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法认为男教师、老教师、副科教师逐渐成为教育界三大弱势群体,你怎么看?

佩弦教育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恰恰相反,老穆认为这三大群体的“地位”正在发生着变化……

第一,我们首先来谈谈男教师。

大学和高中男教师较多,初中次之,小学较少,幼儿园几乎没有……

在孩子最需要阳刚之气的年龄阶段,却没有男教师,确实很尴尬,弊端也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男教师少,但不代表弱!每次的体力活,怎能少得了男教师呢?

男教师在教学上,也有自己的一套特有方法,这对于习惯了女老师的学生而言,也有强烈的渴望。

比如李永乐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就很独特,不仅同学们喜欢,在网上也是吸引了几百万粉丝……

国家也鼓励男生报考师范院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男教师将越来越多,成为教育的主力军。

第二,我们再来说说老教师。

优秀的老教师,经验丰富,不仅受到学生喜欢,就连年轻老师都喜欢,愿意跟其学习教学经验。

当然,教学能力一般的老教师则不怎么受欢迎了,倘若脾气再执拗的话,就更不受欢迎了。

老教师最大的问题有二:

【1】不懂年轻人的内心及喜好。

【2】教学经验老套,不愿意更新。

老穆认为,只要老教师心态好,乐观开朗,愿意接受新的事物,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

比如戴建业教授,他就幽默风趣,谁不喜欢呢?

第三,我们最后聊聊副科老师。

传统主课就是语文,数学和英语。

到了高中,政史地,物化生也会成为重要的课程。但在小学和初中,他们大都为副科。

副科老师平时工作较忙,但压力不大。唯一没有优势的地方就是“职称评定”。

比如体育老师,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若想评到高级,是不是很难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算是弱势群体了。

但今后的评定政策一定会往副科上倾斜的,老穆对此有信心……

【结束语】对待教育,我们不能有偏见之心!语数英是主课,其他学科同样重要。倘若学生只学语数英,是考不上大学的。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老穆说语文


小七也是一名教师,对这个观点,我持保留意见。因为,题主的这个提法过于绝对了。

1、男教师。

我是一名女教师,但我必须承认综合来看男教师比女教师有优势。

记得2015年我和同校一名男教师一起参加优质课大赛,赛程三天,比赛结束后,他还是精神抖擞,而我就只想好好睡一觉了。

男教师精力普遍比女教师充沛,在学校更能担当大任。我们学校高中部一共260名教师,只有50名女教师。60个教学班,班主任全部是男教师。

所以,男教师绝对不是弱势群体,他们是学校的骨干。

我想,题主所谓的弱势群体可能是指男教师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教师普遍工资不高,因而男教师压力更大。

其实这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乡镇及小城市的教师收入确实很低,对男教师来说确实很不利。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男同志当了教师,连娶媳妇都难。

在我们这里的乡镇,一个工作10年,年龄在32岁左右的男教师,月工资只有2700元,一学期有5000元绩效工资。除此之外,再无半分钱收入。

确实很弱势!

但是,我们不能甘于弱势,广大男教师们要铆足干劲考去大城市,让自己成为骨干,摆脱弱势群体的标签。

2、老教师。

教师这个职业很耗费精力,要早起,要熬夜,要加班加点批改作业,还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这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教师来说确实很累。

但这不代表他们是弱势群体,他们也曾年轻过,他们将自己的大好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现在他们老了,少带一点课或者转带副科,不是因为他们弱势,而是因为他们太辛苦,也该歇歇了。

我们都曾年轻,我们也都会老。当我们老了,我们要调整心态,不要认为被边缘化了,我们应该很开心地看到年轻同事的成长和成熟。

3、副科教师

这一点我不想争辩,因为争辩就是狡辩,在初高中凡不是中考、高考科目的学科,基本都是被无视的学科。副科教师,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无疑是弱势群体。

不仅副科教师是弱势群体,其实我们语文学科也是弱势群体。在中学,数学英语物理三大门教师最具优势。

不过小七认为,咱副科教师也不用觉得太失落。在学校属于弱势群体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闲暇时间相对多一点。咱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教研,写作等等。

我觉得,只要自己过得充实开心,也没有什么弱势不弱势的。大家觉得呢?

