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杨开慧烈士墓地:两个儿陪左右,主席隶书题写墓碑

图为杨开慧烈士墓地前的汉白玉塑

杨开慧烈士墓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板仓,墓地坐西北朝东南,墓冢前有花岗岩石台阶,墓前有杨开慧汉白玉塑像。杨开慧烈士是湖南长沙板仓人,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毛泽东的助手。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之被害,牺牲时年仅29岁。杨开慧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

1930年11月,杨开慧在长沙识字岭就义后,归葬棉花坡北向山坡。毛泽东曾辗转给杨家亲属寄回30块银元,以与杨开慧所生三个儿子的名义为妻子立碑修墓。1959年修建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

1967年4月重修墓地并建陵园,1969年杨母向振照与之合穴,新建合葬墓于今地,占地约1.3公顷。从山脚至墓区约150米,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每层有石阶,近百余级。石阶两旁的草坪上镶嵌着“开慧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从山脚至墓区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墓冢在最上层正方形平台之中,墓碑横置斜放,汉白玉石质,刻楷书碑文“杨开慧烈士之墓”。其下镌刻毛泽东撰写“杨老夫人与开慧烈士同穴”的题记。

另建大型词碑一方于墓后,镌刻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

杨开慧烈士墓的左侧是毛岸英的衣冠冢,墓冢后面立有毛岸英的花岗岩雕像,黑色花岗岩墓顶放着一本汉白玉雕成的书。

右侧是毛岸青、邵华的合葬墓。墓后立有一尊毛岸青的花岗岩雕像。墓顶平放着三块汉白玉碑,两边的石碑上分别刻着毛岸青和邵华的生平简介。

他(她)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是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