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三个月结束内战?蒋介石话音刚落,就被此人开一架飞机“打了脸”

《人间正道是沧桑》里头,杨立青和杨立仁是兄弟俩,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为此可愁坏了老爷子杨廷鹤,红军时期他为小儿子杨立青担心,抗战时期为两个儿子担心,解放战争打响又为小儿子担忧起来。杨立仁却表现的气定神闲,甚至同情自己的弟弟,在他看来自己这边是百万美式装备的军队,和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作战,结果可想而知。这也是当时蒋介石的看法。

1945年十月十日刚签订和平协定,1946年6月蒋介石就迫不及待地打响了战争。而且是全面进攻,在他看来,自己经过美械装备武装的百万之师是稳操胜券。抗战时期日军扬言“三个月亡华”,自己甚至敢喊出三个月结束内战的大话,可是让蒋介石万万没想到的是话音刚落,就被一个人驾驶一架美国新型轰炸机“打了脸”,此人就是刘善本。

刘善本出生于山东省昌乐县。当时国家多难,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有志之士救过图强的道路也是多种多样。有人报考黄埔军校,有人学习海军,刘善本就是少数立志空军救国的爱国青年之一。

那时候,中国的海军基础十分薄弱,飞机造价不菲,空军的情况可想而知。就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刘善本考入航空学校,历时三年,完成了初级和中级飞行训练。

在航空学校轰炸科勤学苦练,原本希望在空中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刘善本却在毕业后进入轰炸机部队没多久就随战友被撤到河西走廊、兰州一线,没能飞上抗日前线。

抗战时期海军的遭遇让人惋惜,空军却是取得过辉煌战绩的。淞沪战役,八一四空战,中国空军就在杭州湾上空以6:0的战绩击落敌机六架。虽然有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四人为首的空军四大天王的王牌,可是敌我力量悬殊,高志航等人也悉数阵亡。

那时候正是刘善本毕业上阵杀敌的时候,却因为蒋介石的一纸调令错失上阵杀敌的机会,只能在后方“原地待命”。

刘善本后来先后在美国4所航校和基地进行B—24型轰炸机飞行训练。好不容易学成驾驶一批美国制造的B—24型轰炸机,取道印度回国。却在巴基斯坦卡拉被指令“就地待命”。直到日本投降之后,才被准予回国。眼看着与日本侵略军最后拼搏的机会没有了,刘善本非常失望苦闷。

期盼多年的和平就在眼前,蒋介石却磨刀霍霍,一心只想着“在三个月内消灭解放军”,对于数十万群众的请愿活动残酷镇压,连湖南一带发生严重水灾,三百万人流离失所都置之不顾了。

被派去赶运军火的刘善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终选择了站在人民一边。就在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的那天,刘善本利用由昆明往成都运送军火的机会,巧妙地摆脱了地面控制,冒着生命危险,驾驶530号B─24型轰炸机安全飞抵延安。

这件事情当时轰动一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对刘善本的这一爱国举动,蒋介石始料未及,却丝毫没有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不得人心。八个月后蒋介石就被迫转为重点进攻,三年后战略决战嫡系主力丧失殆尽。杨庭鹤老爷子反而开始担心起原先气定神闲的大儿子杨立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