我是小七,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给我一个关注吧。


墨公子说教育


男教师,老教师,副科教师之所以会成为弱势群体,归根结底还是教育体制出了问题。

首先说说男教师,男人除了要养家糊口,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还要一定的尊严。而看看现今男教师的现状,特别是在农村的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男教师,工资不高,养家糊口尚算勉强,社会上又多报道负面新闻,这让男教师何来社会地位。而教育体制又让教师只能成为听话的顺民,这让男教师也没尊严。可以说,男教师与人比钱没钱,比官没权,自然而然成了弱势群体。

再说老教师,老教师教书有责任心,但因看开了体制,教书已经没有了激情。这时,可以说是要业绩没业绩,要拼命也没了冲劲。于是,自然而然被领导凉在一边。

最后说副科教师。所谓副科教师,教就是体育历史等在考试中低分值的科目的老师。这更容易理解了,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唯考试应试为主的,那语数英等主科自然而然就比副科重要了,相对应的副科教师也就成了弱势群体。

现如今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是从教育体制入手。

首先如大领导说的,要让当教师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那如何做呢!提高经济待遇。让公务员的工资不高于教师,让教育还给教育,让教师有尊严,让社会舆论导向多报道教师正能量的一面。如果真能这样,我相信会有很多男的来当教师。

对于老教师问题,我以为应该鼓励他们发挥经验丰富的优点,比如让老教师去编排习题,研究考试方向,编辑课堂教案指导新教师等。这样老教师问题亦可迎刃而解。

最后说说副科问题,这更好办。除了强化语文的重要性之外,其他的都可以提到一样重要的地位。这样除了语文之外就没了副科,那何来副科教师问题。甚至可以把语文分解为语基与写作两部分,这样所有的科目就都成了主科,岂不美哉。以初中为例,我觉得可以这样安排分值。语基100分,作文80分,各自分开。数学150分,英语120分,物理120分,历史120分,化学100分,政治100分,生物100分地理100分,体育100分,信息技术100分。如是则无主副科之分,更容易学生均衡发展。


粹墨木一


我说说这三类教师在我们学校所处得位置:

一、男教师在学校的贡献大、人缘好。大家都很乐意和男教师相处。大气开朗、乐观豁达、主动热情。累活脏活那都是男教师的份儿,女教师有气,可以对男教师撒火。差班乱班,毫无疑问男教师接管,男教师方法多,脑子灵活,能制服学生。

优质课比赛,男教师很容易胜出,声音别具特色,更有气场。一般男教师轻而易举就能入围。

遗憾的就是,男教师越来越少,越来越稀缺。一月两三千自己就照顾不了自己,怎能承担养家糊口、一家之主的职责。

每天与学生打交道,整日困在学校,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事情繁琐细致,耳根每天不能清净,学生围在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天四五节课,备课、批改作业、处理班务,没有个清闲时候。走上社会,被指责教师穷酸、清高、自命不凡。强烈呼吁尊师重教落在实处,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扬眉吐气,让教师大大方方地生活,留得住更多的男教师。

二、让老师发挥余热,体现自己的价值。

老教师进退休前,会有心灰意冷,工作没有动力。学校要关注老教师的心里状态,经常和老师们聊天,多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热情帮助。

许多老教师更是有“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想法,无私奉献、认真负责、关爱学生。我们学校一名老教师,明年3月份,主动提出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担任语文主学科,每天还有早中晚自习。干劲很足,许多工作是年轻教师的楷模。今年9月份县优秀教师评选,大家一致推荐把这个名额给这位老教师。



三、副科教师丰富了学校的艺术氛围。学校艺术工作很受到重视,规范体音美课程管理,开足开齐课程,学校每学期开展各类艺术活动,期末对艺术课程进行验收。

为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在评优评先晋级方面分系列评选,体音美教师专门一个系列,体现了学校对体音美教师的重视程度。



教育采撷


这种说法,用我们东北话讲,叫真特么能扯犊子啊!

男教师:

很多男教师就是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窝囊老师,要么就是一代名师!

老教师:

千万别惹老教师,晒工资职称,分分钟秒杀你!比教学经验,闭上眼睛都能教你!

