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商鞅入秦国整2年无人问津,宦官帮忙说了句,秦孝公:马上宣

商鞅入秦

商鞅本名公孙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所以又称为卫鞅。少年时喜欢研究刑名法术之学,换到现在来说,就是一个加强版的懂政治的律师应该学的东西。年轻时的偶像是当时在魏国成功推行变法的李悝和吴起。

长大了之后的卫鞅,一肚子的能耐,苦于本国实力不强,民生衰弱,一身本领无法施展。便去投奔了魏国,在魏国丞相公叔痤的手下担任中庶子之职。活干的不错,小伙子挺卖力气,最主要的还是一身的才学受到了丞相公叔痤的青睐。

正由此,公叔痤在不行了的时候,向来探望自己的魏惠王推荐卫鞅接任丞相之职,魏惠王当时听了不太乐意,心思着这老丞相真是快完了,都开始说胡话了,一个中庶子怎么能担任魏国的丞相之职呢?本王可不能听他的。

公叔痤看魏王没搭茬,就又颇有些无奈的跟了一句,如果王上不用卫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能让他投奔别国。

魏惠王那还能信了嘛,都已经认定了公叔痤神志不清,是在说胡话,再说,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皆招贤纳士,都希望优秀的人才来为自己效力,如果说自己听了公叔痤的话,无缘无故的斩杀了卫鞅,那今后哪还有人才敢来魏国效力了?说杀就杀,一点缘由都没有,谁敢来!

魏王心里边嘀咕着,嘴上也答应着,但是这个答应不是真的答应了,而是看在公叔痤将死之人,给这位为魏国效力多年的老丞相心中一丝安慰。公叔痤死后,魏王果然没有接纳公叔痤的临死谏言,斩杀卫鞅,也没有重用,任其自流了。

在魏国得不到发展机会的卫鞅,偶然间得知秦孝公发布招贤令,言语之中情真意切,欲天下学子英才入秦,共同努力,将秦国恢复到秦穆公时期那般的霸业,并且言明,若有能助秦国富强起来的大才,愿与之共分秦国,那意思很明白了,只要秦国富强了,“天老大、地老二、秦孝公老三、那那个助秦国强大起来的人就是老四”。

正所谓见财起意,见色则迷呀,天下才子看到这样一则招贤令,竟然能与秦孝公共分天下,都想去秦国碰碰运气,其中自然也包括卫鞅。但人家不光是为了富贵,卫鞅心中还有抱负要在秦国施展,或许使秦国强大起来,奠定统一六国的根基,像自己年轻时崇拜的偶像李悝、吴起那样青史留名,才是卫鞅心中真正想要的。

说时迟那是快,卫鞅打着滴滴就到了秦国。来的是快,不顶用!招贤令是有门槛的,你得说自己是哪里的名士,什么身份,师从何人,在列国中担任过什么官职。反正就这一系列的吧,挺麻烦,但也很有效的过滤了列国中的那些猪鼻子插葱装大象装文化人,想来秦国蹭碗饭吃的流氓。

讲到这里,小编属实是有点累了,咱们剪断截说吧。

卫鞅因为没啥身份,没进去招贤令的门槛,在秦国呆了两年,无人问津。你要问为啥,我只能说历史书上就那么写的,我也不晓得为啥。(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阅一下《资治通鉴》中的周纪,从这里边可以查到有关商鞅入秦的相关信息)

“嬖臣”引荐 商鞅三说秦公

首先解释这个“嬖臣”是谁,“嬖臣”古文原意为君王身边的近臣、宠臣。秦孝公身边的景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和秦孝公亲近,身体结构和正常人也有一点稍稍的不一样,短了一截,没错,就是没有了“那个”的男人,在后世的封建王朝中称这个职业为太监,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之为“宦官”。

那么各位到了这可能就有疑问了,这怎么和我在电视剧上看的不一样呀?电视剧里的景监可不是太监,还娶了战友的遗孤作为妻子呢,怎么到你这就成了宦官了呢?

这里就是电视剧和史书的区别了,电视剧都是根据史书上的事衍化而来。(小说也是)所以会在保证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适当的进行一些人物美化,有时可以帮助推进剧情,那么有时可能就是纯粹的想要在观众心目中树立起一个榜样、英雄、楷模或者等等的形象,要让观众投入进来,进而喜欢这部电视剧,继续观看下去。

(好像又跑题了......)

这里称景监是宦官是有证据的,在司马迁的《抱任安书》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太史令”司马迁对于景监宦官身份的描写。

原文如下: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

所以,祸患没有比贪利更悲惨的了,悲哀没有比心灵受创更痛苦的了,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受过宫刑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可追溯到很远的时候。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靠了宠臣景监的推荐而被秦孝公召见,贤士赵良为此寒心;太监赵同子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自古以来,人们对宦官都是鄙视的。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屈辱的,更何况一个慷慨刚强的志士呢?

文中司马迁运用娴熟的排比句,表达出自己对于“没有了那个的男人”活在世上是多么的屈辱的想法,更抒发了自己悲切的情感。

在这段短文中司马迁还向我们介绍了历史上著名的三个宦官,即卫灵公身边的雍渠、秦孝公身边的“嬖臣”景监、汉武帝身边的赵同子,由此算是证明了景监是宦官这一说法。

由于景监曾在魏国做密探,对于卫鞅其人十分欣赏,在秦国发现卫鞅时,大喜,遂以富国强兵之法引于孝公面前。孝公大喜,与之商议国事。

景监与卫鞅在魏国相识,对于卫鞅十分欣赏,在慢慢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卫鞅身负大才,没有显露,所以于情于理必须帮商鞅这个忙,更何况此时秦孝公为图秦国复兴,求贤若渴,卫鞅所学正好符合秦孝公富国强兵的理想,所以无论如何景监都应该将卫鞅推举到秦孝公的面前。

卫鞅先后以“圣道、王道”游说秦孝公,用来探测秦孝公的强国富民的想法与自己的抱负是否相符,想法搞清楚后,才将“霸道”之说和盘托出,秦孝公听了很高兴,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能够强国富民的方法,与卫鞅畅谈治国之道。

由此心意相通,抱负相同的君臣二人在秦国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变法浪潮”,最终为秦国夯实了根基,奠定了后来秦国能够一统六国的实力基础,卫鞅自然也因此青史留名,后世称之为商君,因其封地在商地,所以又称其为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