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留一言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一直争论不休,我觉得人之初,无关善恶,

善恶是道德层面的东西,是后期学习的,人的本性是一切关乎自己生存的东西,首先要保证自己存活,食色,性也,

但如果人人都利己主义,是不利于人类整体生存的,所以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出道德的东西,也就是利他主义,来约束人的本性,

总的来说,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是道德层面一切不好的东西,

然后社会上出现这样个别的现象,好人不好当,坏人活千年,但坏人是不利于整个人类发展的,所以社会上一直都在惩恶扬善,但惩恶比扬善难多了。


杰瑞2621


回答这道问题前,我们先要弄清本性究竟是什么?

本性即天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本性本来是不分善恶的,遇善则善,遇恶则恶,善恶不可分割,互相制约。善则顺理,恶则违理,无记则可中和二者。孟子性善论是针对人性的优点而言,荀子性恶论是针对人性的缺点而言。都违背了宇宙本源之理。

——本性基本解释

本性,与生俱来,性格,后天引导。

从上面解释我们可以知道,本性就是先天的,与生俱来。就像我们饿了就会吃食物,高兴了会笑,痛了会哭……这些先天的条件反射就是本性使然。与本性相连接的就是性格,性格也是每个人特有的外在形式。

人们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都知道小孩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婴儿刚出生没有善恶之分,当外在环境引导为善就会是善,当引导为恶就会是恶,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规律。所以我们作为大人,要引导向好,向善,是好是坏,就是对身边之人最好的反射。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本性是我们人类基因就注定了的,所以很难去改变,而与本性相连的性格却是由后天养成,后天养成可以通过外在环境而养成。

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是好是坏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孩的家教。然而小孩没发育成熟前是没有善恶观,是非观的,为人为事只凭自己好恶。在这个阶段小孩除了先天本性的完善,性格也在慢慢形成,也可以说是人先天本性后来补充。我们无法改变一个人本性,却能在后天引导性格的形成,这就让人形成了独一无二存在的个体。

本性不只是人所特有的,也是动物或者一切生物都具有的,所既有的特性。一出生就具有的先天性。后天培养形成的都不是本性。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水墨舞青花


人的本能和动物的本能都是一样的,很多反应都是基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拥有大脑,可以用思考来左右一些想法,然而思考在强大的基因面前还是太弱小了,不是人的自制力差,而是基因会控制人的自制力。

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

这是先天的,无法对抗的,它从基因里深深的流淌在你的每一个细胞里。就像你想冬天出去游泳,可能是为了锻炼身体,获得赞赏,或者自我实现,然而你的基因会告诉你,水里很冷,下水会生病,一旦你下水了,你的身体会颤抖,紧张,寒冷,疼痛,这些都是基因在左右你的行为,让你避害。基因对你的控制就像放牛一样,有时候我们走到路口想去看看那边的风景,鞭子会打到你走另一边的路为止。这就是基因对你的控制。你的紧张,恐惧,寒冷,疼痛,发热,兴奋,无一不是基因对你的控制,它告诉你什么是利什么是害,而你执意为了另一些利去做出违抗它的选择,它就会鞭策你,直到你适应或者顺从,又或者让你病极而终。

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无数个选择。不同的选择带来下一个选择,这道选择题止步于你倒下的那一刻。

有的人是坏人,有的人是好人,我们根据他们的行为来认定这个人的属性。

我们从更深入的角度来研究每个人的行为,就是每个人在环境面前的选择不同,有人选择从善,有人选择从恶,善与恶带来的结果不同,善者希望世界和平,舍我而济世,这是一种利,恶者希望独善其身,这也是种利。

如果用趋利避害来解释人的行为,对很多事情的思考就会简单的多。

比如吵架,大家都是各有所利。

比如做坏事,做好事,或趋利或避害,就像飞蛾扑火一样,这是基因让他们有趋光性,他们很难对抗基因为他们做的某一些选择。


开心笑乐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是先天还是后天?