副科教师:

音乐老师弱势吗?钢琴课难道不是孩子补课当中学费最高昂的课程之一吗?


飞鹰作文


教育界三大弱势群体:男教师、老教师、副科教师…… 在大数据调研《中小学教师职业现状》显示:倍感压力的教师群体中,男教师、老教师与副科教师堪称教育界三大弱势

近一半教书“先生”欲逃离,男教师恐成校园“大熊猫”。按照社会上的职业属性划分,人们常常会对某类职业进行性别预设,如警察、护士。如今,教师职业中,男女比例也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不仅新晋教师中男性人数在减少,而且在职教师中男性还纷纷逃离。据公开数据,全国27所师范类院校中,在校师范生男女比例差距明显加大——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这意味着,未来国内大批教师中女性几乎两倍于男性。而仅有的三成男生中,最终选择进入学校、走上讲台的更是凤毛麟角。

超负荷的压力或许与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收入、家庭负担、社会地位等有着直接关系。直接体现为:教师收入水平低,男教师养家难;工作繁忙责任重,无暇顾及家庭教育;社会对男教师认同感偏低……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一种偏见:男性当小学教师是“没出息”的表现。“即使是专科的男生也不愿当小学老师,如果进不了中学,大家往往会选择考研,或干脆在求职时避开教育系统。”这一观念在大学男生中颇具代表性。

手握“保温杯”的老教师,更迫切拥抱互联网。教龄较长的老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最有经验、威望的一群人,也有着自己的烦恼。在教师职业现状调研中,同样能够验证这一现象。70%的老教师认为非教学性相关的事物太多,这是带给他们压力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来说,或许可以“忍痛”处理这些非教学性工作,对于手握“保温杯”的老教师来说,明显“吃不消”。老教师们开始意识到,信息化教育的落实将是他们摆脱沉重教学负担的最后一颗稻草。随着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兴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了备课、制作课件、布置作业、出试题、教学反馈等工作量。在高教龄的老教师中,71%的教师渴望尽快提升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老教师积极拥抱变化,年轻教师更应如此。

围观被鲜花和贺卡环绕的主科教师,44%副科教师想跨行跳槽。过去34个教师节里,主科教师被鲜花和贺卡围绕,让副科教师好生羡慕。被冷落的副科老师长期处于尴尬地位,在教师群体中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一位副科老师称,“我们受冷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应试教育。”

据了解,教师的薪资由每月工资和每学期的绩效构成,绩效衡量成为副科教师的隐痛。主科教师通常能够通过学生成绩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副科老师的教育成果却不好衡量,没有了升学要求更是处在教学边缘,这直接导致主科教师在绩效收入上高于副科老师。加上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多数为主科教师,使得两类老师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增大。除了收入上的差距,让副科教师最伤心的是被“边缘化”、不受重视。主要表现在:职称评选少有副科教师提名。今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特别强调要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创建。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研制《学校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此外,还相继发布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等文件,让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在促进教学活动的全面进行的同时,期望更多副科老师能够从“幕后”走到“台前”。同为教师群体中三大弱势群体的男教师、老教师、副科教师,他们更需要得到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自由公正的成长空间,这些都是教师获得职业尊严的重要基础。他们在默默承受压力的同时,心底时刻蕴藏着一份对教育教学事业的殷切希望。


学缘课堂


个人认为男教师、老教师、副科教师逐渐成为弱势群体的成因主要是教育体制缺陷和社会关注点失衡的结合产物。教师这一职业是比较早出现男女比例失调的职业,尤其是女多男少的情况相对比较突出,使男教师成为稀缺资源。但男教师存在一定的先天优势,除了体力和精力优于女教师外,阳刚硬朗的工作作风也是女教师相对薄弱的方面。而老教师和副科教师更是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政策和舆论导向都应该对于这类人群以相应的倾斜,保障这类人群的正常利益,让他们能利用自身优势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IT技术白支持


教育界的三大弱势群体,现在来看,问题是越来越突出。

纵观现在的各个中小学,遍地是女教师,遍地是年轻的女教师,再看男教师,要么是年龄较大,满头银发,要么是稀缺的很,看不到几个。难怪有人说,再这样下去,培养出的学生都是“娘娘腔”了。

