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会是FC31吗?

雪域雄鹰8200


第二艘国产航母,即003型航母又有新进展,已经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航母的龙骨已经铺设,并采取模块化建造。长约百米的动力舱段已经成型,纵向放在轨道上。有外媒报道,003型航母没采用核动力,而是常规动力。与002型航母采用滑跃甲板不同,003型是平直飞行甲板。越过蒸汽弹射方式,舰载机直接采用电磁弹射起飞。

满载排水量约8.5万吨左右,与美军已经退役的小鹰号航母大体相当,能搭载60架舰载机,除了战斗机、直升机,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也将登上第二艘国产航母。003型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将攀升至更高水平,战斗力至少是002型航母的2倍甚至3倍以上。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电磁弹射器的应用。

有军事专家表示,如果从稳妥的角度考虑,采用蒸汽弹射器似乎更可靠一点。但是,蒸汽弹射器,咱们同样没用过,其风险性与直接采用电磁弹射并没有什么不同。另外,美军的福特级航母已经采用了电磁弹射技术。美军的福特号航母,正面临电磁弹射器及全电推进方面等多个技术问题,而迟迟没法形成战斗力。

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还表示,美军花了9亿美元,研制的电磁弹射器根本不好用,既浪费了钱,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福特号航母要想早日形成战斗力,应该改用蒸汽弹射器。曾经令美军感到骄傲的先进技术,为何此时成为福特级航母最大的软肋?实际上,美国研制的电磁弹射器,存在的严重的技术缺陷。

美国研制的电磁弹射,采用的是中压交流电体制。交流电必须得转换成直流电才能成为电磁弹射器和舰船的动力。而马伟明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研制的电磁弹射器,使用的是中压直流电的供能体制,电力推进系统和电磁弹射器不需要转换即可直接使用。

马伟明院士表示:“电磁弹射装置,我们已经领先美国!”。目前,我国的电磁弹射试验装置已弹射数千次,可靠性试验情况都非常良好。不出意外,三年后,我国将拥有一艘能与美军福特号航母媲美的大型航母。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下一代舰载机究竟会是哪款战机?

目前辽宁号搭载的歼15,有不少难以克服的缺点,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战争的需要。前些年,一直呼声较高的歼31,似乎仍未能获得军方的青睐。除了发动机因素之外,歼31体型太小,所携带的燃油有限,航程不足,也不能携带更多的弹药,都是其致命短板。因此,在歼20战机成熟的技术基础上,重新研制一款隐形舰载战斗机,似乎更符合军方的期待。

空军型歼20战机如果直接上舰,最大的问题是体型太大,而且起飞重量也过大。因此,必须重新设计,以减轻其重量。同时,机翼及起落架都需要改进。这样一来,下一代舰载机基本上就有眉目了,歼31已错失良机!而这款以歼20现有技术而研制的隐形战机,将成为第二艘国产航母的舰载战斗机。


上书房


中国下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肯定是歼31,这一方面,尹卓将军曾多次说过,他曾多次参观过战斗机工厂,我相信尹将军,曾是海军信息化主任,我也更相信中国海军。

中国下一代舰载机叫歼31,而不是FC31。FC31是外贸战斗机,叫中国战斗机31。歼31是中重型战斗机,重量和F35差不多,在30吨左右,以后改进很可能超过30吨,但也不会超过35吨。中国歼31应该没有F35那么肥大,因为中国没有,暂时也不需要,或者说没有能力装备垂直起降战斗机,所以歼31比较苗条。

而FC31是典型的中型战斗机,在25吨以下,是专门外卖的。在外形上歼31和FC31基本上差不多,肯定还是常规布局,动力很可能是涡扇15,或者更可能是涡扇19的高调版本。

