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小军官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宰相:必定是朝廷的祸患,果不其然

唐玄宗时,张九龄在朝廷任职,特别擅长于识别人才。当他担任左补阙(低级谏官)时,参与吏部考查人才,人们对他工作的评论是: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公允服人。

安禄山第一次进京时,还只是范阳镇军队中一名年青的小军官,但他骄横之色已溢于言表。张九龄看到安禄山后,马上对人说:“将来乱幽州的,恐怕就是这个胡人少年吧。”后来,安禄山率军征讨奚族和契丹等造反的部族时,因违反军律,打了败仗。事后,安禄山被捕,被押送到长安。张九龄在安禄山的卷宗上批示:“春秋时期,齐国大将田穰苴为了维护军威,斩了失期的景公宠臣庄贾;吴国大将孙武在操练中斩杀了不听命令的宫女。如今河北节度副大使张守硅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安禄山应予处死。”

唐玄宗却偏偏对安禄山有好感,不同意张九龄的意见,还下令赦免了安禄山。张九龄又劝唐玄宗说:“安禄山有狼子野心,您看他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如果留下来,将来必定是朝廷的祸患,不如按军律规定,杀了他。”

唐玄宗见张九龄执意要杀安禄山,就有些生气了,说:“你不要像西晋的王衍陷害石勒一样,因忌妒安禄山的军事才能而陷害他。我以为安禄山是忠良的臣子!”安禄山后来发动安史之乱,唐玄宗慌慌张张逃出长安,躲到蜀地去了。在蜀地,唐玄宗一想到张九龄要杀安禄山的话就忍不住流泪,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听张九龄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