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抚州“三农”企业“突围”路径

  疫情期间,形势严峻,企业压力凸显,为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抚州市精心部署,严密组织,全力协助“三农”企业有序复工生产,打好抗疫战同时,走出了一条“突围”之路。


助力产销对接 确保销售通畅

  “要感谢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为企业销售产品,开辟运输的绿色通道。”日前,江西五圆科农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疫情期间,正值江西五圆科农实业有限公司1300亩有机砂糖种植基地成熟采摘和销售季,该基地作为黎川县2019年资产物化产业扶贫基地,产品销售直接影响到企业收成和扶贫基地贫困户的物化分红收入。但受到疫情影响,雇工采摘、运输通行等成为难题,眼看成熟产品就要烂在基地,这可怎么办?

  针对问题,及时解决,这是黎川县农业农村局的破解之策。

  经过决定,该县农业农村局按市农业农村局的疫情期间派遣驻企特派员制度的要求,分别对县内所有龙头企业各派遣一名“班子”成员,专职协调企业困难,及时帮助企业办理了农产品运输通行证等事项,解决了运输难题。

  同时,该局发动全局干部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媒体方式宣传企业产品优势,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做好砂糖桔采摘、保鲜技术指导工作,并向采摘人员提供了200个口罩。

  通过各方努力,仅用时4天,2月12日,五圆科农公司20多万斤砂糖桔全部运往山东等地,并且销售完毕。疫情期间企业收成不减和扶贫基地分红收入得到有效保障。

  受疫情影响,一些“三农”企业均面临产品滞销难题,抚州市各级政府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时伸出援手,多措并举,助力产销对接,及时化解了疫情期间抚州市16家“三农”企业产品销售难题,确保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协调融资纾困 解决生产资金

  “真是一场及时雨,缓解了企业资金运转压力,可以甩开膀子干了。”日前,拿到银行贷款的乐安竹笋、崇仁麻鸡、广昌白莲、南丰蜜桔等联合体企业负责人纷纷感谢政府及金融部门的鼎力相助。

  疫情当前,抚州市“三农”企业均不同程度存在资金压力,有的甚至面临“断粮”危机,为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抚州市对全市48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资金现状、融资需求进行了逐一排查,发现有109家农业企业资金拉响了警报。

  随即,抚州市及时与国家、省农业农村部门沟通,争取农业项目支持。

  积极与金融部门协调,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为“三农”企业开通惠农信贷通“绿色通道”。经过努力,目前抚州市农商、九江、邮政、交通等8家银行都在与市重点企业对接,已有86家企业正在走贷款流程,很快就能收到贷款资金,缓解资金压力。

  创新思路,在联合体成员企业之间进行互联互保,崇仁麻鸡联合体成员单位之间实现了30万元信贷,他们用于解决当前购买饲料、鸡苗等出现的资金短缺难题,帮助更多养殖户渡过难关。

  及时的资金注入犹如一针强心剂,给抚州市“三农”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企业战胜疫情给予了巨大信心。


统筹防控生产 确保春耕备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确保疫情防控与当前的春耕生产工作有效衔接,企业开工与疫情防控两不误,抚州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方面,严格按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及时动员布署企业复工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对疫情的防控力度,细化到人。

  各县(区)农业部门驻企业特派员根据全市统一要求,协助企业做好返工人员的健康信息采集、指导企业做好人员排查和生活区消毒杀菌处理工作、因地制宜指导企业制定复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确保“一企一案”,全程跟踪、适时指导,确保了“三农”企业在近期陆续正常开工,以争取更多施工时间,不耽误春耕备耕的粮食生产。

  截至2月18日,全市483家“三农”龙头企业,开工389家,开复工率80.54%;其中,国家级6家复工5家;省级83家开工复工64家;市级394家复工复产320家。

作者丨抚州市农业农村局 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