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朱元璋为何宁传位给孙儿也不给儿子?看懂这些,才看懂他的心酸

明朝开国皇帝朱洪武在太子朱标死了之后,选择了自己的皇长孙朱允炆为大明朝下一任皇帝,这让后代的史学家们很是不解。要说精明,朱元璋绝对是精明到老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朱棣更加适合当大明国君,但是为什么他还是选择了仅有十几岁的孙子继承皇位呢?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无奈的。

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叫做“嫡长子制”,解释一下就是:嫡子,长子,儿子。看看这三者的排列顺序,嫡子就是皇后所生的儿子,长子自然是皇帝儿子里面排行老大的人,最后才是儿子继承。也就是说即使你是长子但不是嫡子也得排在嫡子的后面,这是规矩,不能变。变了后果很严重的。

举个例子,康熙皇帝起初也是立嫡子为太子,但是后来发现嫡子不争气,于是三立三废,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这件事把康熙皇帝的晚年搞得鸡犬不宁不说,还差点引发大清朝的内乱。成吉思汗踏遍了大半个欧洲和亚洲,但是他既不立长,也不立幼(立幼是蒙古人的传统),导致了他死之后本来在征讨欧洲的儿子们马上回国开始夺嫡之争,蒙古因此分裂了好长一段时间,失去了一统欧洲大陆的最好机会,堪称历史遗憾啊。还有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之争,也差点导致魏国内乱......大部分想要打破传统的君主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所以这个教训是历史的教训。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不能立朱棣是有很大的历史原因的。朱标死了之后,并轮不到朱棣来继承皇位,因为还有嫡次子主樉,但是这个人不争气,朱元璋是知道的。倘若朱元璋想要违背自古以来的继承制度,那么明朝的言官是非常厉害的,明朝的内乱可能由此而起,所以朱元璋不能冒这个险,只好选择了自己的孙儿朱允炆。史料记载,朱允炆年少好学,聪慧无比,朱元璋是非常喜欢他的,所以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炆,是为了避免一场内乱。可惜,最终战争还是爆发了。我们不能说朱元璋昏庸,也不能说朱允炆懦弱,他们只是在该出场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而已。很多我们现在不理解的事情,放在当时,就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