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城市的温度⑪|战“疫”中枢

中山西路1380号,许多上海市民并不知道这个地方。然而,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这个地方突然热闹了起来,各种车辆从大院里停到了大院外,这里就上海市疾控中心的办公地址。走进大楼,原本宽敞的办公场所突然变得十分拥挤。如今,这里已经是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心。除了原来的工作人员,上海市一些相关的职能部门也派人在这里集中办公,会议室、阳光房、休息间都成了临时的办公场所。绝大多数办公室,都是二三十位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也有两三个人合坐一张桌子,大家针对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跨条线、跨部门地分析防疫信息,制定应对措施,俨然成为了一个“战时”指挥所。工作人员告诉我,疾控中心的这幢大楼已经成为全市防控新冠肺炎的“中枢大脑”,疫病防控、医疗救治、社区防范等十个部门,和各区的防疫部门一起形成了一张上海的防控网。

其实,在这里的采访还是有点难度的,由于工作人员太忙碌,他们只能简单地回答一些提问。这些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从1月19日起就没有回过家,不过,这里也不缺家庭般的温馨。采访当日,工作人员倪卫杰正好52岁生日,同事们为他订了一盒蛋糕,已经忘记自己生日的老倪激动万分,他的愿望就是希望这场疫情早日过去。

“战疫中枢”的工作绝对不只是待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全部解决的,疫情防控和人口的流动密切相关,所以这里的很多工作都要延伸到上海各个社区的角角落落。比如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作为防疫的“侦探”一定会把每一个新冠肺炎确诊案例的密切接触史调查个水落石出(2月14日播出的《猎“毒”者》)。与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地区组,“看好门,守住人”,是上海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他们的工作既要让社区居民安心居家,同时也要解决一个个细如牛毛的生活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执法监督部,以市卫健委下属的卫生监督所为主体,他们的工作是就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的防疫措施是否安全到位进行监督检查。

在这些临时办公的部门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设置的专门办公室。每天下午2点,在这幢楼的二楼要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的疫情防控情况,截至我写下这篇札记,已经连续举行了36场。这个办公室可以说是信息交换站,针对上海市民关心的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新闻办的工作人员,要及时邀请相关的专家或管理者坐到发布会的台上,发布上海疫情防控最权威的信息。同时这也是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每天工作人员会通过老百姓称之为“小布”的“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把与疫情有关的一些社情民意、重要信息、重大措施及时发布,回应市民朋友的关切。

在我拍摄的两个星期里,这幢大楼始终是灯火通明,很多工作人员自从合署办公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回过家。所以,我希望这场疫情能够早点结束,联防联控机制能够早点结束,这样的结束是值得期待的,因为那时,生活可以回归正常节奏,这里的工作人员可以正常地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