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最能“折腾”的省会城市 谁知道还搬不?

中国有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这些省级政府大部分都是一劳永逸,一个腚墩坐在一个地方安生着。却有一个省会城市百年光阴“折腾”个不停,如个夹着包袱的小媳妇娘家婆家到处走。

这个城市就是——河北保定。往远了说,保定作为河北省省会,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清代的直隶衙门

清代河北省称直隶省,因其直接隶属京师而得名直隶。

1669年(康熙八年),直隶总督衙门设在保定,从此保定成为直隶省的省会城市。当时的直隶省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那时的辖区比今天的河北省要大得多。

民国的直隶省会首次搬迁天津

1913年(民国二年),直隶省省会由保定迁到天津。至此,保定作为直隶省的省会,留下了244年的历史。从此,直隶也好河北也罢就开始了“游荡”。

由天津搬迁回保定

1935年6月1日,国民党管辖的河北省政府,为躲避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的锋芒,由天津迁回保定。

1937年“七七”事变后,保定沦陷成了日寇占区,国民党的河北省政府被迫南逃,流落到陕西。

战争中几经碾转

1938年1月1日,日伪于天津成立伪河北省公署,1939年伪公署迁到保定。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的河北省政府于同年9月20日在西安成立,随后迁往北平。

1946年6月14日,由北平迁回保定。

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国民党的河北省政府又逃往北平。

解放后确定省政府

1949年7月,华北地区大部解放,恢复河北省建制,省会驻保定。1949年7月12日、8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在保定成立。

大跃进时期再“折腾”到天津

1958年2月,天津划归河北省。4月18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

天津再回保定

1966年初,美国侵略越南,中苏关系恶化,战争危险加剧。

1966年1月25日,河北省委决定,将省会由天津迁回保定。5月1日,省委、省人委及省直各机关等先后迁回保定。

这样,河北省省会就像一个小媳妇,风吹草动就夹着一个花格子包袱四处游动,也分不清婆家娘家到底哪里才是自己的家。

上面一番折腾,我们看到在清代直隶省时期,保定作为省会城市244年,天津15年;在民国时期,保定4年,天津7年;在日伪时期,保定7年,天津1年;解放后,保定10年,天津8年。

这没完,接着折腾。世人都知道,河北省省会在石家庄。

1968年1月28日,郑维山、李雪峰联名签发致毛泽东,建议在省革委会成立的同时,省会由保定迁至石家庄。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即发文批准。

1968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五,庆祝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的大会召开,从此,石家庄成了河北省的省会。

河北省会迁到石后,1970年后半年,河北省革委会又有迁回保定的动议。

1971年1月,当时的省革委会领导人刘子厚等向中共中央请示,认为河北省省会还是搬回保定为好。但这个问题经中央政治局讨论时,周恩来批示:河北省省会不要再迁。

从此,河北省省会才落地生根一锤定音,一直设在石家庄,结束了“到处流浪”的岁月。天知道,还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