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宰相:把敌国的鹿买完,便可不战而胜!三年后字字应验

自古以来,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是杀多少敌人,攻下多少城池,而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对方束手就擒。说起来简单,但能做到这种地步的将领,绝对是凤毛麟角,就连用兵如神的韩信、威震四方的霍去病,也不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然而,千古名相管仲却做到了,且看他是如何做的。

世人只知管仲是难得的治国之才,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辅佐齐桓公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齐国实力大增。殊不知,他的军事才能也相当了得,诸葛亮、李靖等人,都将管仲当作偶像,孔圣人也是管仲的铁杆粉丝,曾称赞道:“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

当时楚国国君对周天子不敬,齐桓公早就看不惯他,做梦都想好好教训他,奈何楚国军事力量很强,若是冒然出兵的话,很难一举将其消灭,甚至会大败而归,如此就得不偿失了。但是,如果不做些什么,齐桓公又咽不下这口气,就把相国管仲叫来,问他有没有好的计策。

管仲思索了一会,然后对齐桓公说:“楚国盛产鹿,只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的鹿都买完,便可不战而胜。”齐桓公感到非常纳闷,想不通为何管仲会提出如此奇怪的方法,不明白战胜楚国与鹿之间有什么关系,但他对管仲非常信任,认为既然他这么说,肯定有他的打算,就听从了他的建议。

第二天退朝后,齐桓公让中大夫王邑,带着二千万钱来到楚国边境,并且特意设置一个地点,专门用作放置从楚国买来的鹿。楚王得知此事,开心的睡不着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道:“齐桓公真不是一般的傻,居然用比平时高几倍的价格,收购咱们的鹿,这样的傻帽,我是第一次听说,赶紧让天下人放下手中的农活,尽可能多的捉鹿买给齐国。”

既然楚王都开口了,各地的百姓纷纷心想:“累死累活的种庄稼,还不如捉几只鹿来钱快,而且现在楚王大力支持,不去捉鹿买就是傻子了。”于是,楚国的百姓都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了鹿的身上,压根就不顾上管理庄稼,许多田地都荒芜了。

与此同时,管仲又让人以高价从楚国百姓手中购买粮食,在短短的三年当中,齐国的粮食增加了好几倍。不久后,楚国的鹿也卖的差不多了,赚足了大量的钱财,国库中的钱比齐国多很多,正当楚王嘲笑齐王是个傻子,觉得自己高枕无忧时,齐国大兵压境。

起初,楚王并没有多担心,觉得自己底子厚,且比齐国有钱,但他却忽略了粮食补给的问题。管仲阻断了楚王购买粮食的路子,加上之前楚国百姓只顾着捉鹿买鹿,没心思种地,不论此时楚王出多高的价钱,依旧买不到粮食,士兵只能饿着肚子。三年后,楚国实在是撑不住了,只能向齐国投降,管仲这一招釜底抽薪的计策太绝了。

后来,管仲又故技重施,以极高的价格从衡山国收购兵器,有多少要多少。衡山国的国君跟当年的楚王一样,没有看出齐国的真是目的,百姓纷纷放弃种地转而打铁,衡山国最后的结局跟楚国一样。通过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管仲将军事谋略发挥到了极致,敢问谁能与之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