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非典”时期的这些照片,看一次让人感慨一次!

2003年离我们17年前,17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是历史好像也就在昨天,那场与SARS的殊死搏斗让多少人记忆犹新,说起2003年我们不会记得别的,唯有"非典"。

"非典"已经成为2003年的代名词,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第一次与疫情做艰苦卓绝的斗争。

这场疫情也让我们明白要学会敬畏自然,人的这张嘴巴不是什么都可以吃。人是富裕了,为了寻找刺激的生活,胡吃海塞,结果SARS找上了我们。

人是容易遗忘教训的动物,毕竟17年过去了,"好了伤口忘了疤",教训的记忆已经逝去,骚动的肚皮又开始寻找刺激的美味了。

最终你懂得,现在这个家伙找上了我们。

一起看看17年前那一幅幅照片,揭一揭我们曾经的伤疤,也许能让你我长长记性。



2003年2月16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钟南山(右)与其他专家一起医治一名非典病人。


2003年,非典期间,上海一家药店贴出"口罩已售完"的告示。 雍和/摄。


2003年4月5日,香港,一家商场的扶梯上,一对戴口罩的情侣相拥而吻。Vincent Yu/摄。


2003年4月9日,北京一家同仁堂药店中,人们购买据说可以预防非典的中药。

在北京晚报报道了某中药可以预防非典后,这家药店一天之内卖光了三万副。


2003年4月17日,北京大学的校医院,为师生发放预防"非典"的中药汤剂。廖文静/摄。


2003年4月20日,北京,一家已经关门的药店在电子屏幕上打出"口罩到货"的字样。笑云/摄。


2003年4月23日,杭州,市民抢购口罩。 傅拥军/摄。


2003年4月25日,北京,一名警察保持一段距离,询问一名被群众举报为疑似非典病人的妇女。Str/摄。


2003年4月25日,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被隔离的非典患者透过栏杆向外张望。Greg Baker/摄。


2003年4月26日,厦门中山医院副院长张振清向国务院督查组汇报防治非典工作。姚凡/摄。

在谈到年轻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将年幼的孩子放在家中,一心扑在工作上时,泣不成声。


2003年4月末,北京地坛医院,一位非典患者痛苦地煎熬着,两天后离世。与他同患非典的妻子数天前已先他而去。


2003年4月27日,北京,泰国留学生撤离北京语言大学。Frederic J.BROWN/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