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六国,而东边的赵国刚崛起就走下坡路

“奋六世之余烈”

战国初期,秦国是一个西隅关外,一个受人欺压的国家。秦献公去世之后,新上位的秦孝公对秦国的形势,悲痛万分。东边的魏国通过变法,夺取秦国的河西之地。使得秦献公死不瞑目。背负国辱的秦孝公,立志一定洗刷耻辱,发愤图强。秦孝公痛数四代秦国君主的不是,发布了震惊战国的求贤令。商鞅闻风而来,来到秦国面见秦孝公四次得到重用。秦国在明君能臣的治理下焕发生机,夺回了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一雪前耻。

秦惠王即位,秦惠王面对六国合纵的严峻局面,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派遣张仪瓦解合纵。丹阳、蓝田两次大败楚军。吞并西边的巴国和蜀国,为之后的长平之战立下基础。

秦武王完成张仪未完成的遗愿,攻下宜阳,直通三川(泾、渭、洛三条河流 ),兵临周都。

秦昭王打垮楚国,借力打垮齐国,又通过长平之战掏空赵国。从此六国单个国家再无国力对抗秦国。

秦孝文王继位三天去世。

秦庄襄王灭周朝,将领土扩大到大梁,设置三川郡,占领赵国三十多座城池,设置太原郡。

秦始皇,一统六国,设置三十六郡,完成了一统六国的霸业。

秦始皇嬴政剧照


秦国自从秦孝公重用商鞅举国变法开始,国力一天比一天强大。到了秦惠王时期,秦国的国力已经到了令山东列国恐惧的程度。山东列国不得已合纵,致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秦国的一统大业难上加难,直到秦昭王后期,秦国一统六国的局势才逐步开始明朗。位于秦国西边的赵国,也出现了一位如同秦孝公一样的君主,奋力求强,不顾贵族的劝说,举国变法。强大的国力使秦国不敢对其轻易动刀兵。可随着这位君王的离世,赵国一天不如一天。

秦昭王剧照


强国之君

赵武灵王,战国时期难得一见的强国之君。赵武灵王年幼即位,等到自己能够独自处理政务之后,忧国忧民。时不时跑到边境观察赵国与邻国之间的地势,还在赵国东边修筑野台,方便瞭望中山国和齐国的边境。

常到赵国边境查看的赵武灵王,对赵国所在的地势,深感不安。北面是燕国,南面是魏国,西面是林胡、楼烦、秦国,东面是齐国、中山国。

中山国正处于赵国的内地,世世代代的赵君都对中山国束手无策。

赵国地图


力求强国的赵武灵王,觉得中原人的服装不适合在马上作战,应当学习胡人的穿搭,方便马上作战,提高战斗力。

赵武灵王这个观点一提出,在赵国贵族内部引起轩然大波。中原贵族自古以来都鄙视外族,现在赵武灵王下令学习外族的穿搭,引起贵族的强力反弹。

赵国贵族的领头人物公子成,直接称病不上朝。赵武灵王派人去劝公子成,公子成无动于衷。直到赵武灵王亲自去劝公子成,将边境的情况一一说道,又拉出鄗城之耻说一遍,公子成才心服口服地穿上胡服去上朝。

贵族之中依然有古板的人劝说赵武灵王废除穿胡服的命令,赵武灵王不听劝阻,执意执行。在代地和内地招募士兵穿上胡服练习骑射。

胡服骑射作战


胡服骑射给赵国带来了强大的战斗力,士兵骑上马个个骁勇善战。攻占中山国数城,领土直达燕国边境。赵武灵王二十七年,赵武灵王宣布退位,将王位让给年幼的儿子赵惠文王,自己称为“主父”。

退位之后的赵武灵王,扮成使者进入秦国拜见秦昭王,视查秦昭王的为人,打算从云中,九原一带偷袭秦国。赵惠文王三年,赵武灵王领兵灭掉中山国,解除了赵国世世代代的心头大患。赵惠文王四年,赵武灵王死于儿子的王位争夺,一代枭雄,在沙丘宫饿死。

赵武灵王剧照


走上下坡

拥有赵武灵王打下强力基础的赵惠文王在位期间,毫无进步,原地踏步。由于赵国胡服骑射骁勇善战,西边的强秦都对赵国忌惮三分。只敢和赵国打野战,让赵国的胡服骑射发挥不出太大作用。拥有廉颇、蔺相如、赵奢等能人,辅佐的赵惠文王,安安稳稳地做了个守成之主。

战国时期最为悲惨的一战长平之战,发生在赵惠文王之子赵孝成王时期。由于赵孝成王个人的贪心,导致了赵国四十多万赵军惨死长平,使赵国元气大伤。经历了长平之战的赵孝成王后期较为开明,重用廉颇、虞卿等能臣,扶赵国大厦于将倾,保住了赵国。

赵悼襄王罢免了辅佐两代赵王的廉颇,之后又重用李牧。而此时的秦国已经开始强势崛起,对赵国连续发动战争,

占领了赵国三十多座城池。

到了赵幽缪王时期,赵国已经烂到了骨子里。赵幽缪王听信谗言,杀死了赵国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李牧,几个月之后赵国灭亡。

亡国一战

总结

秦国出了一个秦孝公,举国变法,不顾贵族劝阻,修改秦国法令,秦国迅速强大。之后六世秦王没出一个昏君,每一位秦王都有兼并六国的野心。野心也是每一位秦王能够勤于朝政的原因。

赵武灵王不顾贵族劝阻,执意穿胡服上朝,还命令贵族也要穿胡服。招募士兵穿胡服,练骑射。使赵国在平地上的作战能力远胜于他国。可赵武灵王去世之后,赵国一代不如一代。白白浪费了赵武灵王倾尽一生的心血,修筑起来的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