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哥舒翰(二):潼关之败,是谁将哥舒翰引入了一个“死局”?

上一篇文章讨论了哥舒翰身为河西陇右二镇节度使,也顺理成章成为西部藩镇集团领袖,在面对东部藩镇集团领袖安禄山的反叛时,他是最应该站出来率军抵御和平叛的。

因此虽然哥舒翰半身不遂在家养病,也只能领命带病出征。但这一次出征,也成了哥舒翰人生最后一次出征。哥舒翰在潼关以外的灵宝大败于叛军,,被部下蕃将火拔归仁挟持投降安禄山,不久又和被俘唐将一同被安庆绪杀死在东都洛阳。

一代名将,曾经威震陇右河西、让吐蕃胆寒,却以一种窝囊和屈辱的方式,死在了曾经的唐军手下。时也?命也?

感叹之余,我们不禁要想一想,到底是谁以怎样的方式让哥舒翰进入了这样一个解不开的“死局”?


安史之乱中的潼关之战


【一】唐玄宗急于要哥舒翰“速胜”,是催命的元凶

唐玄宗李隆基,先后除掉韦后、太平公主势力,以一己之力拿回了属于自己的皇位,政治谋略和手段了得。

继位后任用姚崇宋璟等作为宰相,一同开创了大唐帝国最辉煌的盛世——开元盛世,治国手段也是相当了得。

盛极而衰的道理,玄宗皇帝也逃不过。在创造了一个最为繁盛、辉煌的帝国之时,李隆基却突然堕入了声色犬马的享乐之中,杨太真的出现更是把玄宗的心思完全带到了温柔乡里,治国理政几乎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最后一任堪称贤相的张九龄被罢官之后,“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上位。为了进一步大权独揽,李林甫极尽手段,引导和满足唐玄宗沉溺于享乐的需求。

唐玄宗于是在他的盛世梦幻中,和杨太真尽情享受欢娱。国事虽然尽行托付给了李林甫,但玄宗却认为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正是这样的盲目自信,让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一干宠臣,只要继续让玄宗相信尽在掌握,就可以在下面为所欲为

安禄山起初只是平卢军节度兵马使,天宝元年得任平卢军节度使,此后的短短十年间平步青云。到天宝十年安禄山已经身兼、平卢军、范阳、河东三大镇的节度使,还获封东平郡王,基本上完成了实力积累和造反的准备。

对于安禄山的反迹,唐玄宗是否有所察觉呢?按照新旧唐书的说法,唐玄宗似乎有所察觉,但始终不肯相信。但实际上,玄宗是不愿意相信,或者不敢相信。因此,屡屡采取加官进爵、赐婚、赏赐等手段,对安禄山加以笼络,寄希望他因此而有所感恩,或许就不反了。

此时天下兵马半数都在安禄山掌握之中,一旦有变就将是地动山摇,因此玄宗不愿相信或不敢相信

当安禄山真的起兵反叛,直接杀向首都长安的时候,沉迷于盛世美梦的玄宗,即便没有惊慌失措、也有点晕头转向

而更要命的是,起兵反叛的人又是他平素最宠信的人,晕头转向之外又平添几分恼怒,不得不想象当时的玄宗还有几分理智?几分清醒?

因此,在高仙芝、封长清决定从陕州退保潼关之时,没有给玄宗挣回一点面子的高、封二人,不死在军前也会死在长安

。总得要有人来为皇帝过去十几年的过失顶罪吧,何况你还没打胜仗,说退就退。

对于哥舒翰而言,首要任务就是打个胜仗,而且是迅速的打个胜仗,让玄宗皇帝能够感受到一雪前耻的畅快,才有功劳可言。

当崔乾祐率领叛军前来,杨国忠趁机进言出击,玄宗立刻就认为机会来了。不管哥舒翰怎么陈述持重稳守,抑或郭子仪、李光弼建议潼关防守、朔方兵直捣安禄山老巢,玄宗都无视。玄宗要一个胜仗挣回面子,还要赶快把叛军从关中、河洛赶走,壮壮自己的胆子。

因此,无论哥舒翰的大军实力如何,都必须尽快出击、不能只是固守。出击之后必须胜利,如若败了,高仙芝、封长清就是前车之鉴


唐玄宗


【二】宰相杨国忠要哥舒翰“速死”,是个阴险的帮凶

杨国忠本是不学无术,为人品行不端,在剑南节度使军中效力时,原本不为人所重。哪知道后来族妹杨太真得到玄宗宠爱,杨国忠也因此回到长安开始了飞黄腾达之路。

杨国忠先是利用李林甫上位,后来又踩着李林甫当权。天宝十一年,李林甫去世。杨国忠继李林甫之后,上位成为新的宰相。

甫一上位,杨国忠便开始在朝中内外培植自己的势力,以便巩固其权位,而安禄山、哥舒翰则是最重要的两个对象。而他的一系列操作也加快了安史之乱的到来,以及哥舒翰的潼关之败

对于安禄山,杨国忠似乎没有什么手段能够将其收为己用。一则安禄山是玄宗一手提拔宠信上位的,杨国忠似乎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来拉拢他。二则安禄山已然身兼三镇节度使,雄峙一方、阴蓄异志,对于杨国忠也没太放在眼中。