其实我觉得人的本性肯定是后天的,那为什么我这样说呢?这让我想起来了《三字经》里面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因为最近每天让宝宝在被三字经,所以特别有印象。每一个小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他们都是善良的。这个时候他们什么也不懂,慢慢的长大,需要大人去教导他们,指引他们。如果习惯性格在小时候就养成了那确实很难改变,研究证明其实小孩子的三岁之前很重要,这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那么我就说一下自己的小孩,有一天家里买了很多吃的零食,小孩几个月前就会把零食都放到自己的旁边。后来我会教他,我们有东西要懂得分享,好吗?慢慢的他知道了分享,吃东西都会与我分享,拿东西也会给其他小伙伴,我就是简单举个例子。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的事情我们都要去引导孩子,因为有时候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







小昭的生活


人的本性是先天的,是来自于伊甸园中始母夏娃的贪婪,这就如保罗在圣经罗马书5章12节;“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神将伊甸园中滿园的果子供应始祖始母,唯独那棵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不让他们吃,因为神知道他们食用后必死,即是与神脱离父子关系,然而始母夏娃经不起蛇的引诱,不但自己摘下吃还给丈夫亚当食用,神追问时他们还互相推脱责任,这就是人的贪恋本性,和凡事爱推脱责任的本性,一个很小的小孩做错事都会千方百计掩盖。难道这不是来自先天性的吗?


伊甸之爱


人是天性和教养的产物,是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饿了要找吃的,吃饱了要谈朋友,谈朋友最好是高富帅,最好是白富美;有了孩子就尽力去照顾他,保护他,教育他等等,这些是人的天性。孟子曰:食色,性也。我们说舐犊情深,我们说男人想要更多的性伴侣。这些看起来确实是本性难移。但是我们看到虽然襁褓中小孩子看见别的小朋友手中的糖他会伸手去要,可是长大懂事后,知道那糖是别人的,还会就再伸手去要嘛?我们说男人都想要更多的性伴侣,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人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伴一个到终老;我们说舐犊情深,但是当妈妈脑袋疼,心情不好时,也会呵斥他们的宝宝。二战中的纳粹战犯,惨无人道,杀了600万犹太人,难道他们天生就凶残冷酷嘛?但是调查得知他们中很多人都有大学学历,平时也会听莫扎特的交响曲,平时也会喝喝红酒,对朋友对同事也会温柔有加,你说这些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前些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杀了四个舍友,但是他一直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孝敬父母,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省吃俭用,难道他本来的性格就是凶恶的嘛?我们看到很多的贪污犯,但是他原来都是好官,都是一身正气,嫉恶如仇的。如果我们坚信本性难移,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事,怎么解释?如果坚信本性难移,那我们还要教育干什么? 那人性到底是什么?人性是基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共同的产物。任何行为,既要考虑他的性格、种群,文化背景,也要充分考虑的到他当时的社会环境。直接追问人性是什么?其实是个伪命题。人性一定是在具体条件下才呈现出来。举个例子这个问题要这样提没毛病:相比于猪,我们的人性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就有答案了。人性似水,掘之向东,则向东;掘之向西则向西。


幽侠儿


人都会常常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改掉某个坏习惯坏毛病,但我相信只有极少数的人真正改掉了。那些失败的人肯定会对自己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那我想问您了,您真正下定决心坚持下去了么?所以说这并不是本性难移而是您根本没有用心去移。当我们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性格缺陷和不良习惯,并认识到了它们的影响,然后下定决心,进行长期地有意训练和磨练,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思维方式,通过自身长期不懈的坚持努力,本性可移也就指日可待了。古语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你觉得本性很难改变时,请首先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用心去坚持,难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

综上所述,客观的外在环境以及主观的自身努力都可以改变人的某些本性习惯,所以我方坚持认为:江山易改本性可移。


标峰理评论


《三字经》里面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我决觉得是善良的。

之所以出现有些人出现性格邪恶,取决于后天的一些因素。

1、家庭环境。如果他的父母都是穷凶极恶的人,那么教出来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性格会偏向于暴躁,易怒。

2、自身原因。这就要看他平时的爱好,生活习惯等等。如果他喜欢远动,打打篮球,跑跑步,游泳,他的性格可能会比较外向,阳光一点。

第3点的话我还没想到哦,就留给其他朋友补充吧

(以上均为个人意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执愿得一人心473


人的“本性”是无本性?人的一切本能干起来看?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高广福204高广福204


“人之初,性夲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所言,是众多国人认可的教科书,也是对"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一种很好的解读。

由此“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后天不自律而形成的!人的性格后天完全能够改变!

发生在我们周围常见的两种现象:偷抢犯罪者,经过管教人员的耐心深入地教育,大多出狱后会金盆洗手;有些人争强斗勇,经过法律的惩诫,恃强凌弱的性格会大大改变。

人的秉性不是难移,而是需要有所畏惧和约束。没有不可改变的性格,只看是否有愿意改变性格的决心和毅力!

我的侄子,从小娇生惯养,行动缓慢,当了几年兵回来,什么苦都能吃了,干活迅速,做事果断,几年的军事素质锻练,完全变了个人!

人的性格如初长之树,任其发展,必难成材;认真载培,终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