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清朝末年的“猪仔”“猪花”,被贩卖海外,她们的一生充满血与泪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在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过程,这个过程记载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封建社会早期的中国是幸运的,在当时还算先进的体制给国家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中国都是领先世界的。但是,到了清朝末年,政府的昏庸无能让中国变成了一个任人凌辱的地方,不只是黄金白银,土地版图,西方列强们还觊觎着中国最富足的资源——人力。在17世纪明朝统治时期,当时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国人被严令禁止出海,特别是女子。当时政府严令禁止洋人商人收买明朝女子,一旦发现会按照法律严惩不贷。“海禁”政策一直被奉行至清朝。

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炮火轰开,“海禁”政策也就名存实亡了。西方殖民势力涌入中国,那些在全世界游荡的人贩子把贪婪的目光也转向了中国。他们把大批的中国人贩卖到其它地方去做苦力,特别是在广东一带,那的人口众多,耕地稀缺,再加上连年的战乱和政府的剥削,使百姓生活再水深火热之中,生计困难。那些人贩子就趁机以极低的价格招募华人到海外做苦工,这些华人在人贩子的诱惑下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到美洲,在在矿山、铁路、种植园中从事奴隶般的艰苦劳动。而那些人贩子把这些华工高价卖给雇主后,便获得了巨额利润,这些华工则被蔑称为“猪仔”。“猪仔”泛指那些男的劳工,伴随着“猪仔”出现的女性被成为“猪花”。“猪花”多数是娼妓,少数下嫁给“猪仔”从而安抚华工。

这些被成为“猪花”的女子,有一部分是因无以为生,走投无路而自愿前往的,但是大多数是被引诱,拐骗甚至是被强行绑架上船的。可恨的是,在这背后的主要黑手竟然是中国奸商,他们先拐骗来那些可怜女人,然后再卖给西方人贩子。有些被拐骗的“猪花”在国外赚到钱后,不仅不帮助同胞,还为虎作伥,坑害本国女性,这些人的麻木不仁令人心痛。香港总督文翰曾在1894年的一份报告中称,他在香港看到有六七个从旧金山赚到钱返回香港的妇女,以炫耀她们赚取的钱财为诱饵,勾引了三四十个青年妇女随他们去往加利福尼亚,逼迫她们充当娼妓,而她们自己则做起了老板娘。

久而久之,人贩子的嘴脸也不再隐藏了,他们不惜用掳掠、拐卖、绑架或引诱等手段强卖、拐骗猪仔猪花。当时,在欧美各国对于这种交易都有明码标价。在香港,猪花收取的价格是40大洋,而到了美国人贩子以1000大洋转手卖掉,从中赚取巨大的差价。为了获得巨大的利润,人贩子每次都会在船上塞进更多的“猪花”。

1854年,英国船长柏顿驾驶的“英格伍德号”从宁波开往澳门。在这艘船的长约2.7米,宽1.8米的船舱内竟然有47个被拐卖的小女孩,其中年龄最大的不过8岁,因为船舱很低,孩子们只能蜷缩着挤在一起,她们蓬头垢面,身上长满了癣疥、脓疮。船舱内充斥着排泄物、呕吐物,恶臭让人窒息,人贩子为了防止恶臭气味传出,竟把船舱的缝隙堵了起来,不管她们的死活,简直毫无人性。幸运的是,船上一个好心的中国船员,不忍这些女孩遭受的非人待遇,在船停岸之际,上报了官府,这些女孩才得以被救。据记载,直到1870年,美国一共有华工三到四万人,其中“猪花”2000人,除了嫁给华工的不到100人之外,其余人都被迫成了娼妓,还有少数人不堪折磨被迫自杀。

她们的命运让人惋惜,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只能缅怀过去。现在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富足的时代,但是我们铭记历史,时刻警醒自己,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