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唯一使用“庚子”作为年号的政权,亡国197年后族人建立大唐帝国

《晋书·凉武昭王传》载:“皓,字元盛,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世为西州右姓。”

李广后裔李暠(也作李皓)据敦煌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哈密小部分。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李暠所建的西凉,和好于东晋。他接受了东晋的封号,设侨郡安置江淮和中州的流民。李暠在位期间,很注意发展农业,史载:“年谷频登,百姓乐业。”他还在玉门、阳关一带屯田,势力远及西域。西凉所辖的河西一带,一度出现繁荣安定的局面。此时西凉政权安定、昌盛,他被奉为兴圣皇帝。

西凉(公元400年-公元420年),立国21年,都敦煌,后迁酒泉,辖区约有今肃州区、玉门、瓜州、敦煌(市、区)。[2]

古代凉州,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其范围涵盖了包括今之河西及周边更广的地域。《晋书》有记载:“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至咽喉”。

421年,沮渠蒙逊又率兵来攻,北凉军引水灌敦煌,李恂乞降不成,部下投降,李恂自杀,敦煌失陷,西凉灭亡。

李暠(也作李皓)→李歆→李重耳→李熙→李天锡(也作李天赐)→李虎→李昞→李渊(即唐高祖)

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于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隋朝灭亡。杨侑降为酅国公,置居于长安,于次年五月去世。此后,李渊册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西凉太祖李暠除了被唐朝皇室李氏,唐朝大诗人李白、李商隐尊为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