因为陆基战斗机上舰时各方面改动很大,扩大机翼面积,主要扩大翼展,还要上折叠。还有防腐蚀,加强支架,这方面大约在1~2吨。扩大机身,增大载弹量,增加燃油,合起来基本能达到五六吨左右。这个时候歼31就达到了30吨,所以更需要强大的动力。涡扇19的动力可能达到11左右,不像人们说的10,因为发动机在发展F35个动力也已经超过了10,所谓的推动比达到10,那是一个最低数字了。

所以,歼31上舰是肯定的,一定要注意用词。军方说的歼31和FC31不是一个概念,他们说话都非常严谨的。以前我听过尹卓将军一句玩笑话,FC31有些轻,可以做加重版啊?各方面综合起来,不就是FC31的扩大版吗?这话都是话中有话的。不信等着瞧!



大志远思想空间


目前我国5代机有两款,歼20和FC31,歼20已经小批量服役于空军,至于另外一款FC-31则一直以来被大部分人认为FC-31会是我国海军的下一代舰载机,但是从去年曝光的中航工业宣传片上来看,歼20似乎也有上舰的野心。

从歼20的大小来看,歼20长20.3米,翼展12.88米,高4.45米,而我军现役舰载机歼15长22.28米,翼展15米,高5.92米,从大小上来看,歼20比起歼15来说还要小一些,歼15能上舰,那么歼20上舰也不是不可能。

虽说歼20是一个强大竞争对手,但是FC-31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尺寸小,航母能搭载数量更多。参考辽宁舰一艘6.5万吨左右的航母,只能搭载24架歼15,差不多吨位的伊丽莎白级航母则能搭载36架F-35,而FC-31的大小则与F-35相差不大,所以FC-31也有争夺下一代舰载机项目的自身的优势

但是FC-31想要成为下一代舰载机还是有不少困难的,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FC-31配套的发动机WS-19。发动机一直是我国的短板,包括歼20也存在这一问题,但是歼20的WS-15发动机已经在多年前成功试车,根据相关媒体透漏预计在2020年左右服役。而FC-31配套的新型先进中推发动机WS-19则鲜有报道,目前只是知道已经下线,能否成功定型尚不知,如果该型先进中推发动机无法在003航母服役时(2023年左右)定型,则FC-31很有可能无法成为下一代舰载机。

所以FC-31能不能成为我国下一代舰载机,关键就看新型发动机的研发进度了。


军备时刻


FC31上舰就滑稽了。别的也不用多说,就看看它那个弹仓。

FC31由于原始设计的问题导致机体很小。作为5代隐身机,必须采用内置弹仓,把导弹藏在机体内。而由于它机体小,就自然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载弹量小。

FC31没有两侧的副弹仓,它只能依靠机身中间的主弹仓装载导弹。歼20机体很大,既有机身中间的主弹仓,又有两侧的副弹仓。主弹仓可以携带4枚导弹,副弹仓可以携带2枚,它的带弹量是6枚。FC31没有副弹仓,它的带弹量我用计算器算了一下:4枚。

只能带4枚弹,明显是太少了。但如果是空军用,用来当制空型战机,跟敌人的飞机进行战斗,只带4枚弹,2枚中程空空导弹+2枚近程格斗导弹,也算是能凑合。但如果上舰的话,就是绝对连凑合都不能凑合了。

因为如果上舰的话,FC31只能带3枚弹,而不是4枚。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的核心进攻兵器。它的任务不仅仅是进行空战,也包括:对舰攻击。也就说舰载机必须具备挂载反舰导弹的能力。

前几天我在文章里说辽宁舰如果打没有航母的驱逐舰舰队就像大人打小孩那样容易。有个朋友留言说辽宁舰就24架战斗机,威力也不是很大。这笔账他是没算明白。比如说反舰导弹的射程是300公里,驱逐舰发射反舰导弹,打对方的舰艇,就必须进到300公里的射程之内,这样他才能打到对方。而航母是依靠舰载机发射反舰导弹进行攻击,它的打击距离是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反舰导弹的射程。

歼15自身的作战半径是1200公里。它是飞到1200公里的距离上再发射反舰导弹,打击300公里距离上的敌舰。也就说航母的打击距离是1500公里。比驱逐舰的打击距离永远多1200公里。

驱逐舰想打到航母,它就得再往前开1200公里。它以30节的全速开,也得22个小时以后才能有机会向航母发射导弹。而在这22个小时之内,航母的舰载机部队可以向它进行5波打击。

辽宁舰上有24架歼15,每次攻击各带1枚反舰导弹,这5波下来,也会向驱逐舰编队打出120枚反舰导弹,你再看看,到底厉不厉害。是不是大人打小孩?