所谓弱势,当然还有一定的戏谑成分。主要是,在一个男教师很少的学校,势必要承担更多的体力方面的劳动,同时担任的课程也相对来说,不较多。这样无形中,男教师的压力就大了。

而老的男教师,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是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并且学生也都是喜欢那些青春靓丽、朝气蓬勃的教师。而学校也早以把这些老教师边缘化了。在学校这个整体平均年龄极低的领域里,老教师无任何让人关注的方面。

再说副科教师,他们在学校所教的科目,就决定了他们的地位。我国很多地区,中高考都侧重于语数外理化考试,特别是语数外,占分比重最大,毋容置疑,学校安排教学也是以此为最重。其他科目,有些地区已经是按等级考试了,表现在学校,领导为了抓升学率,一定会忽略这些按等级考核的科目。对于这些科目的教师,也就可有可无了。

总之,教育界的三大弱势群体,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而且这几年的教师招聘,也更倾向于女教师。真的该引起各个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让更多的男大学毕业生走上讲台,以让我们的教育阴阳平衡。


世问


不是。

在我们这儿,男老师,老老师,副科老师尤其音体美老师是香饽饽。

首先男老师。现在学校每年新进老师中,男老师越来越少。基本新近男老师都会安排年级组长啊等职位。男老师基本当班主任。不管年级组长还是班主任,都是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

其次,老老师。老老师,课少。而且基本都有职称。也不用当班主任啊这些。年轻老师都希望自己快些到退休年龄。

最后,副科老师尤其音体美老师。一般当班主任少些。而且没有教学压力。去外面搞副业的多。不像数学、语文、英语老师,天天在学校办公室待着。而且,评职称压力小些。每个科目都是按指标的,音体美老师更容易评上。

题主所说的弱势群体指的是这些老师在学生间在家长之间没有那么重视。其实,老师们自身是很羡慕这些老师的。


化学姐话教育


老教师是教育界的弱势群体,首先是老教师对自己自嘲的定位,其次反映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复杂性,创新性!

在古代直至改革开放初期,教师都是越“老”越受人喜欢、尊敬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也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新的事物需要老师去学习,比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的使用;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被学校、家长、社会关注,认可,实施。这些都需要老师先去学习钻研,然后才能使用。由于老教师年龄大,视力,体力,记忆力大都不像年轻人,学起新事物自然比较慢,久而久之让老教师觉得自己“没用”了,从而成为了弱势群体,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老教师的合情合理的“照顾”,再加上学生及家长的区别看法等,促使老教师成为弱势群体,其实不全是这种情况!

副科教师是教育界弱势群体,不仅是副科教师对自己副科身份的自嘲,还体现了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心里,更反映了中国应试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

副科由于中考不作为计分科目,一直以来,都不被重视。虽然教育改革以后,已经把所谓副科从不安排课时上课,到安排非专职教师课时上课,再到专业对口的专职教师任教;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副科科目在学生、家长、老师心中的位置,一直还是有其名无其实!近几年中考计分科目的调整,副科也作为计分科目,或许会改变这一现象!

男教师是教育界的弱势群体,是近几年教师男女比例失调的结果吧

近几年入编教师普遍女性多余男性,即使未入编制的教师也是女性多余男性;那是因为早些年报考师范类学校就学的男性偏少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这是教师工资低的缘故吧!男性如果选择做了老师,工资低,社会地位低,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找对象都是个“问题”,所以,男性选择当教师的越来越少,所以出现招聘的教师大都是女老师!致使男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数量处于弱势。

其实,我觉得男教师依然是学校的顶梁柱。

首先学校的体力劳动的事物,多数都是男教师承担;再次,由于女性的家庭责任,学校的领导层大都还是男老师;特别是,由于男教师的稀少,在学校里成为了“香饽饽”。明显,这不是弱势群体的特征!

最为关键的是,随着教师工资的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改变,男教师找对象也不像以前那么难;男性报考老师的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只不过还不明显。

总之,教育界的弱势群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相对的。不管,他们处于什么情况;他们都竭尽所能地为教育奉献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