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听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我花了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你怎么看?

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这句话包含有很多的意思:

1.说明对方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对方的实力实在是过于强大,以至于该作者整整花了10年时间来提升自己,才有和他接触的机会,说明了提升自己的不容易以及付出背后辛苦的艰辛。

2.说明对方是个不容易亲近的人

花了整整十年才能喝咖啡,说明这个人平时不愿亲近,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才融化掉了他冰冷的内心,说明其过程相当的不容易,希望对方能够更加珍惜。

3.说明对方很有正事

这种人无非是一种事业狂,也许他的内心深处有着说不完的苦衷,只是不为人知罢了。这种人的内心往往更加脆弱,需要有惊人的毅力,才能克服艰难险阻。


后皇嘉树624


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口,而你是城市户口。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很好吗?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可是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去年SARS好像让大家一夜之间发现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竟然如此落后,物质供应也不丰富,因为农民挣的钱少,贵一点儿的东西就买不起,所以商贩也不会进太多货。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中买得起等离子彩电的农民毕竟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农民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奋斗,于是我要进城,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你生下来就拥有的大城市户口。

  考上大学是我跳出农门的惟一机会。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校长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30起床,晚上11∶00睡觉,就连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题。

  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如果你不想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不是太差,你可以在高三时有机会获得保送名额,哪怕成绩忒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而那所三流大学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因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海本地的名额太多了。

  我们的考卷一样我们的分数线却不一样,但是当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每人每年6000元,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2.4万元,再加上住宿费每人每年1500元,还有书本教材费每年1000元、生活费每年4000元(只吃学校食堂),四年总共5万元。2003年上海某大学以“新建的松江校区环境优良”为由,将学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这就意味着仅学费一项四年就要4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总共6.6万元。6.6万元对于一个上海城市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可是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这简直是一辈子的积蓄。我的家乡在东部沿海开放省份,是一个农业大省,相比西部内陆省份应该说经济水平还算比较好,但一年辛苦劳作也剩不了几个钱。以供养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为例,除去各种日常必需开支,一个家庭每年最多积蓄3000元,那么6.6万元上大学的费用意味着22年的积蓄!前提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能生大病,而且另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多么优秀,都必须剥夺他上大学的权利,因为家里只能提供这么多钱。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的学费,看着那些握着录取通知书愁苦不堪全家几近绝望的同学,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教育产业化时代的大学招收的?

  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点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挣来的血汗钱啊!

  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为了弄明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丰富的商品。

  我没摸过计算机,为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你在中学里就学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这也不能怪我,我们家乡没有外教,老师自己都读不准,怎么可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同学多才多艺,知识面那么广,而我只会读书,我的学生时代只有学习、考试、升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我才能来到你们中间,才能与你们一起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学的嘲笑,可以几个星期不吃一份荤菜,可以周六周日全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可以在周末自习回来的路上羡慕地看着校园舞厅里的成双成对,可以在寂寞无聊的深夜在操场上一圈圈地奔跑。我想有一天我毕业的时候,我能在这个大都市挣一份工资的时候,我会和你这个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做一个上海公民,而我的父母也会为我骄傲,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大上海工作!

  终于毕业了,在上海工作难找,回到家乡更没有什么就业机会。能幸运地在上海找到工作的应届本科生只有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水平,也许你认为这点钱应该够你零花的了,可是对我来说,我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钱让弟妹继续读书,剩下的钱只够我每顿吃盖浇饭,我还是不能与你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

  如今的我在上海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已经融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了,与周围的白领朋友没有什么差别。可是我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同学和他们永远无法实现的夙愿。于是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是最典型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平民子弟奋斗历程的写照。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心里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公平是相对的,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平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我在上海读硕士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个维达纸业的营销案例,我的一位当时曾有三年工作经验,现任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的同学,提出一个方案:应该让维达纸业开发高档面巾纸产品推向9亿农民市场。我惊讶于她提出这个方案的勇气,当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农民兄弟吃过饭后如何处理面部油腻,她疑惑地看着我,我用手背在两侧嘴角抹了两下,对如此不雅的动作她投以鄙夷神色。

  在一次宏观经济学课上,我的另一同学大肆批判下岗工人和辍学务工务农的少年:“80%是由于他们自己不努力,年轻的时候不学会一门专长,所以现在下岗活该!那些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嘛,据说有很多学生一个暑假就能赚几千元,学费还用愁吗?”我的这位同学太不了解贫困地区农村了。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我的同龄人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的行为将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和很久以前曾经吃过苦现在已经淡忘的人,关注社会下层,为了这个世界更公平些,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社会责任感驻留我们的头脑。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当我在头条的提问中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的时候,果断的去搜索了这篇原文并仔细读完发给大家,文章时间有点久远,但我还是那样认为,麦子的文章对我感触颇深,我就是从山沟沟里出来的娃。

我的家乡在山东的农村,想起读小学时候每到开学的时候,父母为了几十块钱的学费砸锅卖铁,东拼西凑,不足的部分就先欠着,用今年的收成做抵押,卖了还学费,最忘不掉家里过年唯一的荤菜,就是水煮鸡蛋,而且只有一个。

我依然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父母对我的期盼和叮咛,我能看的书,只有书本,杂志、期刊、小说对我来说都是遥远的,哪怕是看也是借同学的,记得看的第一本杂志就是意林,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新奇,原来可以这么做,还有这么多趣事。现在想来,那时候真的傻的可爱。

我喜欢看书、喜欢爬山、因为这不花钱,随时都可以,家里就在山里,山里养育了我们,一年四季,总有那么几次打到野兔,山鸡,野鸭等。那时候开心的不得了,有肉吃真的很幸福。