所以说舰载机挂反舰导弹,是航母编队的核心战斗力。如果舰载机不能挂反舰导弹,只能挂空空导弹,那就只能在敌人的军舰头顶转圈了。舰载机不能挂反舰导弹,也就是说这个航母都白建了。

舰载机必须能挂反舰导弹。

以歼15为例,它可以挂1枚反舰导弹,再挂4枚中程空空导弹和2枚近程空空导弹。这样既能打击敌舰,也可以跟敌方的战机进行空战。

不过反舰导弹有个问题,就是通常都很粗大。

1枚反舰导弹占2枚空空导弹位置。

歼20理论上可以带6枚导弹,如果执行反舰任务,就只能带5枚弹。机身的主弹仓,一侧装1枚反舰导弹,另一侧装2枚中程空空导弹。副弹仓装2枚近程导弹。这样的搭配也比较合理。既能打击敌舰,也有2枚弹时刻准备在远程对敌机进行狙击,还有2枚近程弹用来自保。

轮到FC31,这就扯淡了。它只能在主弹仓的一侧装1枚反舰导弹,咱姑且不讨论它究竟能不能装进去,就算它能装进去1枚,但另一侧也只剩下2枚弹的位置,只能再挂1枚中程弹,1枚近程弹。没有副弹仓。

1架舰载机只能挂3枚弹,是不是滑稽?打不了仗。

FC31要是也想挂5枚弹,那就得增加两侧的副弹仓。咱也不说有多麻烦,就算实现了,这又挤压了燃油的空间,导致作战半径下降。它那小身板,正常的作战半径也就是900公里。如果加入副弹仓,燃油减少,作战半径也就是600公里。

所以FC31作为舰载机的公式是这样的:

作战半径900公里,装3枚弹。

装5枚弹,作战半径600公里。

而现在海军歼15的数据是作战半径1200公里,装7枚弹。用脚后跟想想,海军能同意拿FC31换歼15不?

没办法,机身就那么大。只能这么分配,就这么大的潜力。而不论是3枚弹还是600公里,都绝对是无法令人接受的。

FC31是按照陆基设计的,它如果想上舰,还得增加尾勾,加强起落架和强化机体结构,简单的讲就是增重。而随着重量的增加,它的作战半径还会再降一些。它如果上舰,不论是900公里还是600公里的作战半径,恐怕都是达不到的。

FC31和米格29是一类战机,都是双发的轻型战机。米格29是出了名的腿短,作战半径只有600公里。但是米格29是非隐身战机,导弹挂在机身外面,不跟燃油抢位置,而且它比FC31还大一点点。所以说在载油量,在作战半径这块,FC31想超过米格29的600公里,都有很大的难度。


锐度何老师


关于我国新型隐身舰载机,大家是比较关心的。这一两日,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4月2号,有消息人士称,FC-31上舰后,将改名为歼35,其空重、内油都将进一步增加。其中,空重将增加10%左右,内油将增加到8吨以上。对于歼35的首飞时间,消息人士也有提及(下文会说到)。

应该来说,这个消息还是比较符合舰载机改进的常识的。以F-35A为例,其翼展为10.7米,空重为13.3吨,内油为8.3吨,最大作战半径为1080公里。为了上舰,F-35C翼展增加到13.1米,空重增加到15.8吨,内油增加到8.7吨,最大作战半径增加到1140公里。F-35C所增加的重量,一方面是以为为了提高升力对翼展的增加,一方面是为上舰而进行的对起落架、机身等机体结构的加强。

