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指尖”法庭20分钟成功解纠纷 安顺两级法院运用微法院助力战“疫”时期审判工作

2020年2月19日上午,一场没有诉讼参与人到场的特殊的庭审在普定法院白岩法庭开庭。庭审现场,只有一名法官和一名书记员,法官利用“贵州微法院”小程序,通过手机端进行多方视频连线,对一起合同纠纷进行在线审理。

2019年,潘丽(化名)向李伟(化名)供应一批钢材,但交易完成后李伟却未付清材料款,只出具了欠条,表明于2019年5月1日前付清,并约定了若到期未还款则按前款总金额的50%计付月息,后李伟到期仍未偿还。潘丽于2020年1月3日到普定县人民法院白岩法庭起诉,要求李伟偿还货款及相应利息。

经法庭工作人员提前沟通联系,原告潘丽、被告李伟及被告代理人在庭审前三天注册了“贵州微法院”,19日上午10点准时进入微法院程序等待开庭。庭审中,双方就利息及本金还款时间产生争议,经法官调解,原告同意放弃利息,被告同意2个月内还款,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于线上实时笔录签字确认。法庭当庭制作了调解书线上送达双方当事人。整个庭审历时20分钟,并于当天结案,真正做到快审快结。



“我没有想到非常时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庭。”潘丽说,“因为我家在广西,不方便过去开庭,特别是这次疫情的原因,不能随便出门,使用这个微法庭在家里面也能开庭,而且简单又方便、易操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案件延期开庭,会拉长案件的审理周期,增加诉讼成本。借助科技手段采取互联网+审判的线上远程开庭方式,在线开庭审理案件,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诉讼,又避免了疫情风险。

普定法院白岩法庭庭长严斌介绍到,“通过贵州微法院这个平台,既能够保障法院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又)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能够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

吴发宇是被告李伟的诉讼代理人,庭审结束后,他在微信里对法官表示感谢,“通过在线庭审的方式高效、快捷的审理了案件,减少了当事人的经济损失,还能避免路途中疫情传播风险。”



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审判执行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普定法院充分利用网络办案,积极采用“网上立案”“远程庭审”“电话调解”“线上查控”等“指尖”办案模式,确保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刘梦薇是普定法院一名法官助理,过年期间她在家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研究“移动微法院”的使用方法,除了将操作步骤做到烂熟于心,她还积极与腾讯公司技术人员联系,对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并且主动整理了一份使用手册发给诉讼当事人。

“从法院的角度来说,在疫情防控期间微法院的运用可以避免案件审限超期,同时也解决了送达难的问题。”刘梦薇说,“作为当事人,足不出户,操作手机就可以完成诉讼事项,享受司法服务,并且整个庭审过程在线同步录音录像,确保公平正义。”



普定法院对“贵州微法院”的成功运用是安顺市两级法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期间,安顺市两级法院充分利用互联网保障人民群众诉讼,通过一场场“在线庭审”、“微信群里的听证会”、“线上庭询谈话”让人民群众“键对键”感受触手可及的公平正义,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可以在线上完成立案、交费退费、申请保全、信息查询、联系法官、申诉信访、诉讼咨询等事项,做到诉讼事项“掌上办”,充分展现智慧法院“小推车”运送公平正义支援战“疫”前线的壮观场面,为依法防控疫情、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