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曾国藩逝世, 吊唁的挽联数以千计, 其中这三副最为精彩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三月十二日下午,曾国藩突发中风,手下将他扶到书房,不久便与世长辞。慈禧太后听闻曾国藩的死讯,十分悲恸,长叹一声,两行热泪滚滚而下。

曾国藩作为清朝的中流砥柱,同治中兴最重要的功臣,他的身后哀荣纵观整个清朝,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曾国藩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当时的朝廷重臣,除了两广总督瑞麟、云南巡抚岑毓英,其余都和曾国藩有交情,要么是跟随他平定太平天国的部属,要么是他提拔的门生。

因此曾国藩的死讯传开后,全国各地的重臣纷纷派使者带着挽联赙仪,日夜兼程赶往江宁吊唁。

曾国藩临终前叮嘱长子曾纪泽,死后对前来吊唁的亲朋同僚,钱银一律不收,仅收下挽联。曾纪泽遵照父亲遗言,由于曾国藩名声之盛,收到的挽联竟然有上千副之多。

第一个前来吊唁的使者是直隶总督李鸿章所派,李鸿章送来的挽联是:

师事三十年,火尽薪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上联李鸿章以曾国藩的学生自居,表示恩师即使仙逝,但他的思想和学术却会永远薪火相传。下联则站在天下苍生的角度,惋惜失去一位朝廷柱石。其中“内安外攘”涵盖了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叛乱的功绩,“旷世难逢天下才”是至高无上的评价。

李鸿章这副挽联既称颂了曾国藩的功绩,同时肯定了他学术和思想上的成就,不得不说是挽联中的典范。然而虽然李鸿章尊曾国藩为老师,在他的长子曾纪泽回国后想建设海军,却遭到李鸿章的多次阻扰甚至打压。

另一位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左宗棠,虽然人在西北战场,但也派来使者送来挽联: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早期左宗棠和曾国藩矛盾颇深,左宗棠甚至公开大骂曾国藩。但曾国藩并没有因为两人政见不合刁难左宗棠,甚至在左宗棠出兵时,派遣湘军精锐协助他平定叛乱。

左宗棠的挽联赞扬了曾国藩一心为国,没有因私人恩怨耽误国事,在这方面自愧不如。下联说了他和曾国藩的不合只是政见不一,是君子之争,于私交无碍。

值得一提的是,在曾国藩死后,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儿女们颇为照顾,与李鸿章的为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还有一副挽联相传是曾国藩弟子所作: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古人评判圣人的标准即是立德、立功、立言,只有三项都有重大成就的方可称为圣人。

曾国藩谦和内敛,勤俭清廉,为百官之表率,是为立德;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叛乱,是为立功;通读儒学,集百家之所长,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是为立言。

曾国藩年少时天资不高,凭借勤奋坚毅的性格,达到了这么高的成就。曾国藩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