有的人生而为罗马人,对于大多数人,还在为去罗马做准备或是在去的路上。

对于大多数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你只看到了他们辉煌的一面,不为人知的心酸,你知多少?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生活领域的创作者  风味茄子



北子沐


这是一篇文章 我记得是我初中时候看到的

忘记是在读者 还是青年文摘上了 内容到现在已经忘记的七七八八了 但是意思还记得

大体上是一个农村出来的 经过努力和打拼 终于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了

这杯咖啡不单单是一杯咖啡 而是一种生活状态。

一杯咖啡的钱不多 随时可以 但是喝咖啡的生活状态才是想表达的主体。

所有人都买得起这杯咖啡。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喝的这么自然 喝的这么随意 喝的这么惬意。

实话实说 我现在爱喝咖啡 和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关系 燕鲍翅参 吃一顿不难 难的是随时吃 想吃吃

这个社会分阶级

跨一个阶级 真的不容易!

给所有靠自己打拼的 想越阶的朋友 加油!


几年前我也帅过


有人说勤劳能致富,我说那是扯淡。有人说知识能致富,我说你想多了。有人说智慧能致富,我说那看运气。

然后你再告诉我,我花了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更加不信,因为太多人哪怕一生兢兢业业,忙忙碌碌,最终还是跨不过他们的阶级,只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并且不得不让自己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所以这句话对我来说真的太励志了,因为作为一个上进的人来说,我知道作者在里面提到的梦想和她喝咖啡的那个人可能也是我们想成为的那种人。但我愿意干这碗鸡汤,不是为了麻木自己。只是想遵循自己内心,尽其所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想有太多遗憾。



钥柔


原话是出自笔名为轻音的一位博主,原话即是标题——“我花了十八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31c03320100leiw.html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也感触颇多,大致分几类人,谈谈他们内心可能的想法。

第一、外来人员,刚步入社会,尚无根基与经济基础的人。

此时有这种想法就是虚荣心作祟。

年少之时,生活在穷乡僻壤,原本对大都市有迷之向往,亦或是因大城市的繁华而流连忘返。

当他们成功融入这个城市,不免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无非是能向远在老家的亲人朋友炫耀自己所谓的优雅生活。毕竟,不管你是否出人头地,单就平时的所见所闻,足以成为他们向旁人显摆的谈资。

第二、已经工作五六年,对本职工作的套路了如指掌,有一定经济基础,尚无明显的人脉关系。

此时说出这话,可能是奋斗过后,取得了一定的小成就,对自己的一种快慰。

现在已经是彻底融入了这个城市,工作、生活都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处于舒适区的他们可以放慢节奏,享受一下生活。但是,此时不要忘记,自己还有车贷房贷,勾心斗角,累了可以选择暂时远离,但是不要逃避和懈怠。

第三、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人。

此时,是一种到达顶峰的豪情壮志。

十八年,人生有几个十八年。但是就是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我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可能我此时会激流勇退,亦或是实现转型。

不过,还是不要忘记,自己是从哪来。是,自己随时能和想约的人喝咖啡。可多年以前,我们还是那么卑微的不值一提。一路走来,不论自己是一路绿灯、畅行无阻,还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

是谁制造了障碍,让我们跌倒;又是谁给了我们条件,能够让我们成功。

同时不要忘记关注社会的下层人士,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鱼得水528


这就是下贱,花了十八年,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是自己的事,非要在意去跟人喝咖啡怎么怎么滴,这不是贱是什么。


耽玩坊


没有邀请的,我也来简单说一句。

因为这篇文章我这10多年以前就看过。

当时我是非常的喜欢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个人通过努力进取,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然后能够达到和那些仅仅是因为出身好一些的人,天然就能达到的水准,也佩服作者的进取心和观察力。

其实这篇文章是对社会的本质的一种隐形揭露。

别人的起点,也许就是你的终点,甚至是你一辈子的努力都达不到的终点。

以后大家就会明白:

……从现在往前推的这40年,我们的人民是多么的幸福。

只需要花10年奋斗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何等的幸运。

再往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

以后估计再花2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也很难再跟更高层次的人坐在一起喝咖啡了。

未来上升的通道也会存在,但比起往前推的这40年通道会越来越窄。

你所看到的起点和终点。和别人眼中的起点跟终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努力确实是永恒的主旋律。

飞吧。


大哥o369


我看过原文,感触很深,大体意思是说两个出身差距很大的人,他的室友大学期间组织各种兴趣爱好,开公司等,所有的费用都是室友的亲戚或是爸妈出得,各种新闻报道说大学生有理想有梦想,有冲劲各种夸奖,倒闭了就当玩玩!而作者出身落后的农村,每一分钱来之不易,除了学习也不会其他乐器不认识名牌等等!毕业后又有自己和家人亲戚的各种生活压力,十年后才初步稳定!看过很长时间了,描述不到位请各位指正,这是当今社会确实存在的问题,也请大家不要因为标题就各种攻击或是鄙视!谢谢交流


晴天的好时光


我也看过这个问题,后来结尾说的是其实我花了10年也无法跟你一样的心境喝咖啡,就算一个学校毕业,就算我比你努力优秀,但是你父母给的你出生就有的东西,是我一生无法企及的


过儿99097396


手机互联网之前,在电脑上一个叫天涯论坛非常火的帖子,意思就是贫苦农村子女在金钱,环境,生活方面远远比不上城市子女,以至于坐在咖啡馆自由喝咖啡这样简单事也要花费数十年时间才能实现。而这一切,对于城市的孩子天生就拥有,理所当然。农村的孩子别无他法,只有更加努力,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和你一起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