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冷门纪录片《渡渡鸟》:那些贪婪索取的人,会将一切带向毁灭


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离开了人世。从此之后,这种动物从地球上彻底灭绝。在之后的数百年里,人们只能从画册、从照片中,想象着渡渡鸟昔日的样子。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渡渡鸟,出现在《爱丽丝漫游奇遇记》的画册中。在此之后,渡渡鸟似乎变成了等同于狮鹫、龙类的动物。在他们看来,渡渡鸟只存活在神话传说中,但在现实生活里,这种动物似乎从没有出现过。

《爱丽丝漫游奇遇记》中的插图

虽然很多人这样认为,但事实上,渡渡鸟是曾经存在的。毕竟博物馆里的完整渡渡鸟骨骼,是不会说谎的。以及牛津大学储藏的渡渡鸟标本,足以证明“它曾存在过”。

从这些残存的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渡渡鸟拥有强劲的鸟喙与有力的后腿,我们由此也可以得知,渡渡鸟并非那种蠢萌蠢萌的沉重生物,而是强壮而灵活的鸟类,不过是不会飞罢了。但它们生活在毛里求斯,这个岛屿之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水果自愿。所以它们就算不会飞,也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

换句话说,这些鸟类自身的素质,足以适应当地的环境。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鸟类到底是如何被灭绝掉的?

这段故事,要从80年前讲起。

(一)飞不起来的荷兰人

1598年9月,荷兰商船阿姆斯特丹号遭遇风暴,所以被迫停泊到了毛里求斯岛,上面的船员经过多日漂泊,已经饿得快死了。当他们踏上毛里求斯岛时,便犹如见到了救星一般,他们立刻到了岸上,四下里寻找食物。

这些人的到来,注定了渡渡鸟的灭绝。

我们惯常的结论,是这样说的:这些荷兰人到了岛上之后,渡渡鸟的数量开始渐渐减少,最后渐渐灭绝了。所以,后人开始理直气壮地推断,人类为了获取肉食,所以无休止地捕杀渡渡鸟,从而导致这种鸟类彻底灭绝。但事实,真的是如此么?

多年以后,古生物学家彼得·斯沃尔,找到了昔日荷兰水手留下的遗址。但他历经4年的挖掘,都没有找到一丁点渡渡鸟的骨头。偌大的营地遗骸中,只有猪骨和羊骨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人们真的不愿意吃渡渡鸟的肉吗?

永远烤不熟的渡渡鸟

荷兰水手在400年前留下的日记,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根据他们的记载,渡渡鸟的肉非常油腻。连这些饿得半死的水手,都表示无法下咽。除此之外,渡渡鸟的动作灵敏,而且力气还非常大,它并不是什么好对付的猎物。

如果一种猎物又难吃,又难烹调,而且还难抓,估计只有傻子才会去捕捉它们。更何况,在毛里求斯岛这里,有的是可供食用的植物以及水果,人们实在没有必要盯着渡渡鸟下手。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鸟类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灭绝的呢?

(二)你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

虽然人类不太愿意去招惹渡渡鸟,但是问题表明:虽然人类没有直接杀死渡渡鸟,但人类对渡渡鸟的灭绝,也是难辞其咎

为了丰富自己的肉食种类,荷兰人从欧洲带来了大量的家畜,欧洲的猪羊首当其冲。这些家畜,被水手们养在了栅栏里,有少数挣脱了人类的束缚,逃到了大自然中,从而成为了当地的“野猪新贵”。

儒勒·凡尔纳在他的小说《神秘岛》里,记录下了这样的场景:主角一行人乘坐着自己打造的木船,驶向邻近的一个小岛,寻找另一个漂流到海上的遇难者。在这个岛屿上,有一些野猪、野羊在活动,但经过仔细辨认后,他们发现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欧洲的猪羊——只是逃出了主人的藩篱而已。

这虚构的小说情节背后,有着现实作为铺垫。在毛里求斯岛,古生物学家彼得·斯沃尔找到了许多猪骨和羊骨。这些便是有力的证据。

这些跟随人类而来的四脚移民,成为了渡渡鸟的可怕天敌。

猪是杂食动物,而且猪的身体壮实,在岛屿上罕逢敌手,渡渡鸟很快便败下阵来。雄鸟和雌鸟的交配行为,受到了颇为严重的影响,鸟蛋则成为了猪的食物。这种昔日称王称霸的陆行鸟,不得不逐步收缩自己的领地,其族群数量也剧烈减少,最终踏上了灭绝的命运。

沙滩之上,只余脚印

“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人类都是灭绝渡渡鸟的头号凶手。

(三)人与自然

为了生存,人类肆无忌惮地扩张,并且侵入到野生动物的家园。在这场冲突中,很多野生动物就此灭绝。

此时称王称霸的人类,宛如昔日在岛上称王称霸的渡渡鸟一般。当大自然以埃博拉,非典等病毒反击时,人类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每次都是损失惨重。

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的一举一动,都宛如婴儿般幼稚无力。当危机来临,整个世界草木皆兵时,未知他们可曾想过,昔日的渡渡鸟,也曾遭遇过同等的绝望?

我想不会。

人类在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便是无法在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眼下的一切,不过是历史的重演而已

而在未来,历史仍将一次次重演,不会有例外情况出现

(完)

(欢迎关注我,你将得到许多有趣的文化、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