安禄山的轻视与不合作,让杨国忠极其恼火。后来干脆想出一个天大的阴招,那就是用各种手段将安禄山尽快逼反,以此来除去这个不能成为盟友的土皇帝

如此则哥舒翰就成了杨国忠眼中的香饽饽。先是(天宝十二年)奏请玄宗,让哥舒翰以陇右节度使,封凉国公兼任河西节度使。同年,杨国忠又帮助哥舒翰进封西平郡王,在地位上与安禄山已经平起平坐。第二年,哥舒翰又再次被拜为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

从这一系列的操作来看,哥舒翰与杨国忠应当是一条船上的人,至少在潼关之败之前,二人利益是一致的。哥舒翰从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前往潼关,直到天宝十五年六月之前都能据关稳守,在玄宗希望速战速决的心态之下,如果没有杨国忠的斡旋,是不太可能办到的。

可是为何杨国忠又突然转变态度,成了那个将哥舒翰推向败亡的帮凶呢?原因就在于哥舒翰手下大将王思礼等人建议回军诛杀杨国忠,以此来换取安禄山退兵。虽然这个提议十分幼稚可笑,但更可笑的是哥舒翰没有当场进行否决,同时这个消息还被杨国忠得知。

这件事一下戳中了杨国忠的神经

,他为了以防万一决定招募军队自卫。先招三千人由剑南军将李福、刘光庭统率驻长安城中,又招一万人由心腹杜乾运统率驻在长安城以东的灞上(今白鹿原一带)。

哥舒翰一看杨国忠这架势,莫不是要从背后给自己来一刀吧。先下手为强,上奏玄宗皇帝让杜乾运和他的那一万人归自己节制。随后立马将杜乾运招来潼关,咔嚓一刀给结果了。

这一下哥舒翰与杨国忠算是结下梁子了,两人由之前的盟友瞬间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死敌

杨国忠当然不会让他的死敌好过,立马配合叛军将领崔乾祐的诱敌之计。他向玄宗进言,叛军人马少、素质低,一看就是乌合之众,我们哥舒大将军的通关大军只要一出击,就能如陛下所愿,打一个大胜仗把叛军赶出关中与河洛。

玄宗一听果然来劲,立即下诏催促哥舒翰出击。哥舒翰这才发现杨国忠已经在背后使坏,赶紧向玄宗请求继续稳守,以保潼关不失、长安无虞

然而玄宗不听,被逼无奈的哥舒翰只有遵旨意,率大军从潼关出击,走向那败亡之路


杨国忠

【三】哥舒翰老病之身造成部下人心不一,到处抽调募集的军队又良莠不齐,想打赢确实很难

先来看部队士气。

哥舒翰的老病之身,可能是潼关战败的很大一个原因。由此连带产生了哥舒翰不能亲自视事,“军中之务,不复躬亲”,只能将军中大小事务委托给行军司马田良丘,骑兵委托给王思礼,步军委托给李承光。

田良丘何许人也?玄宗在哥舒翰行前匆匆任命的御史中丞,临时派往军中效力充任行军司马,没有战功、没有军中经历,不能服众。田良丘也深知他人微言轻,所以军中大小之事都不敢决断,由此造成号令不一、纪律松弛

而代替哥舒翰分别统领骑兵、步军的王思礼和李承光,一个是关西兵马使兼河源军使,一个是河西兵马使。二人本应是哥舒翰在陇右、河西的左右手,但由于哥舒翰遇事都与王思礼商量,让李承光不平,二人因此互相不服气,“争长不叶,人无斗志”,大大影响士气

再来看部队的战斗力。哥舒翰所带领的陇右、河西两镇军队,长期与吐蕃作战,按说战斗力应该相当不错,但实际并非如此。

首先潼关守军之中,河西陇右等相对精锐兵力应该只占到一半左右,不超过十万。因为两镇总兵力不过14万,又担负着防御吐蕃、突厥余部的责任,必然不敢抽调全部军力。更何况河西、陇右的兵力,也有相当部分是由奴剌、沙陀、吐谷浑等部落兵充任,在哥舒翰不能亲自视事的情况下,难以统一指挥。

其次,大部分兵力都是之前高仙芝、封长清临时募集的,战斗力更是可想而知。也难怪在见到叛军诱敌深入的做法时,居然产生了轻敌思想而不加防备。前军战败之时,后军已经开始溃散,毫无纪律可言。

从实际的战事经过来看,崔乾祐的兵力不过区区2万人,居然轻松战败20万人,也可见哥舒翰的20万人战斗力有多么不堪。难怪他坐拥20万人马,却只敢据潼关死守,不是没有道理


潼关灵宝之战


潼关灵宝之败,哥舒翰实际上进入了唐玄宗、杨国忠和自己合力形成的“死局”之中,想守而不能守、战又没法胜,只能勉力为之。

战败之后又被部下挟持投降安禄山,也是高仙芝、封长清的前车之鉴,是在太过吓人,逼得人投敌叛国。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安禄山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