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汉宣帝明知道“乱我汉家者太子也”,为何还把皇位传给太子刘奭?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汉武帝的曾孙,卫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死了卫太子刘据,牵连了母亲皇后卫子夫以及自己妻儿自杀。刘据的这个孙子刘询尚在襁褓,被投入监狱。当时管理监狱的官员知道太子是被诬陷的,可怜这个孩子,就让狱中女囚抚育。后来,汉武帝大赦天下,将这个曾孙重新列入皇室祖籍,让其母亲的娘家抚养,从此流落民间。

汉武帝过世之后,汉昭帝继位,昭帝聪明睿智,政治才能卓越,很具有明君的潜质。然而因为从小身体不好,没多久就病逝了。汉昭帝没有子嗣,所以霍光等大臣拥立了昌邑王刘贺。刘贺继位后,行事荒唐,昏庸无道,所以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掉了。这时候,霍光等大臣遇到了难题,西汉王朝面临着找不到合适继承人的危机,汉昭帝没有儿子,而汉武帝其他几个儿子都不大适合做天子。由于有了昌邑王的例子,大臣们对于拥立皇帝十分谨慎,在得知武帝流落在民间的曾孙刘询好学多才,操行节俭,慈仁爱人之后,决定拥立这位在民间成长的皇曾孙为天子。这是中国历代帝王登基中最为戏剧性的一幕,也使得刘询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那个喜欢游侠,斗鸡走马的平民少年,一夜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一年刘询十八岁。

由于刘询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他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前72)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宣帝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史称“昭宣中兴”,超过了当年的“文景之治”,西汉在他统治期间国力达到顶峰。

俗话说得好“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宣帝刘询把西汉推向巅峰的同时,却因选择了错误的继承人,使西汉由盛转衰,直至灭亡!

汉元帝刘奭还是太子的时候,史书记载了一次他和汉宣帝的对话——刘奭喜欢儒术,但汉宣帝却大量任用有法家背景的人做官,用刑法来治理天下, 恰好杨恽和盖宽饶这两位大臣因言获罪,前者被腰斩,后者被逼自尽,于是刘奭看不下去了,说自己的父亲“持刑太深”,应该多多任用儒生,背后的意思就是抱怨父亲太狠了。汉宣帝听了后很生气,除了重新给刘奭明确了汉朝治国理念——不是靠儒家思想,而是靠霸道和王道,还指出儒生“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是不堪重用的。汉宣帝从因为巫蛊之祸而坐牢,到重登皇位,再到诛灭霍氏一门大权独揽,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看人自然也就很很准了,所以史书说他在批评完刘奭之后,感慨:“乱我汉家者,太子也!”。

汉宣帝并没有说错。后来刘奭(汉元帝)上台后,柔仁好儒,结果造成大臣们坐大,形成外戚、儒臣、宦官三股势力相互争斗厮杀,汉元帝却控制不了局势,汉朝因此从汉元帝开始走向衰败,而外戚、儒臣、宦官的这种争斗,一直延续到整个西汉灭国。那么,既然汉宣帝已经看出太子刘奭不适合做皇帝了,为什么不废了他另立一个人,还要继续把皇位传给他呢?其实,汉宣帝并不是没有想过,他多次动了要改立刘钦为太子的念头。最后没有立,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太子起于微细,上少依倚许氏,及即位而许后以杀死,太子蚤失母,故弗忍也。”这段话说的是,汉宣帝不忍。这就要提到宣帝刘询一生中最爱的一个女人了。

前文提到过,宣帝刘询登上皇位之前曾坐过牢,后来又流落民间。虽然武帝去世前恢复了刘询的皇族身份,实际上并没有皇室待遇。所以他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平民无异。到了结婚的年龄,却没有大户人家的女儿肯嫁给他。最后,刘询娶了平民之女许平君,二人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很是甜蜜。许平君是个贤淑善良的女子,她一直陪在刘病已身边,给了他很多的温暖。后来他们还有了一个儿子,就是的太子刘奭。汉宣帝和许平君结婚的时候,汉宣帝还在监狱里,两人可以说是患难夫妻。当汉宣帝当了皇帝以后,权臣霍光和他的老婆霍显想立自己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但是汉宣帝不愿意丢了患难夫妻,下诏说要寻找自己落难时期的那口旧宝剑。大臣们心领神会才推荐许平君为皇后。但是后来,当许皇后再度怀孕的时候,霍显派医生下毒把她毒死了,霍成君如愿以偿当了皇后。

正因为如此,汉宣帝才不忍心废黜刘奭的太子之位。不废黜刘奭,也就是对他患难夫妻许平君最大的纪念和安慰。她在汉宣帝贫寒之际下嫁,却在飞黄腾达的时候因为政治原因,被霍光之妻毒死,因为没有手握大权,汉宣帝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被杀,却只能隐忍。这种情感的压抑,在他重掌大权之后,得到了宣泄——不管是封刘奭为太子,还是不废掉他的太子之位,只因为他在补偿许平君。

一面是汉代的基业,另一面是补偿自己最爱的女人,面对这样的抉择,汉宣帝还是选择了后者,让刘奭继承了大统。也许,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不幸的;但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汉宣帝绝对是慈父和模范丈夫。一个特别理智的君主虽然圣明,却缺了人情味。刘洵是人,是人就有软肋,爱情就是他的软肋,他是一个有情义的君主。他这样做,也许只是为了在九泉之下,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最爱的女人——许平君!

一家之言,难以概全,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共同探讨。我是殇水无痕,欢迎大家关注我,支持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