一些人在谈及歼20上舰的问题时,认为歼20为空军型战机,如果要上舰,必须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进行改进;而且其已经比较重的机体,上舰后必然会再次增加不少重量。其实,目前的FC-31也是空军构型,而且还是处于验证机的状态。如上图所示,从FC-31目前的翼形看,期采用了较大后掠角度、较薄的机翼,整体机身显得偏“细长”。显然,这是为了空军型更大的速度和空优性能而设计的。FC-31如若上舰,也必然会进行不小的改进,比如后掠角减小,翼展增大,机体结构增强,增加耐腐蚀性等等。

F-35C翼展明显加宽

只是,F-35C为了上舰,空重增加了近19%,而FC-31只增加了10%,也是十分难得了。不过,这方面目标是目标,实际还需要继续观察。在内油方面,从公开数据推算看,FC-31的2.0版的空重约13.5吨,内油在7吨以上。这次其空重增加到14.9吨,内油增加到8吨以上,也是理所当然。此外,由于FC-31最初的地位是一款利用成熟技术研制的,以外销为主打的低成本4代机,而这种定位,显然并不适合于将成为我国新一代舰载机的歼35。所以,FC-31的航电也将进行大幅度的升级,性能更加的强大,也更加的完善。

这一系列的改进,幅度是比较大的。所以,根据该消息人士的说法,歼35的首飞时间,将推迟到2年后,也就是2021年左右。以此来计算的话,其服役时间将在2027年左右。这样的话,我国新一代中推的进度也应该能够赶上,这有助于歼35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当然,以上均为基于消息人士最新消息的分析,具体情况还有待继续观察。


晨曦谈兵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有人问过歼31总设计师孙聪同样的问题:“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会是FC-31吗?”对此,孙聪回应:大家请拭目以待!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将是针对歼31未来用途最权威的“官泄”。据此可知,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是歼31改进型没跑了。
珠海航展上的FC-31

长久以来,关于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究竟沿用重型机还是改用中型机的讨论就已经争论不休,双方都有大批拥趸,谁也说服不了谁。前者认为,重型机拥有中型机无法比拟的航程、载弹量方面的性能优势,是保障航母编队安全,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的利器,而后者则认为,未来航母舰载机的选择隐形化、轻量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相比重型机体所增加的微小的燃油、载弹优势,采用中型机所带来的载机数量提升足以弥补单机性能的差距,况且,谁说中型机就一定比重型机弱?外界普遍认为,新一代中型隐形舰载机如美国的F-35战力要明显优于现役的苏-33(歼15)、F/A-18等重型机。


F-35是一款划时代的舰载机,引领了未来舰载机发展潮流

中国国内对这方面的讨论也很激烈。就从网络上的讨论来看,中国大多数军迷和网友都比较倾向于选择重型的歼20而不是中型的歼31作为未来国产航母舰载机。究其原因,无非是研发进度、航程、载弹量等方面的考量。相比歼31迄今只生产2架验证机的进度相比,比歼31早试飞一年的歼20确实要领先多得多。歼20从去年底加入现役后,在小批量生产的同时,依然在不断试飞改进,并且多次在公众场合亮相,这次更是以3机编队的形式进行飞行表演,让人一饱眼福。网友普遍认为,假以时日歼20换装WS-10B或者WS-15后,一定能成为一款强大的隐形战机,制霸蓝天!相比之下,歼31受进度的拖累,服役遥遥无期,另外即使服役,能否赶上F-35的水平,也是个未知数。


歼20唯美瞬间,做工精致,细节见真章

不过,显然目前高层已经有了答案,这个争论可以休矣。立足于未来作战需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而在歼20和歼31之间最终选择后者,正是印证了这句话!

