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青島市北2018年實物配租全面啟動 1742套公租房明起登記

昨日,記者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獲悉,市北區住房保障部門全面啟動了2018年實物配租,對1742套公共租賃住房項目進行配租。此次配租涉及秀水山莊、中泰信上景、海爾玫瑰蘭庭等8個項目,符合條件的市民9月20日-9月29日辦理登記手續。

涉及8個項目1742套房源

昨日,市北區住房保障部門通過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網站等發佈了市北區2018年公共租賃住房配租公告,市北區2018年實物配租工作全面啟動。

本次公共租賃住房實物配租項目8個,共計房源1742套。此次配租面向市北區已取得住房保障准予資格登記家庭配租,已經配租家庭不在此次配租範圍。擁有住房的申請家庭,其原有住房已列入房屋徵收的不在本次配租範圍。生活不能自理的一、二級精神、智力等重度殘疾單身家庭;家庭全部成員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均不在本次配租範圍。

記者採訪時獲悉,本次公共租賃住房配租房源,市場租金標準按照屆時青島市物價局制定的標準為準。根據相關規定,配租家庭按照收入情況實施差別化租金標準。配租家庭有原住房的,配租房屋面積與原有住房面積的差額部分按照公共租賃住房的租金標準繳納房租,原住房面積按照市場租金標準繳納。水、電、燃氣、暖氣、有線電視、電信、衛生、物業管理等相關費用由承租人按規定另行交納。

明天起可按時段辦理登記

此次配租將按照申請登記、信息核查、公示、計分排序、入圍名單公示、輪候選房程序進行。申請家庭可持身份證、《青島市住房保障資格准予登記通知書》和加分材料於9月20日-9月29日到市北區住房保障部門辦理登記手續。為方便申請人登記,保障現場登記秩序,本次登記以街道辦事處為單位分時間段進行。具體登記時間:上午9:00—11:30,下午1:30—5:00。登記地點:市北區保障性住房管理一中心 (市北區平定路15號,戶籍地為原市北區的家庭);市北區保障性住房管理二中心(市北區周口路87-33號網點中冶文沁苑西門,戶籍地為原四方區的家庭)。

根據計分排序確定入圍名單

市北區住房保障部門將對登記家庭信息進行核查、公示。公示完成後,市北區住房保障部門將在公告規定時間內組織實施計分排序工作,根據《青島市公共租賃住房輪候排序規則》(青土資房規 〔2017〕1號)、《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民政廳關於做好住房困難退役士兵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魯住建字〔2017〕11號)規定,按照困難優先原則,對登記家庭進行計分排序,根據計分排序結果確定入圍及候補家庭名單。入圍及候補家庭名單將通過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網站、市北區政務網等進行公示。市北區住房保障部門將在規定時間內組織入圍家庭辦理選房及合同簽訂手續。

需要提醒的是,申請本次實物配租,並且進入正式及候補入圍名單,因個人原因放棄選房或選房後不簽訂租賃合同或逾期不辦理入住手續的家庭視為自動退出本次公共租賃住房實物配租保障,自放棄之日起,兩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實物配租。

1742套房源明細表

序號 項目名稱 房源套量 項目地址1 秀水山莊 119 重慶南路25號2 中泰信上景 175 金華路33號3 海爾玫瑰蘭庭 358 重慶南路128號4 小水清溝C地塊項目 175 長沙路49號5 海山慧谷 40 南昌路23號6 濱海壹號 216 湖清路1號7 宜昌新苑 472 興隆路127號8 金隅和府 187 鎮江路12號

【延伸】

申請公租房須滿足4個條件

申請公租房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記者從市住房保障中心獲悉,根據我市住房保障政策規定,市區申請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或年滿35週歲單身人員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1、具有市區常住戶口,其中至少一人達到5年以上;2、人均月收入不超過2936元;3、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不超過13平方米;4、家庭財產不超過家庭年收入標準上限的6倍。如符合上述條件,可到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領取申請檔案並按規定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待街道辦事處、區住房保障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審核公示通過後取得我市住房保障資格。根據我市住房保障政策規定,住房保障資格審批時限為自街道辦事處受理之日起65個工作日。

此外,根據我市住房保障政策規定,外來務工人員已納入我市住房保障範圍,申請市區住房保障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1、應在公安機關連續辦理市區範圍內居住登記1年以上;2、已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的勞動合同;3、在我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1年以上或在我市累計繳納社會保險3年以上;4、在本市市區範圍內無私有住房且未承租公房。可供配租的公共租賃住房房源位於城陽區、黃島區、高新區等區域,主要面向用工較多的企事業單位配租。

今年實施住房保障7000套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住房保障工作,已連續12年將其納入市政府市辦實事,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27.5萬套,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為使住房保障惠及更多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過去5年,我市不斷降低低收入家庭申請准入門檻,適當提高租賃補貼保障標準,將市區申請住房保障的戶籍家庭收入線標準由人均月收入1916元提高至2936元,通過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和發放租賃補貼相結合的方式,解決了約4.9萬戶中低收入戶籍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

在保障城鎮戶籍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同時,我市逐步擴大住房保障範圍,將新就業職工、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等非戶籍人口納入住房保障範圍,鼓勵園區集中建設公共租賃住房面向符合條件的新就業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住房困難群體配租,統籌解決被保障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

2018年,我市繼續擴大貨幣補貼範圍,將市內六區租賃補貼的收入標準調整至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過1810元,進一步解決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今年計劃通過實物保障和新增貨幣補貼實施住房保障7000套,其中實物保障4000套,新增租賃補貼3000戶。

青島早報記者 吳帥