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北京“馄饨侯”的由来是什么?

vera0704


老字号“馄饨侯”在京城家喻户晓,其馄饨名扬京城。经过数年的变革后,“馄饨侯”在经过全面翻修重新开张时,不仅北京人,就连外地人闻讯后也都纷纷赶来。虽说店铺的经营面积多达300多平米,但是还是出现了排长队等座的现象,一时成为京城的一大景。

馄饨侯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们家做的馄饨比较讲究,一碗馄饨,十个皮为一两包一两馅,加在一起为二两,基本不差分毫,而且馄饨均为手工现场制作,更让人叹为观止的就是厨师做馄饨麻利的手法,平均一分钟能推一百多个馄饨。再就是馄饨本身的特点,皮薄,馅细,汤好,佐料全。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叫“馄饨侯”呢,老北京卖馄饨多数用的特制的挑儿,走街串巷,碰到想吃的,便给人来一碗。20世纪40年代以后,卖馄饨的人便开始摆馄饨摊儿,一个约2米长的两轮车,一头放火炉和汤锅,另一头放着放杂物的板。再到了50年代初,在王府井出现了六七家摆馄饨摊的,公私合营后,由当时的7个摊儿凑到一起,成立了一个合作组,组长叫侯庭杰,他的摊儿在东华门大街,挨着戏园子,生意红火,1959年,这7个馄饨摊儿的摊主觉得老到外头摆摊并非长久经营之道,决定合伙开了一个店铺。有了店铺就得起个字号,由于侯庭杰是组长,便合计叫“馄饨侯”,于是,申请注册,并制作了匾额。

如今的老字号“馄饨侯”在馄饨的做法上有了重大的变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种美味佳肴的。


京蜜


当年在王府井东华门时,门脸不大整天排队,满屋子的人。真是坐无虚席。汤鲜味美。烧饼香。一年四季买卖兴隆!堪比大饭庄!


君子兰2020


当年八面槽“馄饨侯”老店的门脸不大,分鸡汤、骨头汤两种馄饨。8分~1角5分汤料不同价格也不一样。现在所谓的“馄饨侯”大都承包出去了,连根“侯”毛都不沾边!价钱贵不说,味道更是让人还没吃呢就想吐……原来就只是馄饨和小芝麻烧饼。现在也不知道从哪进的包子,放在小笼屉里一腾就冒充“小笼包”卖。面都粘得沾牙!现在真正的北京人谁还吃“馄饨侯”?要是没有南来北往的外地游客和赶上饭口急着惦巴办事的撑着,早跟现在“馄饨侯”牌匾一个色——黄了


建国大业71303841


不怎么样!就是挂了个名号,差远了去了!


用户6610641054


一个字,“贵”!感觉不值!


气吞万里如猴


时过境迁,只有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