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矫对象成“义工”,这样战“疫”太有爱了


疫情来了,以快著称的深圳也逐步慢了下来,但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的社区矫正工作却没有停。

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不停"学"

一方面继续利用学习强国app, 组织社区矫正对象线上学习,及时掌握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政策、动态等知识,每名社区矫正对象每月完成不少于600分的学习积分。另一方面利用微信群,及时推送最新疫情通报、防范指引和政府防控措施等,让社区矫正对象及时掌握防疫最新动态,做到心里有数,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利用科技手段不停"管"

非常时期,加大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力度。在原有电子手环定位的基础,增加微信共享定位报到频次,由每日一次增加为每日两次,同时,对定位异常或未按时共享定位的人员,进行视频点验,严防脱管、漏管。

心理咨询热线不停"爱"

为了更好的服务矫正对象及家属居家防疫期间心理健康,西乡街道司法所发挥心理矫正社工优势,开通了专门服务矫正对象和家属的心理咨询热线,安排两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用电话、微信等线上咨询方式,积极引导矫正对象阳光心态、健康心态。

大年初三,矫正对象王某的祖父在湖南老家病危,他心急如焚,想请假回家探望,但因老家疫情管控原因未能如愿。没有见到老人最后一面,王某内心特别遗憾和愧疚,情绪非常低落。心理咨询师及时介入,利用微信、电话和王某交流,积极疏导,王某慢慢调整了过来。

目前,宝安区西乡街道辖区共129名矫正对象,均心态平稳,严格遵守矫正管理规定,积极支持配合防疫工作。

防疫战线传递"爱"

正面教育、爱心引导,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着社区矫正对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区防控压力大,人手不足,向社会广泛招募义工参与社区防疫。

矫正对象李丽看到义工招募信息,果断报名,并选择去了离家最远、义工招募困难的社区参与卡口防疫服务。两个星期,李丽志愿服务20小时。

矫正对象王阳入矫后因病申请了减免社区服务,做手术后春节才出院,看到社区招募义工,他主动报名参与防疫义工服务,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测体温、发资料、维护秩序。

李丽和王阳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每个社区都需要大量人手,虽然自己不是医生护士,不能去一线抗疫,但希望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一起努力,共度时艰,相信不久,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