未来歼31改型国产舰载机想象图


兵者诡道也


对于这个问题,歼15、歼31的设计总师给出的答案是:请大家拭目以待。儒道之主认为,下一代舰载机虽不可能是现在的歼31(FC31)2.0版,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由沈飞研制。歼31直接上舰是不可能的事,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在歼31的基础上研制的第四代(我军方划代标准)隐身舰载机。既然孙聪总师说是“等着吧”,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8年11月5日,在“逐梦海天”媒体见面会上,孙聪在回答央视网记者关于“鹘鹰(歼31)转正的传闻是否属实”这个问题时,孙聪总师回答说:“网上的消息把我心中的愿望都说出来了,我们也特关心这事,至于我的回答呢那就是:等着吧!”尽管孙聪总师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透露出的意思可以说是很明显:歼31改型已获海军认可。航展之前就有消息称:“海四”(下一代舰载机)由沈飞负责。沈飞在10月份曾发表题为《舰载战斗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文章,文章中称:第四代隐身舰载战斗机为中型机。


这篇文章无疑是为“歼20上舰”泼了一盆冷水,这毕竟只是沈飞的“一家之言”,下一代舰载机究竟花落谁家,决定权还在海军手里。以我个人对舰载机的发展趋势、我海军的发展战略的理解,中型舰载机更适合。而我国目前仅有成飞的歼20、沈飞的歼31两款四代机,所以只能是歼31的改进型,或者是干脆重新研制一款中型第四代舰载机——歼20上舰的可能性极低,重新研制比歼20上舰的可能性更低。沈飞在这篇文章中称,“新海四”性能应该是与我们的歼-20性能相当的战斗机。


“海四”无疑是歼31的大改型,歼31的同比例模型参加了珠海航展,与之前的2.0版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仍是一款为空军研制的战斗机。歼31舰载版到底模样如何?现在还没有任何官方公开的资料,具体的研制进度也不清楚。不仅是国人对歼31上舰给予高度关注,国外同样紧盯着这个问题。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在11月13日发布了一篇文章称,中国的FC-31已获得海军经费的支持,不仅是海军将大量采购,空军也将订购部分空军版,空军也将为FC31的研发提供部分资金。


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10月份孙聪总师到访贵发所一事,外界推测孙总师就是为了涡扇19(WS-19)发动机而去——为解决歼31战斗机的动力问题。这件事曾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如果一切顺利,2020年我国第四代舰载机就会露面。如果歼31改进型获海军认可,空军型又能接到空军的订单,这不仅对沈飞的意义重大,对我国整个航空制造业的意义都相当重要——我国战机研发、制造都将更进一步。根据官方透露出的点点滴滴的消息,下一代舰载机将是歼31的改进型,具体型号未知。


儒道之主


FC-31很有可能衍生出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版本,尤其它采用短距起降的双前轮起落架式设计,完全有可能向F-35一样,开发出适合海军航空兵的舰载机。其次FC-31还能和F-22形成高、低搭配。

FC-31鹘鹰战斗机是我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它采用双发单座,使用蚌式进气道、内置弹舱和双外侧倾斜固定垂直尾翼的常规气动布局。FC-31拥有明显的隐身战机特性。其搭载两具WS-13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达到88.29kN。FC-31全长17.3米,翼展为11.5米,机高4.8米,正常起飞重量为17.5吨,最大起飞重量达28吨。FC-31还开创式的采用3D打印制造一体化机翼和机身中部,这也是我国战斗机制造史中的第一。

2014年11月11日,我国第十届中国航展上公开亮相了FC-31,这也引起了广大军迷的注意。其制造商沈飞堪称我国军机的摇篮,早在1956年9月,沈飞便在米格-17基础上仿制出歼-5。此后又相继推出了歼-6、歼-7、歼-8三代主力歼击机型。而从FC-31的特点来看,能明显感受到这是一款对标美军F-35机型的战斗机。美国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联合先进攻击技术”验证机的研制,最终达成了F-35的结果,并衍生出空军的常规起降机型——F35A,海军陆战队的垂直/短距起降的F-35B机型和航母上使用的F-35C机型。F-35除了美国使用外,还外销至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日本等国家。

