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山海关兵败的真正原因——瘟疫



主要原因不是腐化堕落

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彻底推翻了大明朝。可是进京25天后,再率军迎战清八旗骑兵,却一触即溃,一败涂地,从此一蹶不振。为什么这么不经打,这么不成用呢?人们都认为是李自成的军队进城以后迅速的腐化堕落了。笔者也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能够灭亡明朝的李自成,为什么与清军作战就这么不中用?》2019-10-06,本头条文章) 也认为是李自成的起义军抢掠了财宝以后不再有拼命精神奋勇战斗了。其实,另有新解,原因就是当时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北京以后染上了鼠疫,与清军作战时恰逢疫情出现爆发,所以迅速地丧失了战斗能力!


打进京城,也是因为明朝军队瘟疫无战斗力

李自成打入北京的前一年,《崇祯实录》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 ,九座城门“日出万棺”。沿街居民,十之五六死去,死在门口的最多,街头连玩耍的孩子都没有了。李自成是三月十九日进入北京城的,进城根本没有遭遇什么攻坚作战,都是里应外合打开城门的。为什么这么坚固的城池,不固守待援呢,因为疫情已经流行一年了,还在肆虐中,守城官兵“鞭一人起,另一人卧” ,所以明朝的军队死亡多人,心有余悸,根本没有信心守城。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畅通无阻,不是崇祯皇帝和官员无能,而是天灾瘟疫助力,天灾要亡大明朝!


迎战八旗兵,李自成起义军正好瘟疫流行开来

李自成进北京城20几天内,并不是不知晓吴三桂部队的重要,期间数次与吴三桂联络劝降。吴三桂先是答应归顺,并率部回到了离京仅260里复又返回,不再响应大顺的招呼。因此上,李自成才亲率大军10万(也有说6万的)往攻吴三桂。出京到山海关,李自成的队伍足足走了9天,应该是队伍里疫情暴发了。即便如此,与吴三桂一战吴还是支撑不住,于是投降了清摄政王多尔衮,两军联手夹击李自成。李自成军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数日后剩余三万余人逃回北京城。随之李自成在北京登基,且怒杀了吴三桂家30余口,然后撤出北京退往西安。


李自成久经沙场十几年,为什么军队这么不经打,一路溃退?原因就在于,李自成军队进入京城的这20几天里,感染上了鼠疫。这种肺鼠疫的潜伏期就是20几天,所以发兵去攻打吴三桂的时候,鼠疫刚刚发作,凭着优势兵力还能让吴三桂难以支撑,可很快军队就战斗力锐减,即便数量再多,也不经打了。何况冷兵器时代,步兵本来就难以抵御剽悍的骑兵;而瘟疫流行中的军队在清军八旗骑兵和吴三桂的关宁骑兵面前很快就不堪一击了,并且疫情暴发后根本没法组织起来有效的抵抗,只能是死亡和败逃。伤兵加逃兵,四散传染——史载“贼过处皆大疫,不经者不疫”。瘟疫的流行,让李自成顺利地进入了北京城,明朝灭亡了;可是不足40天的时间里,瘟疫的蔓延,又让李自成军败亡了,清军拾了个天下!


八旗兵有没有染上瘟疫从而丧失战斗力

为什么八旗兵咋就没又染上鼠疫呢?因为鼠疫经由跳蚤传播,而跳蚤讨厌马的气味,所以骑兵就不易被鼠疫传染!这么说应该很牵强,只是八旗兵一路追赶大顺军到北京城的时间段里,没有鼠疫发作。进了北京城的八旗兵,肯定也陆续会感染鼠疫的,这也是清军追击速度放缓,和迟迟不去收复南明统治地区的原因吧。


启示:遵循天时力避天灾非常重要

多灾多难的明朝祸不单行,流寇、北虏,还有鼠疫,可以说是天亡大明。但其实,归结起来是天灾更是人祸,因为明朝后期的土地兼并才是导致大旱之年流民变流寇的主因;鼠疫流行也与人食鼠肉和被迫大规模开垦草原为良田有关。鼠疫在当时那卫生科技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是无法克服的天灾,不仅中国人如此,几大洲瘟疫的流行莫不如此。乃至今日,人类对瘟疫中恶行细菌、病毒流行传播的了解,也仍然还处在一个不发达的层面上,所以无论是历史多次暴发的鼠疫、霍乱、天花,还是近年来的SARS、埃博拉病毒,乃至当前在我国武汉等地区肆虐中的新型冠状病毒,都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大敌,都要遵循自然规律,守天时,力避天灾。战争和瘟疫历来是人口消亡的两大重要因素,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尤其要防范瘟疫的暴发和流行。


顺便说一句,李自成大顺政权的败亡,不能只从其腐化堕落去认识和分析原因了,也许天灾瘟疫占得比重更大!那些认为是李自成放纵腐化的说法可以暂时搁置起来了,在强大的天灾面前,人类还是脆弱不堪的! 李自成的个人素质并不低,也不是那么无能,起码他比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样要饭当和尚出身的皇帝要高得多。因为李自成是明朝官办机构银川驿站的 “下岗职工” ,是崇祯皇帝对驿站机构精简改革他才下岗丢掉了铁饭碗的,虽然后来加入流民起义反对朱明王朝,但其始终对朝廷裁撤驿站这样滋生腐败的机构,认为是正确的,他也是农民起义队伍里最出类拔萃最有见识的首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