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唐朝励志大叔:爱折腾,才有机会!

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火了,盛唐时期的美轮美奂再次呈现在眼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属于超级大国。

我们看到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时候,走到一个国家就去见国王,手里拿的就是大唐的通关文牒,相当于护照吧,一路通行无阻,可见唐朝的影响力。

唐诗宋词,唐朝当时经济、文化、军事都很强大,人才也很多,而今天要讲得就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励志的,有着传奇经历的人物——高适

01

高适失败落魄的前半生

高适家里比较穷,属于社会的底层家庭,在他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独自去京城闯荡,成了一名京漂,虽然不住地下室,不要挤地铁,不过同现在北漂的小伙伴们一样,迷茫。

在京城混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混不下去了,高适便离开了京城,开始了流浪的文青生活,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农民,种田插秧。

在他28岁的年纪,即将中年油腻的年纪,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参军,建功立业。

于是乎,他北上蓟门,在燕赵一带游历,与进犯边境的游牧民族发生了多次的战斗,但这些游击战式的骚扰战斗根本不足以让一个人扬名立万,建立丰功伟业,所以参军并没有让他的人生走上高位。

不过,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仍值得,他写下了不少边塞的诗作,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想靠打仗建功立业的,却不曾经靠笔杆子逐渐有了名气。

后来他离开了军营,又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走遍了祖国的大国河山,在这期间他结交了李白等人,因为兴趣相投嘛,能写诗,好游山玩水。

在这个期间,他也去京城参加过考试,不过可惜还是落榜了,有些人也许真得不太适合考试。

就这么混啊混,走走看看,高适一晃已经四十多岁了,古人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在四十多岁的年纪,已经油腻秃顶了,一般人也就不再折腾了。

可以说,高适的前半生一点都不算成功,甚至有些失败。

02

逆袭的高适,成励志大叔

虽然前半生过得并不如意,怀才不遇,一直找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不过高适并没有放弃折腾,他在四十多岁的高龄继续出发,这一次他来到了凉州,投奔到了哥舒翰的手下。

哥舒翰是谁呢?

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安禄山大家应该熟悉,当时这个哥舒翰和安禄山一样都是在朝廷里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很受唐玄宗的器重。

这个哥舒翰可以说是高适的伯乐了,他看出高适心怀大志,而且极有才干,就很好奇这样的人为什么一直没火,所以便任命他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就此高适的人生开始打开了精彩的大幕。

唐朝有个大事件,就是安禄山的叛乱,哥舒翰就是奉命前去平叛的那位先锋兵马元帅,作为哥舒翰手下的人,高适这是第一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不过平叛的大军出师不利,朝内有杨国忠这样的奸相从中作梗,哥舒翰战机错失,兵败被俘,唐玄宗逃了。

这时候的高适没有被叛军安禄山抓住,他快马加鞭地去找唐玄宗,当面向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讲述了这次兵败的原因,唐玄宗对他这份忠心很是欣赏,给他升了官,升为谏议大夫。

作为谏议大夫,就是要敢说话,说正确的话,高适曾劝唐玄宗不要将兵权划分,要集中控制在手里,但唐玄宗并没有采纳,结果太子李享得到兵权后便称帝了,二子永王李璘擅自引兵东巡,意图占据江东一方。

分兵权就和分家一样,子孙们手里有钱了,腰杆子直了,也就不听你这糟老头了,这时候当了皇帝的李享,也就是唐肃宗问高适,永王我弟弟那边怎么办?

高适说,李璘必败无疑。不得不说,高适这个逼装得满分,这样的话,谁不爱听,唐肃宗听到后就很开心,立马给高适升官了,结果高适也不负皇恩,在讨伐李璘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

最牛逼的事,就是将曾经吹过的牛逼也实现了,高适就是这样的牛人。

有了这几次事件,高适的官运一直不错,后来又升了好几次官,更被封为浡海侯,从一个油腻的底层中年大叔到最终的国家高级官员,高适的后半生简直像开了挂一样。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折腾,从不放弃自己。

爱折腾的人生,才会有机会,在四十多岁之前,他虽然一直在流浪,但这种流浪给了他丰富的阅历,还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都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高适一直将身体和灵魂都放到了路上。

上半生是沉淀,下半生是爆发,厚积才能爆发,如果他没有能力,也不会得到哥舒翰的赏识,便也不会进入官场,一展抱负。现在的我们同样如此,在该奋斗的年纪,多沉淀,多积累,未来还更可期待。

爱折腾的人生,都不会太差,别在这么美好的年华里浪费青春,谨记,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