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古代文武百官上朝,皇帝能听得懂他们的方言吗

皇帝怎么可能听懂各地方言呢?中国方言那么多,想听懂各地方言简直比登蜀道还难!

一句“夹嘣”,康熙皇帝绞尽脑汁也猜不出来什么意思。

那时候正热播《康熙微服私访记》,有天我刚打开电视就看到这一幕:

康熙皇帝想领略一下地方方言,于是叫一个广东潮汕的大臣说个词给他猜。那个大臣说了一个“夹嘣”,康熙帝瞬间就懵了。

洋洋得意地猜了“夹缝”、“驾崩”等词,大臣都摇头。最后没办法才叫他说出答案:吃饭!

哈哈,两者简直天差地别,一点像的地方都没有!怎么猜都不可能猜出来!

所以,朝堂上的皇帝是不可能听得懂各地方言的。

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都学一种语言!也就是都学普通话,也叫官话!

周朝时有雅言,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了。当然,普及度肯定是不如现在的。以后的列朝列代都会推广自己的官话,比如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发音肯定也得“同”。

至于以哪种语言作为自己的普通话呢,一般都是中原地区或附近地区,因为那是国都所在,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比如现在的普通话就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

如果当官上朝的人不会普通话,基本就很难混了,因为你连最基本的交流都做不到,你还能怎样?

雍正时就规定了,尤其是福建、广东这两个方言最盛的地方,不会官话连科举都不能考。

所以就下令各地办了许多的正音馆,只是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挺认真,到后来就不当回事了。所以,这个措施也就凉了。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基本看不见正音馆的影子了。

不过上朝的人还是说的官话,地方官的话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好了,谢谢阅读!

如果我的内容很差劲浪费了您的时间,我感到十分抱歉,以后会多多努力。

如果您觉得我的内容还不错的话,还请多多关照啊!点赞、评论、转发、收藏,我都感激不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