从我们的五代机特定能明显看出,歼-20属于重型战斗机,主要是为了夺取空权而生的制空型战斗机。而FC-31则为次一级的辅助机型。两者属于互补机型。更为重要的是,FC-31具备改装成舰载机的潜质。


航空之家


当年J20出来的时候,美国说太长了是截击机。很多中国网民也信了。但后来一张“八一”照,显示J20与苏27长度一样,宽度还略窄。这一下网络一片哗然,原来J20就是战斗机,而不是什么截击机。

现在美国,英国,加上前几天的日本都在要求换F35B/C。那么如果中国还用J15那叫犯罪。下一代到底采用什么飞机呢?很多爱沈飞的人直言:J31。说实话他们也知道J31不如J20。但举出以下3个例子:美国F35是中型机,所以中国也用中型机。J20太大。J20机翼不可以折叠。而且这3个问题是一步一步后退出现的。

1.美国F35是中型机,所以中国也用中型机。驳斥:美国采用的是中型机体重量加大型战机的容量。目前这个本事,不得不承认只有美国可以做到。F35只有三代机中型的空载,但满载却与三代机重型机相同。所以F35战斗力是重型机的战斗力。这对复合材料,发动机要求极高。目前只有美国可以做到。如果中国采用J31,肯定不是F35的对手。在航母暂时不如人家的基础上,舰载机也不如人家不是找死吗?

于是沈飞粉丝们不得不承认这点。于是提出来第二个例子。

2.J20太大无法上舰。你看呀!J20好是好。但由于美国的媒体说J20是截击机,现在中国人都认为J20太大。但最近的照片已经表明J20基本上和苏27系列一样的。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但还有人来说这个事。我也无可赖何。

但部分理智的沈飞粉丝提出了第三个例子。

3.J20机翼无法折叠。J20吧!大小合适但机翼不能折叠,所以航母载不了几架,这是一个问题吧?但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吧!J20也可以机翼折叠。不过要重新设计机翼而已。

综上所述:下一代舰载机应该是J20改,不是私生子J31。






斗天斗地斗自己


我国的下一代舰载机绝对不会是一架中型飞机,所以肯定不会是FC31战斗机,何况,FC31已经是外贸战机,其基本的性能数据已经通过中航的宣传告诉了全世界的客户,更不可能会装备自己的部队了,我国在这个方面一向分得很清的。作为未来的主力,必要的神秘是必须的。

图为歼31战斗机舰载型的网友设想CG图,图中可见其挂载了4枚YJ83K。


FC31舰载机作为一个中型飞机,他起码有以下几个方面海军不会满意:1,高速性能差,最快飞行速度不超过2马赫,在快速反应截击作战中不会有太大优势。2,制空能力不足,没有侧弹仓,不能在大迎角等状态下发射空空导弹,只能通过腹部弹仓以自由落体形式抛出导弹才能打击。3,作战半径小,作为中型双发飞机,作战半径小就意味着他不能延伸航母战斗群的作战半径。

歼31战斗机的气动布局还是很适合机动作战的。


因此,我国海军是断然不可能以此作为自己的舰载机的,这一点从当初选择歼15战斗机作为舰载机就能看出来,毕竟歼15在兼具强大攻击力的同时,也拥有很快的飞行速度,保障了快速反应和紧急起飞的截击能力,具备很强的制空作战能力。所以,未来的我国海军航母舰载机,肯定是一种强调高速、大作战半径、大挂载、强制空的隐身第五代舰载机。

歼31没有侧弹仓,只有一个腹部弹仓。


前阵子,央视在报道舰载机部队的飞行员时,无意间露出了我国下一代舰载机可能的模型,根据照片看,那应该是一种根据FC31战斗机放大后的战斗机,换了新的发动机,增加了侧弹仓,但是仍然是常规布局,和舰载的F22似的,她基本可以看作是我国对于下一代舰载机的基本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