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豢养猛虎二十年

《郑伯克段于鄢》是教科书中家喻户晓的故事,讲述了春秋初期郑国统治集团内部围绕君位展开的权力斗争。故事的大致过程是:郑庄公即位后,在武公夫人姜氏的偏袒下,小儿子共叔段在封地疯狂扩充势力,最后发动造反被郑庄公一举铲平。

那么,享有“春秋首霸”美誉,集狡诈、阴险、虚伪于一身的郑庄公为什么会纵容胞弟共叔段,饲养“猛虎”二十余年?笔者认为,郑国这场兄弟阋墙的内乱背后,更深层次隐藏着周王室与郑国之间的政治拉锯。

周平王渴望着机会

先天不足,周平王政权合法性欠缺。西周末年幽王宠幸褒姒,撤换继承人,废掉了太子周平王。周平王回到母亲娘家西申国后可能私自称王,遭到周幽王讨伐,于是联络曾国勾结西夷犬戎偷袭击杀周幽王及伯盘,间接构成弑父杀弟的罪行。幽王死后,西虢国公姬翰等诸侯又拥立幽王弟姬余臣为周携王,不承认周平王政权。携王二十一年,晋文侯杀周携王,诸侯九年不朝拜于周,天下无共主。晋文侯又为周平王正名,迁于成周,晋郑挟天子而正诸侯。周平王成了牵线木偶。(史料参考《系年》)

姜氏是传话筒

申国勾结犬戎灭亡西周后丧失了存在,由于最早参与帮助周平王夺权,立下赫赫之功,也许被平王东迁受益方诸侯截胡后封杀清算了,但是申国一直与周平王关系密切。郑庄公母亲武姜,和周平王母后都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可能是周平王表妹。(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史记·郑世家》)周平王可能暗地与武姜达成了利益协约,开出的价码是重新扶植一个申国,提出的条件就是:插手郑国内政,分裂郑国,使郑国受制听命于周王室。回报很诱人,毕竟结了婚的女人有时也爱往娘家搬东西。从武姜两次讨要的封地来看,其目的性强烈、饱具战略眼光的选择,如果背后没有高人指点,通常不会是一介妇人所擅长的。

两次封地的选择

武姜首先要“制邑”。制邑,西周属东虢国,春秋初期被郑武公兼并。东虢国,最早分封领主是周文王的弟弟虢仲,古老尊贵,根正苗红。凭着这层渊源,东虢国一直发挥着护卫周王室的屏障作用。地理形势上,制邑以西地势险要,虎牢关扼其要冲,南连嵩岳山墙,北接黄河天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把守东周王城洛邑的东大门。周平王想把制邑控制在自己手里,重新构筑防御体系。如今郑国盘踞制邑,洛邑等于东门大开,郑国像一把抵在肋骨上的尖刀威胁着周王室,让周平王挺不直腰,嘴里跑不出一句硬话。

郑庄公否决后,武姜第二次又要“京”。京邑在荥阳东南,离制邑不远,两次选地都在洛邑东大门虎牢关附近。京在规格上又超过了国都新郑,不符合分封等级制度,导致二君并立分裂政权,制造内耗。

晋昭侯分封叔父于曲沃就是先例,后来的曲沃代翼就是惨痛的教训。有了晋昭侯这个老师,周平王想效法分割削弱郑国,消解郑国的威胁。

郑庄公养虎为安

郑庄公分封共叔段于京邑后,二十年不管不顾,任其野心膨胀、势力扩张,最后却能轻松平叛,原因在于

郑庄公早就为这只猛虎设计好了笼子。

一,走上层路线

郑庄公大方高调让出京邑。(“庄公元年,封弟段於京,号太叔。”)一方面,郑庄公新君即位,为了稳固政权,需要向大贵族妥协。另一方面,破格分封京邑自贬国君身价,是在高调向周天子示弱,周王室虽然成了傀儡,但是背后的晋、卫等国虎视眈眈,只需一个理由就可以师出有名,陈兵郑境。一个敢于拿地盘作政治赌注的人,在蛰伏的二十年间肯定不会吝惜任何手段博取领导周天子信任,换取上级对政权合法性的支持,抢先占领舆论高地。

二,走群众路线

郑庄公纵容放养政敌。共叔段到了封地后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兼并周边土地,剥削打击中下层贵族平民的利益。(“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过度的扩张倒逼新贵、地方势力与武姜、共叔段等空降派作出利益切断,倒向郑庄公。

而国务委员祭足、公子吕等人再三主张铲除共叔段,也从侧面上反映出统治集团内部间矛盾尖锐,利益受损方政治诉求上升到统治层面。(“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庄公通过长期纵容政敌扩张,倒逼统治集团内部站队,将家族之间的君位斗争扩散成势力集团间的利益斗争,促使形成向心力更强,利益联系更加密切的领导班子、统治集体。

三,走国际路线

博取领导周天子的信任,仅仅表忠心讨好是没用的,必须要让上级感受到能够有效掌控你。郑庄公放养政敌共叔段就是为了给周平王一个放心的理由:靠近洛邑、盘踞虎牢关附近的共叔段可以随时倒向周王室,进,可以祸乱郑国;退,可以成为周王室的屏障。从后来轻松平叛的结果上看,共叔段一直活动在郑庄公严密监控下。培养一个可控的内患,换取周天子信任支持,松懈周边诸侯警惕,在郑国政权过渡期赢得一个稳定的国际周边形势。

周王室防备郑国之验证

后来共叔段造反,郑国内乱。周平王趁机擢拔虢国公忌父分郑庄公执政权。周郑交质、虢公伐曲后,周郑关系迅速恶化,周桓王彻底委大任于听话的虢公,将郑庄公踢出了核心圈。

郑庄公蛰伏二十年,圈养政敌自保,灵活把握矛盾关系,实现了政权交接的平稳过渡。他,才是一头真正的猛兽。

二月六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