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人类从古至今的敌人

中国的古装剧中经常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瘟疫”,虽然是电视剧可现实比电视剧更糟糕。所谓的瘟疫,按照今天的理解,即一种易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特点就是易传染、发病率高、规模大。在中国的古代,每当瘟疫发生时,经常会发生大量的人口死亡,人民苦不堪言。

瘟疫的产生与传播。产生原因可分为两个要素。一是自然气候因素,就是我们熟知的四种自然灾害:水灾、旱灾、蝗灾、地震。这四种灾害的发生经常是很难预料的,而且它们有时甚至是相伴而生,造成严重后果。水灾和地震的直接后果都是人和牲畜的大量死亡。大量的人畜尸体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便容易形成疫病的传染源。旱灾和蝗灾则是造成庄稼毁灭,粮食不足,继而导致人畜的死亡和传染源的形成。二是社会因素,包括战争和饥荒,战争在古代并不少见,比如王朝交替时的战争、民族之间的争夺、以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战争之后,不免尸横遍野,死伤无数,如果处理不周,也容易形成疫病。至于饥荒,就是人们长时间的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等造成的。


当这些自然或人为的灾害发生时,人们会进行迁徙来躲避灾难,迁徙使得疫病广泛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即使不发生迁徙,人们相聚而居,接触频繁,也极易导致疫病的流传。所以一人得病,可能全家乃至全村都跟着遭殃。所以现在的新冠状病毒,封锁隔离是现有最好的办法。显然,古人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在面对瘟疫肆虐时,人们往往很难有效地应对。就大的社会背景而言,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灾害在瘟疫来临之前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人们早已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来及时实行防护和治疗,即使有,效果也相对有限。中央相对较远,由于时空的距离,也难以及时到达地方进行救治。


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有一个部分是人类在与各种疾病不断斗争。所以,社会的进步体现在越来越多的疾病得以防范和治愈,体现在人的健康得到有效和长久的保障。时至今日,仍然有人为了医疗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奋斗。生而为人,所以才要更努力地维护生命的意义。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你们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