5959万人。反观王莽篡汉后的公元17年,预估人口不过5600万。如果废奴、强令劳作和均田有较好表现,人口应该会超过公元2年。因此谈这些,只能证明王莽的一意孤行和取死有道。

可见王莽为穿越者的说法,重点在于以下几点:

自我中心意识,比如说“非天位,皆蝼蚁”,或者天子可等视天位,所以“朕以下,皆蝼蚁”。

民族意识较强。无论迫羌献郡、降奴服于、贬王为侯、改高(句丽)为下等等,都很民族。

类如朱棣的“文功武治”,比如对汉、文、医、婚丧等典籍编撰类如《永乐大典》,而异族表示不满后又轻启战端似如北伐,真的很两手都要抓。

“五均六管”制中的贷款理念,无论丧葬亦或经商,都可以找地方政府贷款。这一点其实是最让人念头不通达的,所以也是被视为是“共产主义”、“穿越”的由来。

地名改的简单粗暴。易曲为直(曲周、曲梁)都好解释,易“即裴”为“即是”这怎么破?思路搞不明白,只能推测裴字里面有个非……(裴:长衣观。)

如果说穿越,王莽很可能是一名对金融或税务较为熟悉的现代从业者,至于理科就不好说了,穿越那么久就发明个卡尺……按理说千分尺都该是小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