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欧盟反倾销,曾经无敌的温州打火机,为何突然没落了?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吕氏春秋•博志》

曾经有一帮日本的打火机生产商赶到温州实地考察,看完一圈以后,即刻决定将日本的生产流水线关闭,将订单全都交给温州的生产商。在日本厂商的引领下,韩国、美国和欧洲的打火机品牌,也陆续加入温州代工生产队伍,那时的报刊写着这样的标题:"温州打火机战胜日本韩国连赢欧美"。

那么如此强悍的温州打火机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走向没落呢?

战胜日韩,温州打火机曾经世界无敌

1988年,浙江温州。这座近海的小城市,绝对是中国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即使是在6、70年代中国各省严厉查处民营企业,紧抓"投机者"的时候,温州的领导干部却对于乡人们做生意挣钱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温州人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个名叫李中坚的小伙子,在此时发现一个发财致富的门路。几个月前,他在上海移居数年的堂兄回来了,

发现本地有很多小作坊在生产"山寨版"日韩等国家的品牌打火机,虽然在品质上与正货还有差异,可是外型上难辨真假,同时价位十分低廉。

堂兄发觉这是一个机遇,于是乎立即订购了6万只打火机,拉上李中坚一起,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外贸公司,拿到了出口资格,再将这批打火机运至了欧洲,自此,温州打火机远销世界的烈火燃起了。

通过这一单买卖,让李中坚产生了更大的野心,他不仅要做贸易,还要自己开工厂。一九九二年李中坚创建了东方打火机厂,头一年就赚了三千万元。

小小的打火机能挣大钱的事,瞬间就遍及了温州,形形色色的打火机厂雨后春笋般成立了,一转眼几年时间,温州专门做金属打火机的行业最少有三千多家,每年产量达到5.5亿只,霸占了全球金属打火机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温州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金属打火机生产地。

那时温州的金属打火机在欧洲市场,简直是战无不胜。从最早的仿照山寨日韩知名品牌,只靠价位取胜,到后来不论是工艺还是品质,都和日韩产品相差无异,同时价格上最低能够做到日韩的三十分之一。

温州金属打火机,进入了"无敌是多么寂寞"的时代。与服装、皮革、眼镜合起来,成为了温州经济的"四大天王"。

李中坚回想到那个无敌年代,有这样的情景:每日有十万只打火机从他的加工厂生产出去,卡车就等在街边,产品刚下装配流水线,立刻被装包运走。每天最操心的就是生产率跟不上。

欧美反倾销税围剿,李中坚率队打胜官司

温州打火机大红大紫的时间维持了十年。2002年的春季,就在李中坚仍然像往年,正打算将大量打火机投送到欧洲市场时,忽然收到一个天崩地裂的消息:欧盟打火机协会向欧盟理事会提出对中国打火机的反倾销诉讼,几个月后,反倾销调查宣布正式开始。

在这之前温州政府就提示生产商们,要做好反倾销调查的准备。但李中坚的反应还是:完了!这个行业还怎么做呀!

当时连WTO都没听过的温州几千家打火机生产商,反应和李中坚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欧盟理事会颁布了两个"杀手锏":一个是规定2美元以下的打火机务必组装防止孩童开启器,另一个是对温州打火机行业开展了反倾销调查。

要了解,如温州打火机生产商们当时还不拥有组装孩童开启器的技术,假如花大价钱去引进,那么成本费用会直线上涨,在国外市场的优势就荡然无存。更为严重的一点是,欧盟反倾销的颁布。

摆在李中坚这些人眼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接受处罚,交纳200%的反倾销税,一条是打官司,证实自己的加工厂有市场经济的地位。

经过充分的打算和专业律师团的帮助,2002年10月7日,李中坚在欧盟的布鲁塞尔总部,向欧盟官员们做了一次有理有据的陈述,并拿出了详尽的证据,证实了温州打火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隔天,欧盟的官员就告知他,他的东方打火机厂已经得到了市场经济的认可。

此次胜利引起反响,李中坚给其余温州打火机商家树立了榜样,他们一样可以去争取自己的市场经济地位。

遇到贵人破解难题

处理了市场经济地位的难题,安装孩童开启器的问题也被温州人解决了。只是这次并非李中坚带头,而是温州打火机行业的另一名巨头,名为黄发静。

2002年欧盟要安装防止孩童开启装置的消息传出后,黄发静带领一帮人四处调研游说,对这一标准提起了抗议和质疑。

最终,在黄发静一帮人的全力以赴下,欧盟放弃了这一决策,温州的打火机行业在绝地中自救成功。欧洲的货单又有了,无需缴纳反倾销税了,霎时间大家觉得:打火机下一个繁盛春天又将来临。

就在欧盟不再刁难温州打火机行业,日本、韩国也早就认输的情形下,温州打火机行业依然在不久后难以避免地走向了衰落,李中坚和黄发静这些大佬们,也是再无回天之力,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转变呢?

当初的"四大天王",不可挽回的没落

从2008年开始,温州的打火机出现了没落的现象。因为所有人都在做贴牌模式,外商把价钱压的愈来愈低,本身就是靠廉价抢占市场的产品,也在低价的竞争中陷于了"竭泽而渔"的困局。

所有温州打火机行业步入了微利时期,"20万的货单,2毛钱的盈利,都会有一大帮人来抢",李中坚说:"之前做一个打火机能赚一块钱,到后来,连一分钱都赚不上。

"

接下来就是大量打火机厂商破产倒闭,从全盛时期的5000多家,减少到如今的不到100家。2016年,李中坚在损失了上千万以后,决定关厂:"不可能再做打火机行业了"。温州打火机因为自身的问题,再也点不出漂亮的火花。温州打火机行业的兴衰过程,总结起来就是:生于山寨,兴于廉价,衰于廉价。

长久以来总是做贴牌,靠廉价来在国际上竞争的温州打火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命里注定没法长远的发展。随之人工成本、工业成本的逐渐提高,温州打火机当初最大的优势变为了最大的劣势。

由此可见一味地模仿、山寨是不会有前途的,发展创新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是金子总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